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卧龙助理>第三百一十章 背叛之将

第三百一十章背叛之将

时年十二月,东吴与汉中国达成协议,十五万大军由合肥而出,北攻淮河重镇寿春。

当曹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震惊得无话可说。

先前为了防止东吴出兵,在与刘备对峙关中的时候,曹操亦曾派人出使江东,对孙权大加笼络,没想到,孙权这子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但私下里却仍和刘备串通一气,趁自己身在关中之际,出兵迅攻寿春。

寿春方面,虽然有曹操所信任的曹氏将领曹洪主持大局,但曹操也很清楚,曹洪能力与张辽相比,还是有相大当的差距的,张辽可为方面统帅,而曹洪,充其量也只是一员大将而已。

所以,当夏侯渊、曹仁等宗族将领都被委以坐镇一方时,随曹操起兵最早的曹洪,直到张辽死后,曹操在不得已之下,才令其出镇淮南。

“孙权儿,出尔反尔,实在是可恨之极”曹操咬牙切齿的骂道。

“大王息怒,寿春乃阻止吴军入淮的最后一道屏障,若然有失,吴军水师便可轻易入淮,到时则两淮将尽为吴军所据,我中原腹地亦将直面吴军的兵锋之下,大王不可不防啊。”刘晔与其说是在劝曹操,倒不如说是雪上加霜。

曹操又岂会不知其中利害,目下的形势,无论是关羽的荆州军团,还是刘备的关中军团,都可以从西南两面威胁自己统治的中原腹地,而若两淮再被吴军攻破,那么整个中原地带的三面都将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到了那个时候,才真是腹背受敌。

在听闻东吴出兵的第一时间,曹操便有了从关中退兵的打算。

正当曹操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之时,忽然帐外侍从来报,言一员叫作赵威的校从汉营偷偷过洛水前来,口称是张郃的心腹,奉了张郃之命前来求见魏王,有机密之事相奏。

“张郃的心腹?”曹操有些惊讶,一时间暂时忘却了东南方向的困境,“在这个时候,张郃派人来见孤,会是什么意思?”

曹操眼中尽是困惑,同样惊讶过后的刘晔却忽然眼前一亮,“张将军也是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不得已才降敌,莫非他此番派人前来求见大王,乃是心有悔意不成。”

刘晔的话令曹操精神为之一振,在他一生无数辉煌的战绩中,曾有多少次都是胜在敌将的临阵倒戈,最为成功的则是名垂青史的官渡之战,而在那场战役中,张郃的归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似乎,形势在最窘迫之时,又一次出现了转机。

沉吟半晌,曹操道:“将那人传进来吧。”

过不多时,那个叫做赵威的校,在全副武装甲士的监视下,惶恐不安的入内,伏地行礼罢,将一封张郃的密信呈上。

那确实是张郃的手笔,内中先是把自己当时被围武功,孤军无援的困境苦诉了一番,对自己不得已而降刘的罪责是痛加悔过,声称自己心念魏王大恩,是忠心不改,伪降刘备,只是为了借机戴罪立功,重归魏王麾下。

末了,张郃还献上一条破刘的毒计。

曹操看过手书之后,又将那来使赵威盘问了一番,这赵威所言,无非是张郃如何如何的不得已,现下又多么的自责,希望魏王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便将里应外合,一举击破刘备。

在仔细盘问过后,那赵威倒也没被问出什么破绽,曹操遂令他先去休息,好吃好喝的款待,然后便将司马懿、曹休等几个文武亲信密召来商议此事。

当众人听闻了张郃欲要再度归顺的消息之后,大部分人都是惊喜不已,曹休第一个道:“张儁义自官渡归顺大王以来,为大王东征西讨,立功无数,此番归降刘备,必也是迫于无奈。大王,休觉得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若能借此击破刘备,则关中可复也。关中若复,吴军闻讯,自然便会不战而惊走,而荆州之敌必然也会退却,如此一来,则我各个战场都将转危为安矣。”

张郃在密信中声称,自己受刘备委任,与吴懿一起屯兵洛水下游,而其营之后五十里,即为刘备军的屯粮大营南屯。如果曹操愿意原谅他的罪责,并兵相助,他便借机杀死吴懿,会兵一处突袭南屯,一举烧毁刘备军的粮草,而粮草一烧,刘备军必然军心大溃,到时关中不战可定也。

曹操的神色,却并未如曹休那般激动,他的眉宇之中,明显带着几分狐疑之色。

这时,刘晔也跟着道:“大王,文烈言之有理,张将军之降,多半是出于无奈,晔以为他此信可信度极大。”

看来张郃在曹操阵营中的人缘还是极好的,众人竟是异口同声的对这个“背叛”之人,给予了如此大的信任,实在是难能可贵。

不过,在那一张张写满了信任表情的脸庞间,却又一有张脸上与曹操一样,显露着狐疑。

曹操将目光投向了沉默不语的司马懿,问道:“仲达,你的意思呢?孤该不该相信张儁义?”

司马懿微吸了一口气,说道:“张儁义之词到底有几分可信,懿不敢妄下定论,懿只是觉得,如今的形势,与当年的官渡之战多有几分相似,以刘备之能,还有他手下的那些谋臣,莫非不会提防到我们故伎重施,烧了他的粮草吗?”

司马懿一语,令在场之人为之一震,那刘晔道:“仲达莫非是认为,张儁义是诈降不成?”

刘晔之词,算是说到了曹操的心坎上,这也是他一直不曾表态的原因。

司马懿却淡淡一笑,“当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章 背叛之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