新笔趣阁>军事历史>第三极崛起>第231章 赵子赟的心思(一)

三三年冬天很寒冷,十二月份察哈尔就下起了纷飞大雪,山野都披上了厚厚的银装,从年初的抗日英雄,到年底的卖国贼,赵子赟身份转变之快,让各界大呼看不懂,察哈尔人心有些凉,尤其是那些从上海返回来的察哈尔商人,鉴于各界对察哈尔指责声不断,不少上海商家都取消了和察哈尔的后续合同,除了在交易会上的交易,察哈尔商家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却不知这才是开始。

对于在察哈尔讨生计、读书,并怀揣着梦想的人来说是非常纠结的,眼下的赵主席简直让他们又爱又恨,打日本人狠,让人由衷的有种自豪感,可他打自己人也不含糊,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何他一转眼就痛殴了抗日同盟军一顿。

王颂对此也很纠结,以他的思维方式,就算不和冯玉祥裹搅在一起,有些亲日倾向以化解压力,但也断不会背上个骂名,上海他没去,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也不是十分清楚,要是在以前,他无论如何都要和赵子赟说透了,可自从赵子梧出事后,王颂也明白要想预先计划好一条没有坎坷的路是不可能的,抗战胜利就算没有赵家兄弟出现也是板上钉钉的事,相反,他更担心的是未来的事,眼前,已经是一个不可预知的未来。

十年前凭着报仇的一股子气,冒险来到这个时代,王颂本以为只要一些历史大事的走向改变,很多事情就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一切都证明事情并没那么简单,质变必须在量变的基础上才能发生飞跃,包括科技,哪怕是他费尽心思指导,赵子玉在美国拼命搜刮,这几年也都未能改变这片土地积贫弱的现状,好在误打误撞,过早来到这个时代,认识了赵家一家人,意外打下了察哈尔的一片天地。

本指望扶助赵家兄妹三人,励精图治,应对国战,可现实却是残酷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始终困扰着察哈尔,一次九一六的趁火打劫,就断送了赵子悟的性命,这是王颂不能原谅自己,始终埋藏在心底的痛。

有些现代技能能怎样知道一些历史有怎样王颂想想都觉得好笑,他还得庆幸认识了赵家人,若是按照他当初不成熟的想法,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影响未来的领袖,估计死在荒郊野岭的可能性极大,如今是有些基础,赵子赟也成为独挡一方的诸侯,但王颂却找不到方向了。

年轻时候读史书时,王颂对抗战时期军阀保存实力就不是很理解,也不理解老蒋为何不一开始就和日本人拼,这十年,他算是慢慢了解一些,国家在这个时代还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军阀也是如此,别看平时大家称兄道弟,一旦有事,绝对只有落井下石的,而没有拉一把的,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如此低,别说军阀,就是老蒋都得防着被人背后一枪放到。

只有等,等日本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外敌的压力下,这个民族的凝聚力才会爆发出来,但等的变数极大,察省位置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之处,孤悬北方局势远没有中原地区复杂,南京方面也是鞭长莫及,不好之处则在于它处于第一线,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日本人,这就比较难办了,完全和日本人划清界限,在王颂以前的想法中那是必须的,但这就让察省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之中,以察省现在的实力独抗日本人几无可能,身后的山西、平津恐怕不是帮忙,而是等待时机分赃。

上海一行,赵子赟稀里糊涂的中了日本人的招,加上宋子安、冯玉祥的小动作,一下子把赵子赟推到另外一个面去,如今是冰火两重天,王颂心里并不认为此时赵子赟应该回头,不习惯赵子赟和他谈论这等事,这等没有任何含义的事情。

“其实我这话是许院长让我转告老师的,这等高雅之事,恐怕还轮不到我做。许院长就说我只知道根据钱来区分茶的好坏,和我谈茶是对牛弹琴。”

王颂暗自摇摇头,弟子这点也不知是好还是坏,他总是不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有时候刺激他两句,他也不在意,但惹恼了他,翻起脸来也是很要命的。

“老师这段时间也很不评价我做的事,是不是我惹老师不高兴了”

“你呀”王颂再次摇摇头,“你就是想知道我的想法,偏说什么不高兴的话,真不高兴,我还坐这和你喝茶”

轻轻抿了口茶,王颂接着道:“子赟,说实话,不是我不想评价,而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我不能说你错了,只是”

“只是换做老师,绝不会做有些事,对不”

王颂没回答,赵子赟感觉茶壶里的茶味有些淡了,他起身重新泡了新茶,一边给王颂倒上,一边说道:“我有时候也会为我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有些后悔,每次都提醒自己下次要稳重些,可一旦事情来了,我就忘了,也许这是我这个年龄难以避免的吧。”

年轻人冲动总是有的,王颂知道他其实已经算是很能克制自己的了,某种程度上,比前几年的赵子梧还稳重些。

“可我不明白,很多事你也听我说过,你也和我讨论过,怎么.”王颂眉头紧锁,他是看着弟子一步步开始滑向深渊。

赵子赟笑了笑,随即沉思了好一会,才悠悠道:“老师说的事情我其实想了很久,也仔细想过现在的局势,我想老师担心的应该不是和日本的战争,这场战争不论老师来没来,只要我们这个国家绝不投降,日本人一定是失败的一方,一个岛国,能有多少人力


状态提示:第231章 赵子赟的心思(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