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郑和第六次出海前已经病危,而后面有说他生龙活虎,最离奇的是,后面竟然出现了两个郑和,你说这作者会不会是胡编乱造?”
“这个...”我犹豫了一下,心说的确有这个可能,不过作者如此煞费苦心,将一些胡编的东西写在类似残卷当中,是不是有点兴师动众?再说了,郑和本身就有很多谜题,说不定这本书真的是有关郑和离奇经历的一些。而且,文中提到了郑和船底有撞痕,还有,船员有冻伤痊愈的痕迹,作者猜测郑和去过寒冷之地,莫非是南极?
“其实很多学者猜测过郑和去过南极,但都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一切,但并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文中提到了郑和的一举一动都有些奇怪,到底郑和身上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老李,我看着书本上有一丝一条的线条痕迹,是不是当初书写时候留下的痕迹?”
韩宁这么一提醒,我也觉得有些奇怪,这些线条虽然杂乱,但柔和清晰,有张有弛,并不像是无心之作。仔细琢磨了一下,忽然想起在宁堡拼装成的陆家村地图的那些打印纸?
“你的意思是,这些分布在每一页上线条,组装起来是一幅地图?”
“很有可能,你看,”我透过玻璃钟摆,观察每一张纸上的线条,这些线条之间,可以想象出来,是相连的,“这几页的线条断开出,无论是间距还是粗细,都可以看出来,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仔细看了看这手抄本的装订方式,完全是用细线缝合,没有丝毫的胶粘合的痕迹,这说明装订者故意采用这种方式,以防破坏线条的整体性。眼下我们只需要将这本手抄本拆开,在组合成一张纸即可。
说干就干,两人将办公桌上的东西清理掉,将这些细线拆开,将书页整齐的铺在了桌面上。
这手抄本不算封皮一共十八页,我们利用钟摆看清楚上面的线条,之后进行拼接,不一会,便拼成了一张半米宽,一米长的地图,因为钟摆面积有限,所以无法窥的地图的全貌,我找来一张面积差不多的纸张,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钟摆,一点一点将地图拓了出来。
完工后,我看着面前的图纸,发现这张图显然不完整,应该是一幅地图的一半,上面有实线和虚线,好像是某种标记线路,但这些线路又都是笔直的,不像普通地图那样呢,弯弯曲曲。
“这是一张航海图。如果我没猜错,这是郑和航海图的一半。”
这张图是一副世界海洋地图,不过却采用了山水画法,其中的陆地跟现在的世界地图出入很大,也许是当时对世界认知水平的缘故,其中一大片空白无疑是海洋,而亚洲大陆占据着巨大部分,海岸线比较平滑,图中的东南亚部分画的相对细致,非洲的东海岸只有一小部分,其他大部分似乎都在另外一张图上,这里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一条条虚实相间的航海线路。
航海图我略知一二,不过这张我还是看不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出航,出发点都是南京,沿着大陆的东海湾航行,直到印度的古里才开始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