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43章 真乃我北海国骁将也

自始至终,李贤都在关注着赵云与夏侯渊之间的战事。。

哪怕己方援军抵达,四下里曹军溃卒如‘潮’,却都没能滋扰到李贤。

枪来刀挡,马进人退,这可比后世里的武打电影要‘精’彩多了。

与后世里的电影不同的是,这里是真正的沙场,谁要是失手落败,谁就有可能真正死去。

如今,赵云与夏侯渊之间的一场龙争虎斗终于分出了胜负,夏侯渊死了,李贤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历史上,官至征西将军、爵封愍侯的夏侯渊是死在了黄忠手中,眼下,他却提前十多年死在了赵云枪下。

直到这时候,李贤才真正有一种改变历史的感觉。

杀了夏侯渊,可谓斩却曹‘操’一支臂膀。

从今以后,李贤与曹‘操’之间真真正正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不过,这时候,李贤非但没有半点恐惧,反而有些跃跃‘欲’试。

什么五子良将,什么虎豹骑,有胆便来,看我李贤如何收拾你们!

思绪纷飞间,李贤稍稍有些失神。

夏侯渊一死,曹军群龙无首,机不可失,徐庶可不会放过这等歼敌良机,他朗声呼喝:“夏侯渊已死,缴械归顺者,免死”。

李贤回过神来,急忙附和起来:“顽抗者,杀无赦,投降者,既往不咎”。

四下里东莱军大声呼喝,重复着李贤的命令。

徐盛、周仓、太史慈率领兵马已经彻底封堵了曹军的退路。

大势如此,顽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当啷”,有一名曹军士卒放下了武器,身旁的同伴来不及斥责便见到临近几人都把武器丢落到地,摆出一副俯首听命的模样。

瞋目结舌间,军卒瞪大了眼睛,只觉得脑子空‘荡’‘荡’的。

四周敌视的目光历历在目,看得出,一旦有人说出半个不字,这些决心投降的家伙一定不会放过这等“缴纳投名状”的机会。

生与死,忠与义,只有少数人选择后者,多数普通人都选择了生。

既然想要活,那么就必须放弃尊严。

夏侯渊活着的时候,曹军还有顽抗的主心骨,可现在,夏侯渊一死,这万余兵马便彻底垮掉了。

试图顽抗的军将很快在各路兵马的联合剿杀下死伤殆尽,脑筋活络些的,要么投降求生,要么撒‘腿’狂奔,意图闯出一条生路。

对于逃命的家伙,李贤没有下令追击。

有道是穷寇莫追,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这些军卒。

眼下,李贤斩杀夏侯渊,成功击溃了曹军在泰山郡内最大的一股兵马。

此役过后,北海国再无曹军叩边之忧。

这边厢,胜局已定,李贤不想节外生枝,更不打算将麾下军卒的‘性’命‘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因为,接下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东莱军很快就可以‘抽’身前往徐州军,救援陶谦。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战场上的厮杀声销声匿迹,只有断断续续的惨呼声不绝于耳。

一万两千多人的曹军兵马,除却逃窜的三千多人之外,其余的九千人马折损过半,剩下来的五千多人全部投降了李贤。

对于这些降卒,李贤不想带在身边‘浪’费粮食,可就地遣散的话,又有可能放虎归山。

无奈之下,李贤只得吩咐李得财,让其领着千余兵马押运降卒回转北海国。

东莱军离开北海国过后,沿途间,大军补给的任务都是由徐州郡县完成的。

有陈登这么一个“司农校尉”在,徐州官吏不敢不从。

再者,且不论陈登的官方地位,单是陈登名字里的这个“陈”字就足以让人胆寒了。

下邳陈氏在徐州郡内可是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即便以糜氏之富庶都望尘莫及,不敢与之相提并论。

李贤穿越而来,知道曹‘操’即将在下邳屠杀几十万军民百姓,可陈登却不知道呀。

李贤本想告诉陈登真相,可这事情却实在无法开口,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谁也不会相信素有声望的曹‘操’会作出屠城这等灭绝人‘性’的事情。

这些时日接触以来,陈登的博学****让李贤很是欣赏,两人虽然没有成为朋友,可彼此已经有些心心相惜之态。

李贤已经想明白了,既然事情无法宣诸于口,那就早些结束战事,快些赶赴下邳,组织曹‘操’的暴行!

有些事情不去做,总归会悔憾终生。

战事结束之后,为了表达对夏侯渊的尊重,李贤特意使人为其洗刷妥当,然后又建坟竖碑,算是让夏侯渊魂有所依。

对此,陈登很是欣赏。

夏侯渊虽然是败军之将,可他活着的时候没少给李贤找麻烦,可就是这样一个死对头,在他死后,李贤依旧对其保持了足够的尊重,这等豁达的‘胸’怀不是等闲人能够做到的。

陈登设身处地想了一番,就算他处在李贤的位置上都不能做得更好了。

古代的人们远远不像后世里那么功利,他们重信重诺,仁义更是大于天。

与孔融的书呆子气比起来,李贤的仁义豪情只会让人生出敬佩欣赏之意。

匆匆将战场打扫完毕,东莱军休整了一个时辰便再度启程了。

此时,曹‘操’‘抽’调的乐进、李典依旧在半途间,他们还不知道夏侯渊已经兵败身亡的消息,而李贤也不知道曹军又来了援军。

离开武阳城之后,东莱军与北海军合并一处,再度南下


状态提示:第243章 真乃我北海国骁将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