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营是以潮州团丁和吴六奇标兵俘虏改编的,这帮人对太平军谈不上多少忠心,可无一却是有人质在太平军治下。这人质自然是他们的家眷,因此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家人,他们都只有为太平军命一途。
胡明义的乙旅是以他的增城兵为底子,调了几十个老四镇军官连同潮州民夫青壮组成的,战斗力在三个旅排倒数第一。丰宁司那仗,负责殿后的就是乙旅的第三营,结果七百多号人被清军打的只剩几十个跑了回来。现在虽说兵员补上了,可新补进来的都是广西这边调过来的降兵。本就战斗力不高,这降兵又磨合没几天,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候就要命了。甲旅那边队形展开大半时,乙旅这边才堪堪展开,差距不是一丁半点大。
两个旅这等底子,这也是为什么于世忠擅自南下,让赵自强措手不及,直觉自己谋划要打水漂的原因。再好的谋划,总要有实力才行,没有实力,谋划得再漂亮又有什么用。
“都别慌,把火把给插到高处,照亮了,清狗就在前面,招子放亮些,手脚快些,瞎了慢了,死的可是自个!”
“我是李国安,我就在一营,不怕死的都给我定住了!”
李国安一边大声叫喊告诉部下他在哪里,一边不迭下命令给各营。听到旅校大人到了一营,甲旅官兵虽说有很多人其实并看不到旅校大人身影,但那心却是瞬间踏实了。古往今来,百姓也好,当兵的也好,都要有个主心骨。甭管再多人,没个主心骨在,那就是一盘散沙,成不了气候。而这主心骨,当官的天然就有优势。百姓惧官,当兵的同样也惧官,惧的同时也是羡慕,也是敬仰。当官的不怕死在前面,当兵的又哪个肯怂了。
甲旅防线刚刚组织完毕,清军骑兵就冲了过来。耿聚贤手下这些骑兵算起来也是连战连捷的,半个多月前就是他在丰宁司击败了殿后阻止的第五镇乙旅一个营,后来不待休整就伪装成明军奇袭南丹镇。那,可把赵自强吓得不轻,要不是他早就准备出城北撤,恐怕真能被耿聚贤给冲乱指挥所,导致第五镇和第十一镇一样全军覆没。小北山战事以来,清军骑兵并没有怎么出动,只在今日由汉军都统王胜率领着阻击了柳州出城增援小北山的明军,此一役也是大获全胜,以不到四百人的伤亡重创了数千明军,斩级两千多颗。
有着和明军交过手,且胜过几场的优势,耿聚贤自然不将当面的第五镇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些所谓的明军除了极少数精锐,如小北山上那支顽强抵抗了十多天的明军,其余多是乌合之众,甚至可以说是拿着兵器的土匪和农民。
骑兵的优势不在于攻坚,而在于快速机动,捕捉对手失误和薄弱而击,然后将对手的薄弱处撕开,撕成一条血淋淋的大口,最后让对方血流而亡。耿聚贤看出当面明军第五镇是陡然至此,因为他们被发现时是行军阵列,而不是战斗队形,因此他要在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时率部冲上去,将他们一举击溃。
耿聚贤手下这些骑兵都是汉八旗的兵,只很少是云贵的明军降兵和马匪,几场战斗下来,那些降军和马匪也多适应了清军的战斗条例。在大小军官的指挥下,他们开始加快马速向着明军冲去,但不是全力奔驰,而是控制马力,这样可以保护一击不中可以快速从对方阵中突出来,而不是就此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