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大科学家>第二卷 历史新纪元 第十四章 正反两派

不知道咋的写起来总没感觉,从下午五点多钟写起却总是断断续续写不出来,看来是到写作最艰苦的低迷周期了,希望各位兄弟能够见谅。

瞎忙了一天之后,闲下来的萧子显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正好李泽雨拿来了一个u盘,上面有很多国内很多科学家询问他的问题,无事可做的萧子显只好当一回万能博士,来解答这些问题了。

就在萧子显悠闲自得的回答问题的时候,北京那边此时已经是翻了天了。

萧子显的反重力装置设计图所发送到中科院之后,资料马上就被送到了成立还不足半年的斥力研究所,因为萧子显发明了型原子炉的事迹,所以他在国内科学界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萧子显的资料一发过去,立即得到了研究所高度的重视。

斥力定律被研究出来也不过才三个月而已,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斥力定律就是和万有引力定律相反的物理理论,就是“如果斥力大于引力,就可以让物体脱离引力的束缚,如果引力大于斥力时,物体会被引力所吸引。”单纯从理论的字面上理解,稍微读过书的都可以看得出斥力定律大概的意思,但是想要猜透这条理论背后的科学含义就没这么简单了,即使是用新华字典那么厚的书也解释不清楚。

就目前来看全世界能够真正理解斥力定律是什么的人,也只有萧子显和被催眠后传授了全部斥力定律知识的杨念宗两人而已。

北京斥力研究所在拿到反重力系统的设计图之后,虽然动员所有研究员连夜着手研究,只可以理论不熟悉,一群人琢磨了半天愣是没有一个人看明白,电脑中一大堆的数据讲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再加上萧子显本来就是马马虎虎制作了这份设计图,设计图上很多需要解释的地方都只说了只言片语的几个字而已,这就更加让研究员们感觉到无从着手了。

一直等到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三辆军车开进了斥力研究所的大院子里,二十多名背着枪的军人把一个木箱从中间吉普车的车厢里推了出来,木箱就这么漂岗院子里。随后四名军人扶拙箱的四个角走进了研究所,剩下的军人则分成几拨去看守研究所的各个进出口,把这个小的研究所包围军管了起来。

木箱被拿进了房间后,顿时引起了一阵骚动,研究员们虽然看不懂反重力装置的设计图,但见到真实的漂岗空气中的木箱之后,都马上明白了这就就是反重力装置的实物模型。

研究所的所长一脸陶醉的抚摸着萧子显随便找来几块板子钉起来的木箱,那模样就好像在抚摸美女的身体一般。

所长按耐不驻动地说道:“这就是利用斥力定律为原理制作的反重力装置的实物模型,这个木箱里面的反重力装置产生的斥力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而且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力是达到了绝对平衡状态,所以现在这个木箱的状态就像是在太空中一样,可以任意漂岗空气中,萧博士制作的这个反重力装置实在是太完美了!”

其他的几个研究员也走上前来大量着这个木箱,都是激动的大肆赞扬了一番萧子显的天才智慧。只是如果让这些研究员知道这个装着反重力装置的木箱,仅仅只是萧子显做出来给陈云玩的,不知道众人会有什么感想。

而此时在北京中南海,几名国家最高领导人和众多的国家智囊团成员,正齐聚一堂看着通过视频会议,听取陈云汇报空中城市的建造设想。

刚听到这个非常科幻的空中城市计划的时候,几位国家领导人都是一脸的铁青,大家都以为是陈云在空口说大话,浪费大家的时间来着。不过等到陈云图文并茂从理论到设计,口水四溅的说了整整四个斜之后,各位领导人和所有的智囊们的脸色都由惊诧变成了凝重,大家都开始用郑重的态度来看待空中之城这个疯狂计划了。

等到陈云的讲解完成之后,除了几位国家最高领导人保持中立之外,众位智囊们基本上分为了正反两派。

正派当然是鼎力的支持这个空中城市计划了,这一派都以年轻的智囊团成员为主,理由都不距同,都认为空中城市计划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更关键的是如果开启空中城市计划,如此巨大的科技工程可以极大地促进国内科技水平的进步。

反派都是一些年纪上了七八十的老智囊了,老头们的理由也很合情合理,大多都认为空中城市计划太过疯狂和不切实际,一方面是受限于国内科技水平,一方面是从来没有任何国家建造过这种空中城市,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这些反对派死死地抓住四千亿的昂贵造价来说事,提醒众人如果建造计划失败了,四千亿的投资的收获将只会得到一堆废铁。

正反两派吵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几位国家最高领导人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说实在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几位头头脑脑还是很有挑战精神的。尤其是得知空中之城是可以实现的时候,几人都不约而同的心动了,大家都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城市设计充满了好奇。只是四千亿的造价却让人难以接受,可以肯定的说如果空中之城的造价能够更便宜一点,或者只需要几百亿左右就可以建造出来,恐怕没必要经过人大会议决定,这几位国家最高首脑当惩会拍板同意空中城市的建筑计划。

领导们的犹豫不决,智囊团们的正反两派,最后这个智囊会议自然是无果而终了。不


状态提示:第二卷 历史新纪元 第十四章 正反两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