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伊拉克风云>第二卷 长风越长海第四十二章 斡旋
还是他只是在虚张声势,想让我们妥协让步?”看着前方送来的消息,刘明百思不得其解。但他已经没有太多精力继续操作此事,因为一个他非常不愿听到的消息终于传来了——也就在7月3日这天,两伊谈判破裂了!

伊拉克于6月底曾单方面从伊朗境内撤军,并呼吁进行和平谈判。面对伊朗雄厚的人力资源和狂热的战斗精神,萨达姆认识到击败伊朗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他说:“现在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伊朗不但拒绝了伊拉克方面的谈判条件,反而开出了高达1500亿美元的巨额战争赔偿。这数字相当于伊拉克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倍,伊拉克自然不会答应。

刘明知道萨达姆不明白的事情——除了经济赔偿问题和对伊拉克挑起战争的怨恨外,谈判的破裂还有更深层次的背景。

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深刻的影响了国家政治。面对战争初期伊拉克的进攻,伊朗的什叶派宗教领袖们借助抵抗入侵的口号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狂热宗教情绪,大大扩大了手中的权力。他们尝到甜头后迫切希望能更进一步掌握国家政权,因此希望战争继续打下去。但“抵抗入侵”的口号随着伊拉克的撤军已经不复存在了,因此什叶派教长霍梅尼便对外宣称将展开“圣战”,目标是先攻下伊拉克境内什叶派的两大圣地卡尔巴拉和纳杰夫,最后由伊朗人占领耶路撒冷,统治中东。他的目的是借战争的扩大化攫取国家权力,同时向中东“输出革命”,使得整个中东都成为一个被教会统治的巨大的神权“国家”。

当然霍梅尼和萨达姆的私人恩怨也是原因之一,霍梅尼曾因宗教主张过于激烈,被迫在1964至1978年间流亡伊拉克,并不时组织手下对伊朗政要进行暗杀活动。但1978年伊拉克将霍梅尼驱逐出境,他只好流亡巴黎。这件事使霍梅尼对萨达姆-侯赛因怀恨在心,日后霍梅尼宣称原伊朗国王巴勒维、美国、萨达姆是他的“三大死敌”。

两伊谈判一破裂,刘明只能把精力从贝鲁特事件转到采购武器、训练军队上。外有伊朗大军进逼,内有乌代一党抢夺权力,留给刘明的时间已经很少了,他需要尽快解决贝鲁特问题,重新调整自己的部署。

“看来得被迫作些让步了!真的很可惜啊!”刘明感叹了一声,遗憾万分。


状态提示:第二卷 长风越长海第四十二章 斡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