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改变我的风格,对!就是爆炸,更多的爆炸!”
新闻会接近尾声的时候,杜克接受了一些媒体的采访,问及新电影的题材时,他的回答简单有力,“明年夏天,你们会看到史无前例的的爆炸场面,整个北美乃至全世界都会陷入火海。”
“罗森伯格导演!”有记者高声问道,“你是想摧毁全世界吗?”
“如果可以的话。”杜克耸了耸肩,“我很想在电影中这么做!希望未来能有这样的机会。”
“能透漏下具体的题材吗?”又有记者问道。
“这会是一部科幻片。”杜克也适时的回答,“大致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人类绝地反击的故事。”
说完,他对主持人打了个眼色,对方默契的宣布新闻会结束。
回到后台,将签下的协议丢给南希·约瑟夫森,杜克离开四季酒店的新闻大厅,转到一边的安全通道,直接通过楼梯进入了三楼,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在这里的宴会厅还有一个媒体派对。
至于新闻会上签下的协议,只是形式而已,具体的协议早在几天前就签订了,南希为此与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联合组成的制片方,进行了数轮拉锯式的艰苦谈判。
最开始,南希为杜克喊出了1500万美元基础酬劳加影片全收入百分之二十的最顶级导演合同,制片方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然后双方进入了讨价还价的扯皮阶段,华纳和福克斯也清楚,以杜克如今的成绩,已经有了要求分成的资本,开出的却是500万美元加百分之十五票房净收益分成的待遇。
谈判想要达成结果,双方必然都要做出一定的妥协让步,在一周多的接触里,各自试探过底线之后,在杜克的同意与华纳和福克斯管理层的默认下,在分歧最大的导演待遇上达成了一致。
因为杜克将重点放在了票房分成上,不得不在基础酬劳方面做出一定的妥协,导演、编剧加执行制作人的联合基础酬劳,比杜克预期的减少了一半,只有500万美元。
而想拿到票房分成,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好莱坞的制片和发行公司都是吸血鬼,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作为保证,他们哪里会轻易松口。
这是一份阶梯式的分成协议,杜克将以“预付款+票房收入分成”的形式获得报酬,他先期可以分三次获得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后续再按照影片的票房收入情况获得分成。
如果未来《独立日》的北美票房仅仅过亿,杜克只能拿到50万美元的基础奖励;北美票房过1亿5000万美元,则享受北美票房百分之五的分成,过2亿后分成比例增加到百分之十,2亿5000万是百分之十五,3亿是百分之二十,这也是最高的分成比例了。
海外票房方面,1亿5000万美元是基础分成点,同样是50万美元奖金,而后海外票房每增加1亿美元分成比例提高百分之五,最高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影片越大卖,导演获得的相应收入就越多,这样一份合约,可以说将杜克与电影紧紧绑在了一起。
这种知名核心主创人员阶梯式的收入分成方式将会变成好莱坞大片的惯例,因其一方面可以鼓励主创人员更倾心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太高的前期投入带来的巨大风险。
想要获得高收入,那很简单,想尽一切办法把影片制作的更为精良和受欢迎。
进入宴会厅,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人早就等在了门口,直接带杜克找到了杰夫·罗宾诺夫和蒂姆·费舍尔,在他们的介绍下,与现场的一些媒体从业人员一一打着招呼。
宴会厅非常宽阔,有三个篮球场那么大,人却显得极其密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华纳和福克斯的号召力,两家早不是独立的制片和发行公司了,他们背后有着更为庞大的媒体平台,在宣传时能动用的力量,也不是好莱坞的独立公司可以比拟的。
当然,这对杜克和《独立日》来说都有好处,否则他也不会让南希穿针引线促成两家公司的合作。
出色的电影需要更加出色的宣发和媒体推广平台,这在好莱坞是最为浅显的道理。
能出现在宴会厅中,基本都是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旗下的媒体,再加上有南希·约瑟夫森跟在身边提醒,杜克应酬起来也不算太难,偶尔有新闻集团旗下的小报负责人故意提出一些过于私密化的问题,也被他绕着圈子推到了马里布海滩外的太平洋上。
宣传可以配合,但主动泄自己的老底,杜克是不会做的,何况这还是电影的先期宣传阶段,远没有到真正发力的时候。
“杜克,这是罗伯特·谢伊,新线影业的总裁!”
应付完媒体,杜克又到了电影公司的圈子里,南希·约瑟夫森则在他耳边提醒对面来人的名字和身份。
“你好,谢伊先生。”
“你好,杜克。”
罗伯特·谢伊看上去似乎心情一般,只是与杜克简单的握了握手,就试探的问道,“据说你还有一个剧本,或许可以选择新线作为合作方。”
“会有机会合作的。”杜克只是随便客套了一句。
尽管新线刚刚被华纳收购,罗伯特·谢伊还是最大的个人股东,并且享有新线公司的自主经营权,所以新线虽然同属时代华纳集团,但其电影经营与集团内部的其他电影公司并无直接关联。
也就是说,新线还是那个坑死人不偿命的新线。
过去、现在、未来,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