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王潇就到了淮安。
那日王潇连夜就过了江,第二天就到了瓜州,进入了大运河。
一进入运河,王潇就踏实了,就好像到了家一样。
王家经营运河有多少年,王潇自己都说不清楚,百八十年肯定是有了。
沿着这条运河,从杭州到淮安的水路上,王家没有不熟悉的地方。甚至长江里的江匪,王家都有关系。到了运河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一个衙门王家没有打点过的。
运河上能给王家提供方便的地方太多了,在瓜州,早就有纤夫等着他的船了。
一路北行,有风的时候张帆,没风的时候拉纤。
连晚上都没有停,赶在三天前到了淮安。
王家在淮安有生意,有铺子,也有宅子。
在王家园林式的别院里安顿下来,王潇再次跟史可法家的管家联系。
史家的管家早就被王潇打通,史可法身边的人也被他收买,就连他的师爷,也已经开始帮王家做事了,除了史可法本人,可以说王潇想要多少方便,就有多少方便。
虽然史可法油盐不进,但史可法是个孝子。
今天一早,王潇天不亮就起身,检查了一遍马车,招呼家丁最后一次收拾,将马车上的白布掀掉,给上面盖上草席,看起来就像是一辆最简单的马车一样,好像乡下的农民,套着驴子的那种车。
但是这车里有什么,只有王潇自己清楚,也寄予了厚望。
天终于亮了,今日天公作美,天上连一丝云都没有,天都在帮他。
王潇让人套上一匹看起来好像不怎么样,却十分乖顺有力的好马。
这才恭敬的请来一直跟自己从杭州到淮安的一个客人。
客人坐车,王潇自己步行,有家丁在旁边牵马赶车,一行人很低调的往总督衙门走去。
总督衙门占地广大,前有三座并行的牌坊,东边写‘总共上国’,西边写‘专制中原’,中间写着‘重臣经理’。
穿过牌坊,漕运总督府前有两只巨大的石狮子。这两只石狮子,是元代波斯人进贡,一共两对,淮安的漕运总督府留下一对,另外那对送到北京,就是后世天安门前那两只。
漕运总督府衙大门上有写着‘总督漕运部院’匾额。
大门口的衙役见到王潇,不但不拦着,还打躬作揖,笑着王公子起早了。然后竟然给他带路,绕道到衙门后,这是要走后门。
如果要走大门,要先走过照壁,还要经过二门、大堂、二堂、大观堂等等,太过招摇。王潇此时可不敢这么放肆,如果是以前进出总督衙门,就跟进自家门一样。
因此一直绕道左后一面小门外,王潇才停了下来,他要走后门。请守门的衙役去通报,他不敢大意,他希望能进去,他也必须要进去,但希望被史可法允许进去。
但是衙役出来后告诉王潇,总督大人正在宴客,不见外人。
王潇知道史可法在宴客,甚至连史可法宴请的是谁都知道。
王潇知道里面没有一个官员,只有几个好友。
王潇还知道,就连同城为官的淮安知府、山阳县令都不知道史可法在给老母过寿。
“那没办法了,有劳兄弟多担待了!”
王潇叹口气道,接着就招呼家丁,径直往里走。
衙役不拦着,不过也发愁,办这一件事,收了王家足够的银子,下半辈子吃喝不愁了,不过今天一过,这份差大概也当到头了。
这道门进去,过了一个常常的甬道,直通到府衙正中的一个院子,这座院子东西各有官厅,还有几间其他屋子,其中一间叫做百录堂,史可法就在哪里为母亲过寿。
史可法只准备了几样清淡的菜肴,并不打算铺张。
不是史可法穷,虽然他不像前任朱大典那样贪渎,但是他并不穷。因为史家不是一般人家,史家是世袭的锦衣卫百户,史家也是广有良田。只是史可法不愿意铺张浪费而已,现在天下如此纷乱,作为朝廷命官他实在是不适合在这时候大操大办。
不过史可法当真是一个孝子,做官之前,就以孝子之名闻名乡里了。而且走上仕途后,他对待他的老师左光斗,也是当做父亲一样看待,一生之中都没有变过。这是一个以传统中国文人情操要求自己的人。
因为他希望母亲高兴,他要办寿;因为他想给朝廷尽忠,他不铺张。
百录堂的门没有关上,王潇将马车停在了院子中间,靠近百录堂口之时史可法才发现。
他不由愠怒,没想到自己的总督衙门竟然想进就进,跟菜市场没有什么两样了。
史可法不想发怒,今天是老母大寿,请了在江南的几个亲朋。
他甚至连一个外人都没请,连同僚都没告知,可结果竟然被这个王家子弟给闯了进来,让他如何能不怒。
“左右,给我打出去!”
史可法从席间走出,脸色沉静,略微发黑,沉声对守卫的漕兵下令道。
这时候王潇猛然上前两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史大人,今天您不能赶我!”
史可法怒极反笑:“不能赶你?本官为什么不能赶你。”
王家的势力极大,这点史可法早就知道了,自从他弹劾了三个督粮道后,已经有许多人写信向他求过情了,其中有他的同年进士,有他过去的同僚好友,还有他的亲人,甚至有他的上司户部尚书。
但是史可法连同朝为官的督粮道都能弹劾,怎么会向一个区区商贾妥协,他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