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皇上下了早朝,奕宁与奕欣早早到养心殿,上书房候着,几位主要的师傅都在列。
今日早朝,有大臣上奏:各地均有来报,各类团体教众组织层出不穷,不少领头者蛊惑信徒聚众滋事,尤其广西一地,有一个叫冯云山的客家人,在当地发展了上万会众,几有势力迅速蔓延的危险;陕西亦有“刀客”横行,不过林则徐守在那边,道光帝心中还是比较放心。另有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法国人,于开禁之后蜂拥而入,短短时日已在十余城镇恢复教堂使用,教徒跟风者甚多。
皇上一想起被迫开禁天主教、发还教堂之痛,不禁面如寒霜。
道光帝自登位之初,便一直勤于政务、克己复检,不敢有愧先帝之嘱托,可谓兢兢业业。只可叹生不逢时,以他的资质守成有余,革除积弊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哪堪西方列强步步紧逼?如今国内局势亦如坐在火山之巅,可以说,近六年来,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道光帝再也没有真正高兴起来过。
近来,皇上颇觉心力交瘁,时有眩晕乏力,越发急着要确立储位之事。
奕宁和六阿哥奕欣一个宅心仁厚,一个才情出众,各有优劣,难分伯仲,委实难以决断,近一年来,许多殿前问对都是专门为了在两人之中一分高下而设,两人却一直平分秋色。奕宁稳重仁厚的德行,在皇上心中颇有分量,可是这似乎还不足以做为确立皇储的决定性条件。
见两位阿哥规规矩矩地站在书案前,等候问话,明明不过十几岁的少年,却都做出一副老持成重的模样,皇上不由得脸上表情愈发肃穆,心思沉重。国本不稳、山河飘摇,这一副沉重的担子交到谁的手里,都会是个苦差事!
皇上下意识地摇摇头,清了清嗓子,强撑着打起精神,,对两位阿哥说道,“如今多事之秋,外有西方列强环视觊觎,内有各地匪患不断,朕做为一国之君,身为臣民之表率,虽克勤克俭,却难以力挽狂澜,实乃毕生痛事!”
一听此言,唬得满屋子人一起跪了下去,连声大呼,“皇上天纵英才、德被苍生,乃大清之明君,万民之福祉!”
这样自欺欺人之语,皇上整个后半生都已经听够了!明摆着内外交困,皇上自个儿都觉得再也装不下去了!
心灰意懒之余,也懒得多言,皇上低着头尽量把颓丧的表情掩藏起来,轻轻咳嗽一声,手臂一挥,叫道,“都起来吧!”旋即又恢复了威严的姿态,转头便向两位阿哥问道,
“朕年事已高,你们两位阿哥肩负朕之厚望,今日便要考校你们:朕百年之后,如若由你们治理国家,有何良策呀?”
奕宁与奕欣心中都早有应对之策,两人对望一眼,只见奕欣踌躇满志,奕宁却是一副满怀心事的忧郁之色。
皇上便看着奕欣说道,“老六素有捷才,那就你先来说说看吧!”
奕欣领命,为了这一刻,奕欣也寝食难安好些时日了。他倒不是担心御前怯场发挥不出最好的水平,而是这个题目实在激发了少年人的雄心壮志!
内忧外患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可是朝中许多大臣迂腐昏聩,仍就一心抱着祖宗之法做些无用之论,更有甚者,一味只管钻营苟且,对国家社稷处于危难之中视若罔闻,丝毫没有山河没落的紧迫感!
奕欣虽然年少,却满怀忧国忧民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对国外情势做过充分的了解,尤其是洋人的工业发展情况,为何他们能够制造出先进的枪炮舰船,士兵能够以一当十?
一向以马背上夺取天下自傲的满清贵族,竟然不得不向这些西夷蛮子妥协让步,这口恶气如何能够咽得下?
但是,西洋人船坚炮利也是不争的事实,大清要以最快的速度赶上甚至超过他们,取巧的捷径莫过于“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洋人的语言,科技,工业成就,造出可以与他们相抗衡的武器,修建更结实快速的舰船,这便是奕欣迫切想要做的事情!
奕欣两眼炯炯有神,脸颊泛着红光,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迸发出无穷的活力,在皇上面前,掷地有声地将自己的见解直抒胸臆,希望皇上能够接受他积极的主张。奕欣虽然从不敢表露出来,但是在心里却是腹诽皇上的思想与决断太过保守了!
房中的所有人,包括皇上、奕宁和杜受田,都被奕欣的激情所感染,一时个个热血沸腾,皇上不时地点着头,对奕欣的表现十分满意。
足足说了一刻钟的功夫,奕欣才结束了他的讲话,仿佛站在最亮眼的舞台上,他有了可以尽情施展的机会,奕欣的感觉好极了!
皇上自然也是喜欢的,否则不会频频点头!奕欣望向皇上,眼里充满了期待!
皇上并没有评论,而是颔首笑着转向奕宁,“你六弟滔滔不绝讲了这许多,倒要看看你又会讲出些怎样的道理来啊?”
所有人都将眼光聚焦到奕宁的身上,刚才奕欣的发挥太出色了,真不知奕宁将如何应对?
奕宁看着微笑的皇上,突地脸色一变跪倒在地,口中大呼,“请皇阿玛恕罪!”
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皇上略有不快,脸色微变,呵斥道,“说说看,你何罪之有?”
奕宁匍匐在地,浑身颤抖,再抬起头时,脸上已是热泪滚滚,他哽咽地看着皇上,泣不成声地说道,“皇阿玛……皇阿玛所出的问题是假设您百年之后!皇阿玛这是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