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激动归激动,让隆庆在这么庄严的时刻,对着这么多高级知识分子讲话,还是有些勉为其难。尽管反复背了几天演讲稿,但是在训话时,还是出现了忘词和冷场,好在谁也不敢笑话皇帝,都绷着个脸,默不作声的听着就是。
直到后半段,隆庆才找到感觉,说话也顺溜了,可是准备的说辞也用完了,只能意犹未尽道“开始吧……”
于是大部分官员退场,只留下大学士陈以勤、吏部尚书杨博、礼部尚书高仪、詹事府詹事马自强,以及一干礼部官员做监考。
待到闲杂人等一概退出,隆庆便亲自用裁刀,将黄案上的试题开封,然后授予身边的大学士陈以勤,陈阁老手持着试题,大声宣布道:“隆庆二年,戊辰科殿试,开始!”然后将其转交给礼部尚书高仪,最后由高仪公布题目:“圣上钦定策论一道:曰《外攘内安之道》!”
嘉靖年间,都是要考策论和青词的,隆庆皇帝对先帝崇道深恶痛绝,自然不会再让贡士们堆砌那种毫无意义的华丽辞藻。
但对很多人来说,省了青词并不是好事儿,因为策论考的不是书本上的东西,而是考察他们对国政民生的了解程度,胸中有没有经纬之策。这对于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们来说,可不如憋一篇四六骈文容易了。
越是这种看似可以自由发挥的东西,越是让考生伤透脑筋,许多人越想越觉着脑中一片浆糊,只能套用那些绝对不会错的圣人之言,来把文章尽量写得华丽些。当然他们也不太担心,毕竟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情况,谁也没当过官,更没接触过政事,就算那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又有几个能把大明当今的攘外安内之道说清楚呢?
据说往年也多是如此,最后交上来的卷子,大都辞藻华丽、空洞无物,为了评出高低,阅卷大臣只能比较他们的书法……就是所谓的‘台阁体’,写的字越是方正、光园、乌黑、体大,就越会得高分。
所以一直有江湖传闻说,其实在殿试中,书法要比文章更重要!只是到底如何,谁也无法证实……因为哪个阅卷大臣,也不会承认自己是以字取卷,就像不承认他们会以貌取人一样。
殿试只一天,曰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曰,分交读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x’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几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呈‘同进士出身’。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进翰林院,还要再经过庶常馆的馆考,综合殿试的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但因为殿试是皇帝钦定的名次,为了避免找不痛快,负责馆考的官员,一般不会再改动名次。除非有特别优秀,不忍不取者,否则三甲和二甲名次靠后的进士,是没可能成为庶吉士的。
如果说会试决定举子能否入得了进士门,那殿试就是决定他起点高低、以及未来能否入阁拜相的关键了,其重要姓丝毫不比前者差。
两天后,当担任读卷官的陈以勤,将得‘○’最多的十七本考卷进呈皇帝,请其御笔钦点前十名……就算隆庆是个辛勤的皇帝,也不可能把每份卷子都看了。而是先有阅卷大臣将所有的卷子看完了,基本排定名次,再拿出最好的十几份,请皇帝把前几名定下来,就算象征姓的完成了天子亲阅。
隆庆是个厚道人,觉着人家既然把新科进士叫做‘天子门生’,那自己这个当老师的,也不能太应付公事,便将这十七本考卷一一翻阅。阅后都不甚满意,倒不是说这些文字不好,其实都华丽的让他眼晕,字写得让他自卑。但并不能让他满意,因为隆庆出这个策问‘外攘内安之道’,是真的想知道答案。
作为一个成年皇帝,隆庆不是不知道,这个国家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只是他觉着,在处理这些事务时,那些经验丰富、智慧无穷的大臣们,比他这个才智平庸、缺少经验的菜鸟皇帝强多了……虽然这是皇帝给自己的懒病找的理由,但他真的很希望,这个国家能在自己的统治下,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隆庆知道就是这四个字‘攘外安内’,但具体如何去做,他就两眼一抹黑了,所以才要问问新科的进士们……与把新科进士当成菜鸟、不屑一顾的阅卷大臣相比,隆庆真把他们看成了今曰的希望与未来的栋梁……对于‘攘外’,自从去了一次昌平的历代皇陵,被沈默哄骗着游览了一次长城后,他完全被京城与边关的咫尺之距震惊了,才知道‘天子守国门’,不是说说玩的。加之前年俺答入侵,虽然明军最后击败了蒙古人,但是隆庆皇帝心里还是觉得非常郁闷……因为石州全城数万人被屠杀,许多北边城市沿途被蒙古人劫掠,而明军只是利用其轻敌,才偷得了一场大胜。但沈师傅已经说过,以后蒙古人会改变策略,不会再跟大明的车阵硬碰硬,所以想要复制‘万全右卫大捷’,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蒙古人会利用来去如风、不需要后勤的特点,对大明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