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庭纠结了,好不容易病好了吧,以后再也不用悲催的喝中药了,可还没高兴的两天,就去了自家私塾,不是新式学堂吗?
我可是用金手指百度过的,中国最先出现的是1839年英国佬和美国佬在澳门开办的马礼逊学堂,但那个不能算!
为什么?特么的,课本都是英文教学啊!所以第一所新式学堂的应该是李鸿章在1860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这才是中国第一个新式学堂,后来从1902年开始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到现在1912年,全华夏新式学堂已经由700所已发展至52500所,在校学生却是不多,只有一百六十多万。
所以陈龙庭刚开始还以为,自己也会去新式学堂,作为天府之国的,应该所有县镇都已普及新式教育,但是老太爷却告诉他,你得先上两年私塾才行!而且就在自家读书!
陈龙庭郁闷了,好吧,来以为就算上了私塾,也是有机会偷偷溜出去,好好看看这个民国世界,那里知道教书的先生居然就是自家老太爷!
我可是太爷的孙儿啊,身上还背负着振兴陈家的担子呢,想不去私塾都不行,所以老太爷每次在学堂看见他,那种望孙成龙的目光,就让陈龙庭如坐针毡,读起书来不得不认真。
陈龙庭因为是文科出身,原本以为学堂上的东西都是《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作为大学生的陈龙庭来说,完全可以跳级,好吧,当在学堂上看到桌子上摆着上诉的两本外。
还另有《千字文》、《千家诗》、《龙纹鞭影》、《神童诗》、《论语引端》、《论语备指》、还有《大学》、《中庸》、《孟子》、《上孟子》、《中孟子》、《告子》、《诗经》、......陈龙庭碉堡了!前面六个还好说,后面不是民国中学的读物吗?这尼玛是要闹哪样啊?两年时间?到底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陈龙庭无语了,老太爷不会把自己当成神童吧?本来以为自己到新式学堂后,就可以一鸣惊人的,然后变成百十里远近闻名,甚至整个省的神童,看到这些读物,顿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没有办法,他陈龙庭可不是民国人,华夏教育和民国教育课程的区别都还没弄清楚,百度上这一块是有和谐过的,本来还打算慢慢考证。
但现在看来,还需要先过老太爷这一关,启蒙教育在自家开始,既然没有办法,那就只能这样了,从头学就从头学吧,我的灵魂可是现代人,我就不信这还难倒我了?
再则,和自己一起学习的还有一群小盆友外加两个小萝莉,我总不会被一群小盆友比下去吧?
此时在陈家大宅的私塾里,正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陈老太爷,穿着一身雪白色的棉袄长袍,在上座正拿着一本《左传》看着,一边端着一杯茶水,时不时茗一下。
坐在下面有三列,中间一列的首位正是一身穿着羊毛小马甲,带着虎皮小帽的陈龙庭,他正拿着《论语引端》,仔细的朗读着。
在他右手边那一列首位,是一个齐肩长发的小萝莉,她一身青色小棉袄,手中捧着《千字文》轻声读着,左手边那一列,也是一个小萝莉,梳着两条朝天的羊角小辫,一红色小棉袄,手中捧着《三字经》,三人后面各自还有三名六七岁的小男孩,其中大部分是镇里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少爷,每列四人,三列共十二人。
最后一排三人却是陈龙庭的三个小跟班,分别是刘铁柱、刘有全、葛二蛋,姓刘的两兄弟是双胞胎,年龄都是六岁,是奶娘秋妈的儿子,而葛二蛋却是葛洪财的儿子,葛洪财和陈龙庭他爹,早年虽搬去青阳县了,但他的媳妇却在陈家冲,在老太爷这边,而且还是陈家祖宅的厨娘,名叫徐如花,好吧...我知道你要吐槽了!
葛洪财是青阳县陈家镖局的管事,所有也是经常会到老太爷这边来办事,一来二去的,徐如花也倒给葛洪财生下一个儿子,并取名为二蛋,用葛洪财的话来说,取个贱的名字,以后肯定好养活。
陈龙庭,一边读着书,一边想到这三个跟班,就忍不住要吐槽了,铁柱?有全?二蛋?怎么觉得那么熟悉?这特么不是连续剧里的极品龙套角色吗?看来老天让我有金手指百度还不够,又送我三个极品跟班,莫非我真的是天生主角命?哈哈,以后这天下,大可放手去闯一闯了!不过这三人怎么那么笨?都四天了,还捧着一本《三字经》,这是难道是为了突出我这个主角的智商吗?
陈老太爷的教授之法,并没有一开始言传身教,而是责其死读死记,要知道经书词旨艰深,这些念私塾的都是儿童,即便与之讲解,他们肯定都是听不懂的,所有还不如让他们背的熟烂,到时候在与之在讲解,效果更好。
而且即使还有不惑的地方,以后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活中一定有机会接触到诗经,慢慢的自己也会去求证,这样既能加深记忆,又比强制灌输理念来的好。
少爷我,差不多一天能背两本书,并且都是滚瓜熟练,和这群小盆友在一起,我的优越感瞬间爆棚!哈哈,先不说自己是现代人,光光从百度知道上面,就有一大把快速背书的技巧,任何难题在金手指面前都是小菜一碟!其实还是我自己比较牛皮,有百度其实还不算是开挂,只能说所有问题在我眼里都仿佛开卷考试一样,而且都是一查一个准。
这十二个人里面,真正算天才的是小月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