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的厚度和材质看似只是坦克或装甲车外面的一层衣裳,但是却牵扯到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
钢甲越厚,抗击打能力就越强。但是钢甲不可能无限地厚,钢甲的厚度增加,牵扯出机体的总重量大幅度地增加,如此一来就要求驱动引擎的动力增加、燃料的消耗量剧增。同时,引擎不可能无以复加地加大,在动力不变的或受限制的时候,为了保证战斗性能,武器配置、携弹量都必须适当地减少;同时其动作的灵活性也在减小,机体的速度相对会减慢。除此之外,坦克(装甲车)的造价和战争费用也非常地高。
因此,在坦克、装甲车的设计上就要有一个平衡,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百年前,复合钢甲就出现坦克专家的面前,他们欣喜地发现这种钢甲可以完美地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当复合装甲的出现后,炸弹专家也在研究,也出现了例如多级穿甲弹、合金弹头、高聚能、复合爆破等等针对复合钢甲的弹药。
这就是矛和盾的问题,钢甲是盾,攻击弹药就是矛。矛利了,盾就会发展;反之盾坚硬了,就会带动矛的发展,让他变得更加锋利。
一百多年的研究中,矛和盾纠缠在一起,乐此不彼,一起发展。
可能是大家不知道他的身份,话匣子已被打开,一时间,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反对声音特别多,支持的陆扬的声音也不少。嘴仗打到激烈处,大家不满足于嘴上谈兵,几个人敦在地上用石笔(化石笔,在钢铁焊接、切割时用于划线的东西)在地上画图,书写计算公式。他们的后面,则是战了一大圈的人关注着地上书写的东西,或沉思。或插言指出公式和方程的漏洞。
随着时间的延续,计算公式开始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向复杂的微积分方程、化学反应方式发展,到最后,牵涉出了物质微观的世界。就连陆扬也要静心地沉湎于那些化学元素符号、微积分符号、多元变量、多元素粒子碰撞之中。心神和思维高速旋转,驰骋在研究臆想的天空。有时他人的观点,也会触动他的神经,让他的脑子中闪现出火花。
他们讨论着,争论着。大家时而面红耳赤。时而陷入死角,又都齐齐地沉默。地上写东西的地方从先前的半米大小的面积,已经扩大了上百平米。密密麻麻的字符、弯弯曲曲的符号充斥着,延伸着……
这才是研究的气氛,陆扬很兴奋。他那瘦瘦的脸颊上因为兴奋变得红润而光亮,他的眼睛闪烁着,脑子飞速地转动。
尽管讨论很激烈,但是陆扬始终没有插话,他带着两只耳朵,带着一双眼睛。更重要的是他带着脑子。他在听,他在看,他在想。
陆扬不仅是在思考复合装甲的问题,他还是在思考这些研究人员的素质。宋昀对陆扬有种盲目的支持,看到讨论在无限地研究着,他很想告诉大家,提出这个方案的人是1020项目的总设计师、基金会的持有人、拥有万千魔丝、是大家崇拜的偶像——陆扬。但是开始前陆扬就摆手和用眼神制止了他这种大煞风景的做法,他看陆扬不说话,他也不说话,但是他的脑子也不闲着。很快也融入了那探讨的乐趣之中。
时间飞逝,陆扬瞟了一眼手表,不知不觉地在这里已经呆了一个多小时了,见大家余兴未了。而且从装甲的讨论中不时地延伸到其他的领域,真有种触类旁通的兴奋,陆扬很不忍心打断大家,但是他还有事儿,还要去别的研究室,于是很不情愿地打断了大家的讨论。
“对不起。你们都驳斥了我这么长时间了,现在也该轮到我说说了吧?”陆扬很客气地向大家提出发言的请求。
这时大家才发现讨论太用心了,居然忘记了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于是,说话的人闭上了嘴巴,写字的人停下了写字,伸直了腰板站了起来,所有的眼光看向了陆扬。
陆扬微微一笑,大方地走到工具台上,拿起一块石笔,走到那写满了各式方程和运算公式的中央,弯腰从里面挑出自己认为有用的方程式和公式,在上面画上圈。他做得很认真,也不急躁;大家注视着他的动作,思维跟着他画的圈在思考着。
最后,陆扬走到了第一个画圈的地方,向大家招招手。大家不由得跟了过去,但大家的脚下都小心翼翼不要踩到地上陆扬画圈的地方。
陆扬看着大家思索状,说道:“其实我这个方案不过是一时的灵感想到的,并不是很成熟。但现在经过大家的讨论,我反而觉得我刚才还低估了这种复合钢甲的能力和应用范围。尽管刚才大家已经充分考虑到这种钢甲的成分,多数人还是不相信、也不理解这种被很多先进国家用过的、过时了的瓷片填充物能抵抗11200米秒速的爆炸力。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先前大家已经注意到了瓷粉,而不是瓷片。但是大家在讨论的时候,还是把瓷粉当成了瓷片去考虑。有很多人忽略了我在瓷粉中加入的氨基硼酸盐的作用。这种复合钢甲的组要作用不是外面的两层钢板,他们只能起到抗压的作用,但是对于美军巴雷特m12系列12.7毫米子弹出速度不到900米秒速来说,外层钢甲完全够抗力了。这不在考虑范围之中,我们主要思考爆炸物的秒速超过11000米时,它能否对装甲造成穿透呢?”
陆扬说着,指着第一个钢甲组合截面图,说道:“众所周知,瓷粉主要是由硅酸盐组成,它的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