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82章:宗教对策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那是因为中国不似化外蛮夷之地,对这些超自然力量没有管理。上古时期的华夏部落,本身就是道家的修行文明。只是有一部分不愿意修行了,所以日子过不下去了。大同社会进而结束,分裂成了修行界和世俗界。

上古华夏的精英,几乎都留在了修行界。世俗界刚分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文字,生产力也很低。加上又要享乐,就变成了奴隶社会。后来发展了文字和生产力。才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在秦代以前,修行界和世俗界官方还是有所往来的,修行界甚至还会对世俗界展开干预,后来干脆就放任自流了,双方老死不相往来。

本来就算是这样,修行界成立的‘天庭’,对世俗阴神、修行者还是有管理的。那些阴神在天庭的管理下,保持着和谐的秩序。只是后来世俗界的道教在被官方收编后,道教在世俗界官方的支持下,与天庭展开业务竞争,修行界干脆把天庭在世俗界的业务给撤了,一股脑丢给了世俗官方。

天庭还存在的时候,世俗界阴神都是天庭册封。天庭撤销世俗界业务后,阴神变成了由享有官方编制的道教进行册封,唐宋期间皆是如此。

明代期间。朝廷依旧在册封地方阴神。朱元璋亲自编写的官员上任须知中,官员上任后也要拜访当地灵验的庙宇,进行‘春祭’等祭祀活动。希望阴神不要因为没有交保护费而扰乱正常气候。

只是这种对阴神的管理,除了册封之外。显然也还有惩罚措施,来惩处那些在地上放作乱的牛鬼蛇神。可惜的是,道教后面不争气了,在铁饭碗制度下堕落腐败了。以至于此时朱由校对在华北地区兴风作浪的牛鬼蛇神没啥办法。

说白了,中国的宗教,自上古以来,便不是走极端路线。采取的是‘分封制’,地方上阴神一个个划地盘、建庙宇。不似西方人那样,采取‘一元论’的宗教的信力垄断制度。

人拜多了。就把一大群阴神拜出来了。如果没那么多人去拜,阴神没办法获得香火信力。自然而然就会消散。所以说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这句话并不是说你不信这东西就没有,而是要大家都不信,这东西才没有。

当人们都不信阴神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信了,信的人就能尝到甜头,于是聪明人纷纷开始与阴神做交易,为阴神做宣传队员,吸引更多的人去烧香。一些法力比较低下的小鬼,因为不能在人前显圣,又饿疯了,就会选择和富商交易。就是普通人玩个笔仙游戏,都有小鬼响应道场。只是那些玩笔仙游戏的小朋友,根本不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道理,后世新闻就有报道,一群学生学着电影玩笔仙游戏,结果被吓得集体住院,事后砖家辟谣称,这群学生是集体癔症了。

显然电影只教会了他们如何请神,却没教他们如何送神。人家阴神想,奶奶的,大老远跑过来给你们解答问题,你们连拜一拜的意思都没有,放我鸽子么?于是愤然惩戒!

华人在东南亚能混得比土著好,除了更勤快外,文化显然也是重要因素。而海外华人,出国前接触最多的就是城隍庙文化了,懂得如何与阴神做交易,东南亚的华人寺庙几乎遍地都是。毕竟一群华人在海外无依无靠,大家选个阴神来供奉一下,保保平安也好。

南方地区的阴神,还是能广泛起到守护一方的功能的。只要不做亏心事,在阴神的地盘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敢害人。而很多犯下影响极为恶劣的罪行的罪犯,往往会因为各种巧合而被抓,很多也是阴神出手惩戒的结果。

毕竟地盘上的百姓,多多少少和他们都有些香火情,就算不给你实现愿望,平时碰上危险的时候,阴神也很可能会帮上一把。

二十一世纪因为城镇化的原因,农村庙宇逐渐香火没落,很多阴神开始向城市发展信力市场,通常就是找一个代言人作为与信徒沟通的桥梁,给人提供算命、占卜、治病等业务,然后获得香火信力,而代言人则获得金钱,双方各取所需。要说是骗人,其中确实是有骗子的,但是能请到庙宇内的阴神,则不太可能骗人。庙宇内的阴神,素质还是比外面的孤魂野鬼要强的。

那些请神的人,只要能请到法力不错的阴神,混个几年买个房子是非常轻松的。这也导致后世很多人看请神赚钱,纷纷跑去学请神。有些人没有那个天赋要硬上,请到的不是阴神。而是乱七八糟的小鬼,结果被搞得疯疯癫癫的。有些请到的却是小鬼。法力太低,没什么卵用,只能靠忽悠了。

和神做交易,自古有之。这也是后来西方人一直很诟病中国人的地方,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拜神的态度不端正。实际上这是西方人蠢,还没有走出被宗教忽悠的层次。

反过来说。难道对方是神就要冲上化的底蕴,非常清楚这些神神鬼鬼的本质,没有什么神秘感,自然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信仰。

中国人什么都信,但实际上什么都不信,拜神确实是在和神做交易。中国人唯一信的,估计就是信祖宗了。

朱由校此时面临的问题,就是拿这些阴神没太大办法。全面禁止的话,显然太过极端。阴神制度。对地方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此时南方的阴神秩序,显然是非常不错的。

“皇上,对付阴神倒也简单。只需来个釜底抽薪,拆了作乱阴神的庙宇就行了。”内阁首辅沈潅得知皇帝


状态提示:第182章:宗教对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