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再来一次>四卷七十二章 分尸杀人案

思考题:假设每一位参加宴会的人两两握手一次,共握了28次,那么共有多少与会人士?

孙建国在黑板上写下这道问题,双手撑在讲台上:“这是昨天一元二次方程卷子的最后一道题,班上不少同学来交换卷子的时候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疑问,包括黄文泉同学。”

交换卷子是孙建国独有的绝招之一,他这里起码有自己刻印不下五百份卷子,然后他只第一张,每个尖子班的学生,一人一张,做完一张,就可以随时到他那里领取第二张,如是循环。

正常的进度一般是一天能换一张,而如果是学习好的同学一天就能换上两三张,换好的卷子都会批改,错误的地方就是知识遗漏点,孙建国就会特别拿出来在课堂上讲解。

这个方法是吴思嘉前辈子见过的最有效率的数学教学方法之一,虽然很死板繁杂,但是却能奇迹一样的把所有做过的题目。通过反复套用,然后不知不觉就把公式知识点全刻下去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吴思嘉到了工作之后,大学新教的估计会瞬间忘光光,而初中和小学的公式却能随便一想就浮现眼前。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优点,其他教育方式永远也无法达到。而教材几经改变,后世的吴思嘉曾经特意翻看了21世纪的教材,不仅全是彩页不说,里面的题目也都添加了趣味思想,和当时的黑白,满页都是公式和题目的教材根本没法比拟。

那个年代不管是教材还是试卷,最难的题目都会放在最后,然后算作额外加分题,一般都叫做“思考题”,这样的题目会跨越很多层次,或者异常灵活。基本上要做出来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0。

但只要能做出来就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而且考试分数少则加上五分十分,要是几何题目曾经出现加过二十分,四十分的恐怖数值,就算只考二十分,只要能做出来思考题。那也直接就及格了,难度可想而知。

孙建国看看手表,在讲台上接道:“班级里面还有少部分同学没有做过这个卷子,现在有做过,没做过的同学都可以想一想这道问题,这个题目有点灵活,难度有点大,但是相关地知识点我们都已经掌握,多想想就能解出来。”

台下的同学们全部都苦苦思索。或咬笔杆,或紧皱眉头,班级里面静若可闻。各个同学神态不一。

一分钟过去了。

三分钟过去了。

“有没有同学想上来尝试一下地?”孙建国负着双手在班级上走了几个来回。最后回到讲台上。对着全班同学挤挤眼睛。“没有人吗?黄文泉呢?”

黄文泉此时还是一个乖宝宝。尴尬地站起来。一言不。

孙建国又连续点了几个尖子。结果这道题目是直接把班级里面地尖子同学通杀了一遍。无人能答。

让好学生丢面子也是孙建国地恶趣味之一了。孙建国风趣地笑道:“看来是全军覆没啊。”

下面的几个学生都低低笑出声来。有时候孙建国的课确实是挺搞笑的。

“但是也未必,我们班上就有三位同学做出来了。”孙建国表扬道:“卞宜,吴爱嘉,河利秀,这三位同学就做出来了。”

同学们的目光瞬间就全扫向吴思嘉周围,这就是优等生的待遇,老师绝对会在最炫耀的时候当众表扬出来。

“大家平时可以多学习一下卞宜她们。”

卞宜冰冷异常,吴爱嘉不能说话,河利秀已经办理退学。孙建国都清楚的很,当下拍拍手掌,让大家的目光重新聚集到自己身上,轻咳嗽了一声,正打算自己讲解地时候,眼角却看见吴思嘉低头不知道在捣鼓什么东西,顿时就是一声喊:“吴思嘉!上来做这个题!”

“好的。”吴思嘉镇静的抬头,站起身体,顺手把刚刚在看短信地手机收到抽屉里。慢慢走上讲台。

黑板上只有这一道题目。吴思嘉在身后各式偷笑的目光中拿起粉笔,稍稍思索了一会。写下了“xx-1/228”,然后停住不动了。

下面的同学大部分都看不懂,不明白什么意思,少数几个学习尖子恍然大悟,开始解题。这下是孙建国有点意外了,这才学了几天一元二次方程,这个题目难就难在“转弯”上,大多数学生一看到“两两握手”就全晕了,但只要把因果关系顺应清楚,能把方程列出来,这个题目就没有难度了。

只要能明确列出等式,在场的每一个学生就都有办法解出来。

这个吴思嘉脑袋还是挺好用的嘛…孙建国点点头鼓励道:“写的不错,继续做下去。”

吴思嘉依言在下面开始解题,下面动作快的学生已经做完了题目,静观讲台上的展。

吴思嘉一步一步做下去,他的粉笔字也如同他平时写作一般,看起来,秀气,内含刚劲,书写阿拉伯数字地时候也没有现在学生的死板,就比如写2的时候,正常人写的会是工整的类似鱼钩一样的形状,可是由他写出来就好像书法中的行书,他会在那2的“一横”的时候取一个弯度,在衔接地地方形成一个小环形。

各位老师都说看吴思嘉的字,也是一种享受,再观他气定神闲,专心致志的写字气度,更是锦上添花,果然名不虚传。

只可惜…他一路写下来,得出的答案竟然是7…破坏了孙建国之前塑造的全部美好形象。

他怎么算的,竟然算到7这个答案去。

下面有几个学生笑出声来。

“下去吧。”孙建国干咳一声,吴思嘉


状态提示:四卷七十二章 分尸杀人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