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南唐天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平复无期

第一百六十八章平复无期

黄巢得知王重荣叛变,当然大怒,派出他手下头牌朱温率本部兵出同州(今陕西大荔),弟弟黄邺率本部兵出华州(今陕西华县)合力攻击王重荣。王重荣也不是白给的,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底,两军在河中大战一场,黄巢军大败,朱温和黄邺被打肿了脸,丢下四十多船粮草逃回长安。王重荣大胜之后,也不敢大意,速和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取得联系,请他过来帮忙。二王合兵一处,驻扎渭水北岸,准备对付黄巢大军。

见王重荣不好对付,黄巢改变战略方向,向东南扩张。唐广明二年(公元881年)二月,黄巢以朱温为东南面行营招讨使,出蓝田关攻掠邓州(今河南邓县)。朱温虽然不久前败给过王重荣,但对付邓州刺史赵戎还是没问题。三月,朱温军破邓州,活捉赵戎。黄巢命朱温驻守邓州,控制荆襄路,以防唐军来袭长安。

此时学习老祖宗李隆基“西征”的唐僖宗李儇正留在兴元(今陕西汉中)观望形势,同时诏命天下各道兵速集长安,剿灭黄巢。代州北面行营都监陈景思率沙陀三部落和吐谷浑三万余人驰赴关中,陈景思先遣使去兴元,请僖宗赦免李国昌父子,让他们戴罪立功。李儇知道李家父子有点本事,危急时刻,多一路人马就多一份胜利的希望,也就同意了。

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在代北作乱,被唐代北招讨使李琢、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吐谷浑赫连铎部三路合击,李家父子连战连败,又被唐军一路追杀,势穷力孤,只好亡命鞑靼部。这次唐天子下诏赦罪,当然愿意痛改前非,李克用受封雁门节度使,带鞑靼兵南下勤王。

各道军阀听说皇帝还活着,知道发财的时候到了,俗话说:“计绝莫过绝粮,功高莫过救驾”,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争相出兵关中。泾原节度使程宗楚、秦州经略使仇公遇、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夏绥节度使拓拔思恭(西夏元昊的老祖宗)遣使结盟,传檄天下,共灭黄巢,尊奖王室。唐僖宗见形势略有好转,再拜凤翔节度使郑畋为宰相,领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许以便宜从事。

李儇诏书一下,各路纷从而至,只有淮南节度使高骈安坐钓鱼台,李儇派了几拔使者去催高骈起兵,高骈听从狗头军师吕用之的建议,拥兵自重,“为孙策三分之计”,阴求割据江南。高骈上表说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和越州刺史刘汉宏阴谋不轨,因要防备二贼,所以无法勤王,请皇帝陛下自个想办法去吧。李儇气的抓作狂,但也没办法。

而黄巢得知郑畋是唐朝的实际军方领导人,便想先下手为强。唐广明二年(公元881年)三月,派尚让和外甥林言带着五万精锐去攻凤翔,只要拔掉郑畋,扼住山南诸州,就能堵死李儇的北归路。郑畋是唐末名臣,能文能武,史称郑畋有“社稷之才”,是个一时风云人物。得知黄巢军要来做客,速命朔方节度使唐弘夫率兵埋伏在龙尾坡(今陕西岐山县东),郑畋自己带着数千锐卒,来到山地高处,遍插旗帜,以为虚张势。

没多久,尚让军就杀了过来,尚让没把郑畋当回事。郑畋在尚让距离还十几里的时候,击鼓鸣角,尚让不知唐军底细,准备列好阵势迎战。唐弘夫见尚让已经处在包围之中,呼喊着杀出来,劫了尚让的后路。

尚让军大惊,前后失序,军心大乱。唐军四面合击,刀矢齐下,尚让军死伤惨重,战死两万余人,伏尸数十里。尚让和林言侥幸捡了条命,奔回长安。

尚让逃回来后,窝着一肚子的火没地方发泄,尚让看到有人在尚书省门前题诗讥讽起义军,大怒。但不知道是谁写的,开始滥杀生,死了三千多人(让人发指!),而识得字的人也没好下场,全都打发去服苦役。

唐军乘势进围长安,王重荣屯沙苑(今陕西大荔南)、王处存屯渭桥(今陕西西安市郊),拓跋思恭屯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郑畋屯盩厔(今陕西周至),同时命唐弘夫进击长安。

黄巢见唐军来势汹汹,决定先避其锋芒所及,唐广明二年(公元881年)四月,黄巢率军撤出长安,屯居灞上(今陕西西安南郊)。唐军程宗楚部、唐弘夫部、王处存部争相入城。黄巢军在长安呆了不到半年,长安百姓就已经对他们恨之入骨,见唐军入城,高呼万岁,“以瓦砾击贼、拾箭以供官军。”可见黄巢何等不得人心。

官军入城后,老毛病又犯了,开始抢掠百姓,游手好闲的市井泼皮们也跟着起哄,打着官军的旗号偷东西,抢女人,长安城中一片乌烟瘴气。黄巢见官军如此荒唐,知道机会来了,下令三军反攻长安。义军孟楷部带着几百个弟兄去攻唐弘夫,唐弘夫的官军这几天发了大财,但因为抢的太多,浑身挂满了宝贝,正在气喘嘘嘘时,见黄巢军又杀了回来,因“重负不能走”,几被全歼。唐弘夫被杀,程宗楚也战死乱阵中。其他官军保命要紧,退至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

而准备入关中勤王的李克用率鞑靼、沙陀各部两万多人来到太原时,河东节度使郑从谠拒门不纳。郑从谠知道李克用不是个安份的人,哪敢放他进城,郑从谠在城上俯身答道:“李君父子自先帝朝就屡立奇功,天下共闻,今借路勤王,从谠本当鼎力。但从谠奉诏守此,责任重大,不敢有闪失。请李将军谅从傥苦衷。”

李克用知道这个老家伙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八章 平复无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