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屠宰车间的茅大奎代领的。”
“是他一个人带领的吗?”欧阳平问。
“是的,黄文青跟我们打过招呼,他的工资由茅大奎带领。”
“行了,马会计,尚会计,忙你们的去吧!”
马会计和尚会计走出会议室。
“这个叫茅大奎的还在职吗?”
“茅大奎还在职。”车副主任道,“我到车间去把茅大奎喊过来。”
车副主任刚离开,霍秘书便走进会议室,她的手上拿着一个档案袋。
霍秘书着急慌忙地打开档案袋,从里面拿出几张履历表,其中一张上分明写着:“下关区石婆婆庵路324号。”
霍秘书又从档案袋里面拿出另一张履历表,上面的地址也是下关区石婆婆庵路324号。
欧阳平和郭老一人拿起一张履历表,看了看照片——这是欧阳平第一次看到嫌疑人的真面目。两张照片一模一样,黄文青的脸型、眼睛和鼻子和三张身份证复印件上的照片分毫不差,尤其是黄文青的鼻子就像是面团做的,被人用手从正面拍了一下,面积一下子增大了许多,因为鼻子是扁的,所以鼻孔只有一条豆芽状的窄缝。这种鼻子确实与众不同,难怪蔡冬梅能过目不忘呢!他的眼睛也很特别,和树懒熊的眼睛差不多,眼角是向下耷拉的。当然,履历表上的照片,既没有胡子,更没有络腮胡子。
三四分钟的样子,车副主任领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走进会议室。
“欧阳队长,这就是茅大奎。茅大奎,欧阳队长,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
茅大奎点了一下头。
“茅师傅,黄文青的工资,每次都是帮他领的吗?”
“是我帮他领的。”
“那你们俩的关系很不一般啰。”
“我们的关系一般化,他让我帮他领工资,是因为我家住在他家附近——我说的是他父母的家——我家和他父母家住在一条街上。”
“他父母的家,你的意思是:黄文青现在并不住在下关区石婆婆庵路324号。”
“是这样,他早就不住在下关区石婆婆庵路324号了。”
“他住在哪里?”
“我不知道。”
“你的意思是,你把钱送给他的父母,他自己到父母那里去拿,对不对?”
“他的工资是补贴父母的。”
“他的经济条件很好吗?”
“他停职留薪以后,在外面做生意,经济条件应该不错,要不然,他也不会让我把领到的工资交给他父母。”
“他父母知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呢?”
“我不晓得,我没有问,也许知道吧!”
“黄文青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吗?”
“这—我也没有问,你们可以去问他的父母。”
“黄文青有家庭吗?”
“他结过婚,还有一个女儿,但后来因为性格不合,主要是黄文青不务正业,离婚了,女儿给了老婆。”
“他老婆是干什么的?”
“好像在荆南毛纺厂工作。”
刘大羽又找到了一根线头,要想找到黄文青,离不开一条又一条和黄文青有关联的线索。一条又一条线索向前延伸,总有一根线能和黄文青连接上。
“黄文青每个月付女儿生活费吗?”以黄文青的年龄判断,他女儿的年龄应该比较小,女儿给老婆,从法理上讲,黄文青是要付女儿生活费,直到女儿长大成人的。
“不知道,以黄文青的经济状况,他是应该给女儿生活费的,但不会每个月给钱,大概是一年——或者半年给一次吧!”
“他老婆叫什么名字?”
“这——你们要问黄文青的父母。黄文青的情况,我只知道一个大概——我只知道这么多。”
“车副主任,今年二——五月份,黄文青有没有到厂里来过呢?”
“来过。”茅大奎突然道。
茅大奎说话的声音——特别是他的神情,引起了欧阳平的高度关注——茅大奎显得有些激动。他可能从欧阳平的问题中预感到了什么。
“茅师傅,请你好好回忆一下,你看到黄文青是在什么时候,时间越具体越好。”
“是五月份——肯定是五月一号以后,具体是哪一天,我记不得了,我看见了他,但他没有看见我,我看见他朝制冰车间那边去了,对了,他骑着一个三轮车。”
“走,我领你们到制冰车间去,如果他到制冰车间去买冰块,肯定会遇到熟人。”房书记道。当房书记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以后,他的执行力让欧阳平和同志们刮目相看。
房书记和梅厂长陪同欧阳平一行去了制冰车间。
制冰车间显得异常的繁忙,大门口停着十几辆车,有轿车,有卡车,有面包车,有三轮车,还有平板车和自行车;在一扇大铁门的旁边有一个售票窗口,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这些人是排队购买冰块的。
大门内停着一辆箱式火车,几个工人正在往车厢里面码放冰块,冰块长六十公分左右,宽四十公分左右,厚二十公分左右。
走进大铁门,大家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凉气。
房书记和梅厂长走进大铁门的时候,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跑了过来:“两位领导,有什么指示?”
“余主任,你把开票员,出货员叫过来。”
“全叫过来吗?队伍排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