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寡头1991>第八四零章 老郭遇难?

守云死了!

这是新年份里在俄罗斯联邦乃至全世界引起最大轰动的一件事。

按照日本ntv电视台以及《朝日新闻》援引自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高官的言论,郭守云是在送递东大附属医院十七分钟之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的,而根据院方的说法,他主要的致死原因并不是枪伤,而是中毒,杀手使用了当年阿富汗战场上苏军狙击手都很少使用的软头中空达姆弹,那枚贯入郭守云后背位置的子弹在着体之后炸断了他的神经中枢,而剧毒毒液的渗透在几分钟内便引发了血液病变。东大的医学专家们随后对郭守云的血液进行了病变分析,他们得出的结果令舆论哗然:这两枚子弹中所包含的毒素竟然有两种,除了经过提纯的蝮蛇毒素之外,还有少量的肉毒杆菌病毒,此类毒素属于国际禁用的生化病毒之一,其对神经系统的杀伤作用极为强大。

面对两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日本政府方面随即站出来辟谣,内阁官方发言人表示,尽管“郭守云先生的伤势较为严重,可相关专家仍旧没有放弃挽救他的努力,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度过危险期,可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毕竟那才是对善者最大的尊重。”

尽管日本官方发言人的说法冠冕堂皇,可是相信这种说法的人却少得可怜,试想,即便是一个再壮硕的人处在郭守云那种情况下,也不可能有什么幸存的可能了,更何况从遇刺那一天开始到现在,整整五天过去了,这伤者还没有脱离危险期呢,这个说法能讲得通吗?另外,在这五天时间里,华盛顿调派的专家来过,俄罗斯调派的专家也来过,这些人一律是有进没出,整个东大附属医院被自卫队士兵围了个水泄不通,难道说这也是抢救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吗?总的来说,从这些疑点可以得出最合理的解释,那就是郭守云的确已经死了,不过为了保证远东地区的局势稳定,也是为了维护远东与日本的友好关系,日本政府方面在全面遮掩郭守云死亡的消息。

郭守云说到底都不是普通人,他在东京遇刺,且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日本政府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至少来说,他们要将主导此次刺杀行动的人物来历搞清楚,以此给远东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以及美国方面一个交代。

在郭守云遇刺时间发生后的短短三天内,东京警视厅以及专门负责调查此一事件的内阁调查小组就给出了一个说法,他们宣称经过周密仔细的调查,他们已经摸清了几名死亡狙击手的身份,这些人分别来自俄罗斯联邦的两只特种部队:勇士、信号旗,换句话说,这件事是俄罗斯联邦内部自己策划的。

这项调查结果一经公布,国际各大媒体争相转载,用《华盛顿邮报》的说法,那就是郭守云的遇刺与几年前拉宾的遇刺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完全不同的后果,但是毫无疑问,这两者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拉宾遇刺导致巴以和谈陷入新一轮的僵局,而郭守云的遇刺,则为东北亚地区的稳定添加了一道最不稳定的因素,如果各方无法保持克制的话,远东地区的动荡将无可避免。

《华盛顿邮报》的报评无意识准确的,就在日本方面曝光了这一调查结果的第二天,保持了长时间沉默的郭氏集团终于对这一事件做出了回应,此前宣布暂时接替郭氏集团总裁职务的郭守成,在哈巴罗夫斯克作出公开声明,要求莫斯科方面给出具体解释,其语气措辞之强硬,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清晰的风雨欲来的气息。就在郭守云就此事作出正式表态的三个小时之后,远东包括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内的十二个大城市爆发大规模的民众游行,仅在哈巴罗夫斯克一地,参加游行的人数就多达十万之众,共和国政府驻地被示威的民众围了个水泄不通,书写着“远东自立”、“独立”之类的条幅随处可见。就在当天下午四时,远东共和国国防部、参谋本部、陆海空三军军部召集紧急磋商会议,随后,身为远东共和国国防部长的廖缅科发表电视讲话,其首先对郭守云遇刺一事表示遗憾,同时又措辞严厉的抨击了一番克里姆林宫政府,紧接着,宣布由于远东近期局势紧张,远东共和国所有下属部队一律取消周末休假,进入战前的预警状态。就在当天夜里,远东境内的一

余处究放:枪械弹药下发、战车出库、战t部队指战员乃至普通士兵加发半年的薪水战争的阴云开始在远东的上空聚拢。

老实说,远东军方作出的姿态,几乎是让所有人感到惊讶,原本,在很多人看来,郭守云对远东军方的控制应该仅仅局限在权钱交易上,随着他的死,远东第一个造反的应该就是军方,至少,他们也应该在那种情况下保持沉默,可现实与预料的情况完全相反,郭守云死了,可远东军方仍旧坚定的站在郭氏集团一边,他们甚至要策动远东的彻底独立。难道廖缅科傻了?西罗诺夫疯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如今地远东军方已经与几年前地情况不同了。那些手握实权地中下层军官几乎都是在郭氏集团地影响下一步步爬起来地。近十年时间了。在这些手握实权地年轻人心目中。莫斯科与哈巴罗夫斯克完全就是两个截然不同地概念。前者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地象征。而后者才是真正代表他们利益地所在。廖缅科也好。西罗诺夫也罢。他们虽然地位高。权力大。可是手上却没有


状态提示:第八四零章 老郭遇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