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战场合同工>第二千七百九十一章 地下设施

“有多大?”将岸颇有兴趣地道。

“在战时,可以容纳两千名士兵的地下空间。只要加以修整利用,比不上圣凯泽岛上的地下坑道,但也差不了多少。”谢尔盖小声道。

将岸吃惊地道,“这么大?但既然这个地方这么秘密,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你没有听说过莫斯科2号地铁的传说么?”谢尔盖低声道。

“听说过。据说这条秘密的地铁线是一个庞大地下城的组成部分,包括地铁、隧道还有密室。在阿尔巴特街站一条岔路上,一道坚固的铁门将人们与这个神秘的地下城隔离开来。据称,2号地铁共有四条单行线路,均从克里姆林宫出发,分别通往首脑的别墅、苏军参谋总部备用指挥所、莫斯科郊外导弹部队的地下指挥部和伏努科沃-2政府专用机场等,负责在战时疏散国家元首和重要官员。”

将岸犹豫了一会儿道,“不过关于这个2号地铁还有另一个版本。在这个版本中,2号地铁入口就位于莫斯科国立大学主楼地下。对此,校长维克多萨多夫尼琴公开了地下迷宫的秘密,称这只不过是横贯城市的通风管道,并不存在地铁。”

谢尔盖笑了笑,“然而,地铁只是为莫斯科庞大的地下城打开了一个入口,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地方是地铁列车通不到的。在莫斯科,有一群十分活跃的群体被称为挖掘工,他们致力于在莫斯科的地铁隧道和下水道里探索这座城市。这帮人和俄罗斯玩极限攀登的人走得很近,只不过一个是深入地下,一个是攀上高空。

在一处处人迹罕至的地下通道和建筑里,伊万雷大帝时期的酷刑室、监狱和秘密通道;历史与莫斯科城一样悠久的涅格林纳亚地下暗河;18世纪采矿业留下的希扬诺夫斯基采石场;20世纪70年代勃列日涅夫修建的秘密地下城等等都相继被发现。当很多人看到他们在地下拍摄的照片时都感到震惊不已。

甚至有关部门也从这些民间发现中受益,2002年的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事件中,俄罗斯的阿尔法特种部队就是在挖掘工的帮助下,从剧院下方的下水道里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从而歼灭了嫌犯。这里有隐蔽地下设施的事,就是一个挖掘工告诉我的,只不过他也没有亲眼见过。因为之前这里是军事禁区,他们没法进来。”

“所以你们才决定买下这个庄园?”将岸点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笔生意不但不亏,反而赚大了。”

“实际上我之前已经在庄园主建筑的地下室发现了入口。”谢尔盖低声道,“非常沉重的防核建筑大门,后勤组的人在我们任务的这段时间已经设法打开了。想进去看看么?”

“我倒是有点兴趣。”将岸点头道。

“来吧,跟我来。”谢尔盖把林锐和将岸带到了庄园别墅的地下室。进去之后将岸和林锐才知道,这座外表看似普通的建筑其实一点不普通,地下室的内墙为厚度6米的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外还有一层钢板。入口十分隐蔽,原本的地下设施入口已经被堵死,是他们的后期小组重新找到并打开的。

那扇厚重神秘的大门,进入后是一间狭窄的通道,通道右侧有一扇45厘米厚的全钢大门,这扇厚重钢门的后面,稍微错开一点的位置是同样厚度的第二道钢门,第二道钢门后面还有两道普通铁门。穿过这两道铁门,坐电梯升降机才能抵达下面,这时,才算是真正进入这个地下掩体。

打开了灯之后,一个巨大的入口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谢尔盖走进去道,“这座地下设施的很多设备目前还能维持运作,当初的编制有2500人,但最多一次只能容纳1500人工作。若碰到核战,该掩体立即封闭,中心内贮备可以撑3个月的食物,另外还备有空气滤清系统。”

隐秘的入口,庞大的空间,带着冷战气息的设备,让人恍恍有时光穿越之感。对于当年手握核武的各大国来讲,虽然打击对手的能力各不相同,但在挨炸这件事上却是“众生平等”,因为当时谁也没有拦截的能力,要想捱过对方的攻击,除了躲以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于是“深挖洞”就成了各大国的普遍做法。

地下部分有上中下三层,非常坚固,能防轰炸、水淹等常规攻击,也能防核化生武器,设有首脑人员的卧室、作战室、警卫室。通道设计了主干道、支干线、引道等组成部分,采取圆拱曲墙加仰拱的封闭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通道宽3米,高5米,约有300个房间,墙壁内层是坚固的混凝土,外层是打着大块铆钉的钢板。

“这地方如果是现在开始挖掘建筑的话,代价肯定巨大。”将岸皱眉道,“也就是在前苏时期才有这么大的手笔。”

“除了这个入口之外,地下还有秘密通道与外界相连。”谢尔盖回答道,“其中两条通道,可以通向圣彼得堡的地铁,但我们还并没有打算启用。”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这里悄无声息地抵达圣彼得堡的其他地方。”林锐皱眉道。

“理论上是这样。”谢尔盖回答道,“这些入口都非常隐蔽,而且大都已经被封闭砌死,常人根本无法察觉。但我们要打通的话,其实很简单。”

“暂时留着,也许以后会派上用场。”林锐点头道。

“难以置信。”将岸看着墙上贴着的俄文宣传画,尽管已经陈旧不堪,但依然可以看到当年冷战时期的紧张气氛。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当年苏军使


状态提示:第二千七百九十一章 地下设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