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局势相当稳定,清军根本无力进取,而杨潮也不可能打到北直隶去把战线拉的过长,因此双方其实都到极限了。
经过一个月的坐镇,杨潮发现自己可以离开了,军事上有李五六、王璞和赵康三员大将在这里,有从江南调集了一批文官过来,还留任了一大批山东文官,应该说山东万无一失,很快就会走上正规。
江南地区也算稳定,三顺王被杨潮击退,就算成功逃脱,也至少折损了一半兵马,可谓是损失惨重,根本无力进攻,因此这段时间洪承畴一直没有什么行动。
可是浙江的清军却溃逃到了福建,占领了整个福建之后,继续南下,又攻占了整个广东,小皇帝朱慈焕又一次发挥善于逃跑的优点,跑到了广西去了。
许多男在得到杨潮许可后,立刻南下占领了整个浙江,不过浙江南北几个府被清军祸害的惨不忍睹,许多男都忍不住想要南下福建找那些兵痞算账。
但是杨潮却没有兵力支援他,尤其是卧榻之侧有洪承畴这头豺狗盯着的时候。
不将洪承畴这个大汉奸清除掉,杨潮是难以安睡的。
所以出了禁闭第二天,杨潮就打算南归了。
在士兵保护下,杨潮骑着马,董小宛坐着马车,一行人沿着运河缓缓南行。
快到城门口的时候,杨潮越想越不对,对昨天的禁闭还是心有余悸。
简直太恐怖了,而且是无妄之灾啊,自己白白关了一回禁闭,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但是一觉之后已经缓过神来,又变成一个实利主义者,发现自己好像吃了大亏了,自己去关禁闭,肇事者却坐在马车上。没有任何损失,不能这样。
这时候看到一家客栈,立刻让军队停下,把董小宛喊出来。进了客栈,找了个房子,马上把她扒光光,光天化日之下,又亲。又咬,又摸,又来了一次刺杀训练,浑似一个卯足了力气要把靶子刺穿的新兵一样,最终把董小宛折腾的脱力之后才罢手。
算是给这个小妾一个难忘的教训,不过这难忘到底会让她以后再也不敢来军营找杨潮,还是会经常回味一下,故意来一次就不知道了。
一个时辰后,董小宛才红着脸,拿手帕捂着脸快步走向了马车。一行人继续赶路。
在淮安和扬州都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活动,跟各级官员互相慰问,跟当地缙绅豪族见面,询问他们官府的施政情况,也跟富商大贾们交流了一下经营情况。
江淮地区,或者说整个江南大多数地区,杨潮都是任命的吏员,一开始是因为清高的文官看不上杨潮,后来变成了杨潮看不上眼高手低的文官,既然这些当官的也不干实事。他们的唯一作用不就是从小吏手里多分一份常例,那么要他们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用会办事的吏员,而吏员大都是当地人。民情政情也更了解,更容易稳定地方。
所以后来杨潮干脆就不待见科举出身的文官了,这时候文官们反而开始看好杨潮了,一个个贴上来求官,不得不说这是一群最无耻的人群,杨潮才懒得搭理他们。
看过江淮地区的官府管理。应该来说还不错,虽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但是比之过去还稍好一些,其实只要不比崇祯皇帝时期差,杨潮就能够接受。
淮扬的缙绅豪族对杨潮收税的反对比苏松的反应低多了,第一杨潮曾经多次从清军手里将他们解救出来,这些缙绅多少对杨潮有些感激,第二经过杨潮讲解,他们也理解杨潮没钱就没有军队,没有军队就打不过清军,打不过清军他们就得被屠戮了。不说屠戮了,就是北直隶和山西玩的那种跑马圈地他们也受不了啊,所以一个个都接受了杨潮官绅纳粮的要求。
豪商富贾那更是欢迎杨潮了,可以说杨潮掌权以来,他们是最收益的一个人群,受到的限制比过去少多了,对于纳税他们反对的声音也最小,毕竟杨潮收他们的税后,也算照顾他们,他们可以硬气的减少了给当官的孝敬,发现当官的也没有为难他们。
但是淮扬最大的商业群体盐商最近过的却不太愉快。
杨潮的盐政,他们一开始是极力支持的,因为他们不用受制于官府了,过去卖私盐,现在也正大光明了,可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盐价暴跌,让他们的利润反而比过去少多了,不少人家现在最大的进项已经不是盐业,反而成了钱庄业务了。
其实他们也努力过,试图联合在一起进行价格控制,可是一家两家可以,三五家也凑合,当竞争队伍是十八家,而且还分为淮安派和扬州派两只不可调和的对立派的时候,价格控制只能是一个笑话。
扬州和淮安商量好了价钱后,双方不约而同的私下比对方降低一点,结果很快双方纷纷降价,内部商量好了价格后,总有人不按常例出牌,给外面抛出更低的价格,价格联盟基本上没有控制三天以上就崩溃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大肆建设,导致了盐产量过剩所致,激烈的竞争是难免的,最后能剩下十家经营良好的就不错了。
他们希望杨潮出面,通过官府政令限价,他们自己实在是无法约束自己了。
盐商这种过度依赖政府的习惯,杨潮是不会惯的,当即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但是表示,既然他们的利润降低的厉害,官府也要考虑他们的利益,答应明年的盐票价格降低到一半,只收五万两银子就允许他们从业。
五万两银子,对于一个大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