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走出高家堂屋的时候,东厢房里面传出小男孩“咯咯——咯咯”的笑声,一定是大人在逗两个孩子玩,一对白白胖胖的双胞胎男孩,给高家带来了不少喜悦和欢乐。
同志们走出院门的时候,两个孩子的笑声更高了。
高有贵的儿媳妇撑起一把伞递到公公的手上,然后退进东厢房。
雨还在下,小孩子的笑声在同志们的身后越来越小,最后,被雨声完全遮盖。
麒麟村紧靠麒麟镇,和麒麟镇之间只隔着一条不宽的。没有名字的河。
半个小时以后,高有贵领着大家走进了濮德旺家的院门。
濮德旺家非常热闹,堂屋里面,东厢房里面坐着很多人,濮德旺的小孙女儿——濮正阳的小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被荆南外国语学校破格录取。濮家把村子里面的人请到家里来喝喜酒。因为家里面办喜酒,所以,濮家人都在家。这就是高有贵领同志们到麒麟村的主要原因,作为舅公,这顿酒,肯定少不了他。
高有贵说明来意之后,濮德旺夫妻俩将同志们领进了西厢房。麒麟村的生产队长濮长松也被请进了西厢房。
陈杰一行到麒麟村来有两个目的,第一,寻找“7.5”沉尸案当事人的踪迹;第二,既然能见到濮正权的养父母,那就顺便打听一下濮正权的情况。
当三个人看完模拟画像以后,眼神和表情十分的怪异:第一个看模拟画像的是濮德旺,他的视线刚落到画像上,便迅速转移到老伴高有珍的脸上,老伴站起身走到濮德旺的跟前,她看了一眼画像,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从濮德旺的手上接过画像,左看看,右看看,放在近处看一会,又放在远处看一会。濮队长从高有珍的手上接过模拟画像,他只扫了一下,就非常肯定地说:“德旺兄弟,画像上这个人不是你们家的——”
濮德旺打断了濮队长的话:“正权离开已经有二十四年,他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不知道,他离开了,又回来,这根本就不可能,如果他回来过的话,我们不可能一点情况都不知道。所以,画像上这个人不可能是正权。”
“是啊!二十几年了,他的模样早就该变了,早就变得连我们都认不出来了。”高有珍道。
“你们两口再好好看看这张画像,无论是眉眼,还是眼神,和正阳是一模一样,人虽然长大了,但脸蛋子还是那个脸蛋子。十六七岁的娃子,模样已经定下来了,不管过了多少年,大模样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
“德民兄弟的话说的不错,可这件事情不管怎么说,都说不到正权的头上去。他离开以后,就不可能再回来。”
“濮主任,我可以请教您几个问题吗?”
“陈队长,您请讲,”
“濮正权的亲生父母是谁?你们知道吗?”
“我们不知道——我们不想知道——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濮德旺的说法和高有贵的说法是一致的。
“濮正权的亲生父母是不是本地人呢?”
“不知道。抱养孩子的事情全靠中间人穿针引线。”
“濮正权的亲生父母把孩子交给你们抚养,有什么条件吗?”
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为孩子找一条活路,直接把孩子放在有人能看到孩子的地方,不和捡到孩子的人接触,自然是不想得到任何补偿;第二种情况是,把孩子交给自己信赖的人家抚养,收养的人家会给一定的补偿;第三种情况就是濮正权这样,由中间人出面,谈好条件以后即可成交。
“中间人说,对方家里已经饿死了一个小男孩,还有一个老人卧床不起,他们把孩子送人,一是想给孩子找一条活路,二是为家人找一条活路,除了粮食,他们还需要一笔钱给老人看病。”
“你们给了多少粮食、多少钱?”
“两百块钱,两石粮食。条件是从此以后,两不相扰。”
“两百块钱,在当时就等于是两百块大洋。”濮队长道。
“濮正权的左耳朵上有没有特别的记号呢?”
“没有。濮正权抱到我们家来的时候,模样很端正,就是瘦弱多病。”
“多大年龄?”
“七虚岁,六足岁。”
“六七岁的孩子已经记事了,你们也敢抱养啊!”
“小孩子,只要有吃的,很容易养的,当时,我们也想抱养一个岁数小一点的,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家,没有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了。正权到我们家来之前,已经病了好几个月了,就是因为没有钱,所以,一直拖着,最后,在走投无路、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才下决定把孩子送人的。不过,我们当时也是有条件的。孩子当时不是瘦弱多病吗?我们怕难养活,所以,我们先付了一部分定金和一些粮食,试着养了两个月,等正权的身体恢复正常以后,我们才把剩下的钱和粮食付清。”
“中间人是谁?”
“中间人是麒麟镇的接生婆何秀姑。濮正权离家出走之后,我们去找过何秀姑,何秀姑答应我们到正权生父生母家去暗中打听,后来回复我们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