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蜀汉儒将>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

“将军何苦如此呢?亮一介儒生,如何能率军征战!”诸葛亮万没料到赵峰会提出这样的建议,顿时急道。

“无妨,你我相识多年,孔明你一身才学如何,我自是知晓。难道你认为以你这一身才学,只能做个州郡文臣不成?”赵峰端着茶杯,对诸葛亮悠悠地道。后者闻言微微一滞,不过随后却是叹道:“如此,岂不是难为将军了?”

“无妨,我自是悠闲惯了!”赵峰笑道。诸葛亮闻言摇头不语,忽而展颜笑道:“将军,或许你我皆是空自忙碌。下次北伐,只怕我等皆要作壁上观了!”

“孔明,你这话什么意思?”赵峰似乎mo清了一点,但还是问道。

“将军你看!”诸葛亮指着地图道:“宛城北上,便是洛阳。其间虽有虎牢关和洛水,但是孤悬河南,主公若以大兵攻打,早晚可下。比之关中天险,洛阳近乎唾手可得,主公身旁才智之士甚多,岂会避轻就重?亮大胆揣度,主公下次北伐,必然是兵发洛阳为主攻,而我等西川偏僻之地,只是佯攻策应罢了!”

“有道理!”赵峰也是比较认同诸葛亮的看法。正所谓当局者mi,他自己一时间倒也没想清应该怎么办。现在看来,自己有时候为了避嫌,未免有些草木皆兵了。只是他和诸葛亮都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关中的局势,居然会是这么样一个情形。就在这时men卫来报,说是骑都尉糜威有事求见。

“将军,我这骑都尉麾下按建制应该有七百骑兵的。可是我cao练了数月,麾下七百将士还分不到四百匹马,这边如何是好啊!”糜威拜见完毕之后,也是有些抱怨地向赵峰道。原来这小子今天来,是提意见来了。

“建武莫要怪我,我这里整个西川,也不过不到两千匹战马,能分给你不到五百匹,已经是很照顾了!”赵峰笑道。要说益州也不是没有战马,不过基本上都是在汉中赵云那里。赵云麾下的四万汉中军,骑兵就占了将近三万。赵峰虽然是号称益州牧,但是对这个汉中太守也不是太调用得动。他也明白,这多少也是刘备想要制衡他,才搞出这么多hua样。这样一来,自己想要进行稍微规模稍微大一点的战役,都必须要拉上赵云一起。

“啊,才这么点马?”糜威闻言顿时焉了,这时诸葛亮忽然抬头道:“将军前,吕公山坐镇南中,日前派人来报,说是他从南中nong了些战马,让将军派人去接受。”

“有这等事?”赵峰这次真的有些意外了,仔细想想看,所谓的南中,就是云南和贵州那一带,估计吕岱也就是搞了些云南马和贵州马吧。这种山地马别说和西凉马相比,就连和自己一向鄙视的中原战马比,xing能估计也要差些。

“将军无妨,川人矮小,骑这种小马已是足矣!”似乎看出来赵峰对此不是很感冒,诸葛亮继续开解道。“也罢,建武,你明日就去南中,接受战马。将其高大者编入军中,矮小者用来拉车!”赵峰打起jing神道。糜威不知道他肚子里这么多弯弯绕,眼见有了战马,连声答应屁颠屁颠跑去不提。

“将军,眼下越嘉和兴古以及朱堤三郡的亭里已然建设妥当,汉人与南人杂居者甚多,眼下正在统计百姓。据李太守估计,到了明年再次统计户籍,足可再为川中添二十万百姓。若是照此以往,不出二十年,南中则不分蛮汉矣!”诸葛亮一边总结并展望,一边把一份朱堤太守李恢送来的最新的公文递给赵峰。后者接过打开一看,也是连连点头。

历史上蜀汉饱受南中各部袭扰,虽有诸葛亮五月渡泸,和后来张嶷等人镇守南中,但是却也一直未曾彻底让南中拜服。究其原因,一来蜀汉毕竟是国力比较弱小,若是征讨南中迁延日久,那么难免被曹魏和东吴有机可趁,所以一直是怀柔多过征讨。但是人心难测,怀柔得狠了,他们难免不把你当回事。就好比那孟获,既然打败了都不会死,那他还怕什么呢?

而现在的赵峰,可就没历史上诸葛亮那么多顾忌了。之前荆南那一战宰了孟获,首先震慑了一下他们,接着趁着战luan拉拢了杨锋和高定,二者已经迁移至荆南与jiao州之地数年了,这些年倒也是安居乐业。剩下的孟获部落在族长死了之后实力大减,加上新任族长孟节也不是争强好胜之人,因此现在也还算是安稳。当然了,赵峰也知道,同化的过程还是要持续个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而且不能cao之过急。打个比方,想想历史上晚清末年至民国时期,山东等地的百姓数次闯关东,数十年间前后迁移过去几千万汉人,这才将东三省彻底汉化。

了解了历史的赵峰,自然是不会再走那么多弯路。先是建设兵团开拓,然后这两年陆续开始有百姓过去定居开荒,后来甚至有舍命不舍财的地主,也拖家带口过去当地讨生活。目前看来,原本就地广人稀的朱堤三郡算是安定下来了。至于剩下的永昌、云南等地,还需加以之日。赵峰自己也不知道,在自己离开西川之前,能不能看到这一幕。事实上,他还是比较期待的。毕竟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仅仅是为了杀人。

次日,糜威率人前去南中接收马匹。又过了几日,糜威带着两千多匹马回来了。正如赵峰所料,这种马就是后世的贵州马。虽然体型不算太大,但总算是比当初孙权搞的那些滇马要高大一些。赵峰和糜威挑了又挑,将其中五百匹太过爱笑的马


状态提示:第四十五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