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伊拉克风云>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准备(下)

沙特,利雅得。

此时的利雅得已经乱成一片,大批的有钱市民纷纷举家出逃,乘飞机太不安全,因为伊拉克空军已经频频在沙特领空和领海上活动。大家只能选择乘汽车逃离,长长的汽车队伍犹如长龙,蔓延了几十公里,将利雅得市区外的高公路堵的严严实实。

沙特王国国防部此时也混乱至极,苏尔坦王爷的造反让这里几乎陷入瘫痪。相当一部分忠于王室的军官或者被捕,或者离开这里,逃往外地。因此这里的参谋军官水平比平时下降了一个水平,尽管如此剩余的人还是在尽心竭力的工作着。他们没有崩溃的重要原因,就是美**队已经接管了利雅得的防务,第三装甲骑兵团担负起了保卫沙特都的责任。

詹姆斯利少将暂时在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和中央司令部到来前担负起了指挥的责任。他的基本战术思想是用较少的现役部队守住防线,依靠大规模的空军支援进行防御战,以赢得时间等待支援部队。

美**队将沿防线构筑的支撑点工事进行防御,同时依靠机动的装甲部队进行支援。虽然这些阵地修建时间不长,构筑也不算坚固,不能抵挡住大规模的进攻。但拥有这样的支撑点,确实会大大的加强美**队的防御力量。

这些支撑点每个有大约2o名士兵把守,附近有雷场和铁丝网等障碍物的良好保护,并与本身步兵支援武器一起组成环形防御阵地。每个支撑点后方均部署有一个坦克排。整个防御体系的设计是为了对付大量火炮和坦克的火力袭击,并在敌进攻时起到警报和迟滞敌人的作用。

在伊拉克军队在沙特领土北方和科威特的部分地区活动和进攻之后,美国空军开始活动,尽管整个北方天空中有大量的伊拉克战机存在,但美国空军仍然适时的出现在了那里,显示了自己的威慑性。

现在美伊尚未开战,这些战机也没受到攻击,但是伊拉克人很快便着手建立一个由地对空导弹组成的防空体系。伊拉克和沙特的部队在海费格沙漠中进行了一系列火力交战,沙特军队且战且退,基本放弃了边境地区的第一条防线,转为纵深防御。

在这个过程中,有过沙特官兵主动脱离的自己的军队,投靠了伊拉克所谓的“圣战军”。大批沙特军人投向北方引起了利雅得的极大恐慌,而伊拉克军队主力的逐渐南下更是让气氛越来越紧张。

伊拉克军队已经攻克了哈费尔巴廷,那里的哈立德军事基地也落入了他们手中,大批滞留在那里的军用物资也被缴获。只是几十万美制重炮炮弹和伊拉克军队使用的火炮无法匹配,这让第三军的指挥官们感到遗憾不已。

为了防御伊拉克人马上就要到来的猛烈攻击,美国和利雅得政府开始联手修建永久性防御设施,修筑了新的公路和临时公路,以利于火炮的展开和坦克运动。根据格伦?弗拉汉姆上校的建议,为防守利雅得而设立的装甲部队动员中心从后方地域前移至靠近前线的地方。这样可以使得战时坦克动员所需时间减少了一半。

詹姆斯利少将还指挥手下的美国和沙特军队改进和加长了反坦克壕,以迟滞敌人的装甲部队,修筑了一系列坦克阵地和掩体,使坦克能充分扬火力摧毁敌坦克部队。高达数米的沙墙组成了工事,连续数道,绵延上百公里。

伊拉克步兵战斗力强劲,配备了大量的反坦克武器,为了对付他们,美军和沙特军队给装甲部队配属了迫击炮,以对付操纵这些导弹的敌军步兵。第三装甲骑兵团和部分82空降师的部队在马盖拉前线配置展开,每个步兵营会得到一个炮兵营的支援,并有m1主战坦克组成的机动分队为其后盾。

与此同时,美国的侦察卫星和侦察飞机昼夜不间断的活动,施瓦茨科普夫和他的中央司令部还未离开坦帕,就已经接到了前线的形势分析报告。空中侦察照片表明,伊拉克军队的8个师已经全面展开,每个师都以机械化步兵团和坦克团为前锋,在炮兵和步兵的掩护下向前推进。

施瓦茨科普夫在会议上严厉的指出,伊拉克已经动进攻,一旦他们向美军开火,在他看来不可能会得到预警时间。他个人建议立刻在利雅得以北设置人工障碍物,比如沿反坦克壕埋设大量的地雷以阻止伊拉克人前进。

但沙特人否决了他的想法,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国民长期生活在地雷的威胁之下。面对这种情况,诺姆?施瓦茨科普夫上将被迫下令加快向沙特运送美**队的任务。他期盼已久的总统命令还没到他的手中,而且他深知,现在的这种情况,只要库赛?阿卜杜拉态度坚决,能够承受损失,那么美军的这点力量是绝对抵挡不住他打进利雅得的!

…………

八号公路上,此时大队大队乱纷纷地溃军已经将公路堵满,大批的坦克、装甲车辆和军车堵的好像沙丁鱼罐头一般,一点空隙都没有;堵的让人似乎连口气都喘不过来了。抬眼望去,视线当中,人喊车鸣,隆隆声叫骂声喧嚣成了一团。虽然是有准备的撤退,但是伊拉克军队的那个斜线穿插的确是干脆而凌厉,险些断了这股沙特军队的后路。

要不是指挥官当机立断,放弃毁弃物资,全力轻装撤退,那么这支部队现在就得在战俘营里吃牢饭了。沙特军队原本就不是一支士气纪律高昂的军队,此时惊慌失措加上战败之下,士气已经到了一个相当薄弱的地步。人人都想早点逃回利雅得,让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准备(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