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我本三国一路人>卷三 第三百零九回 仰光战事(三)
对方的阵脚,看上去好像是占据了主动,但陈笠却知道这其实是一种舍长求短之下却又无可奈何的打法。

在世界的海战史之中,在火炮这玩意儿出现并且成功的成为船载武装之前,水上作战其实也是在拼人员、拼兵力,这当然也无可厚非。但是陆仁在夷州的立足之初,有着一个人口不足的先天缺陷。为了把这个缺陷给补上,陆仁前前后后的绞尽脑汁,都不知道玩了多少的手段去从各方面抢人口。甚至直到现在,只要有条件、有机会,陆仁都会想着去抢些人口回来。

有着这样的一个先天缺陷,也就注定了陆仁在人口的使用方面必须得精打细算,犹其是在兵员方面,陆仁在早期都严格的控制着军队的数量。所以在赤壁之战的前后,陆仁海陆两军的总兵力都不超过三万。

兵力不足、装备来补,这就是陆仁的主导思想,同时也可以认为陆仁是在贯彻精兵路线。所以陆仁在海军的建设上,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利用自己这里的科技优势路线,以坚船利炮的中远程攻击战术为主,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和对方拼当时普遍的舷接战、肉搏战,因为拼兵力的话陆仁实在是拼不起。而且在陆仁看来,这毕竟是日后海战模式的主流,自己更应该先行一步。

所以所以,夷州的海战模式一直是这么发展的,而且随着陆仁实力的进一步发展,陆仁的海军也确实有达成这种战术模式的条件。只是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陆仁麾下的舰船所搭载的人员相对于当时水准普遍偏少的情况。

抛开那些特型的舰船不论,陆仁的常规舰船中,大型舰船的标准载员是一百五十人,中型舰船是八十至一百,小型的则是三十至六十不等。而陆仁麾下的舰船在经过多年的改良之后,这样的人员配置完全可以发挥出完整的战斗力。

当然了,上面所说的是陆仁麾下舰船的标准载员量,如果有确实的必要,大中小三型的船只载员量都可以翻几倍。但问题是仰光是陆仁手上的一块“飞地”,各方面的兵力配置都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所以仰光舰队的人员配置基本上都是标配。

不要以为这样的载员数字很多,事实上如果是从大航海时代搬一艘“胜利号”那样的战船过来,规模比陆仁手上的大型战船大一点点,但“胜利号”那样的船满额是八百五十人,陆仁的船载员量还不足那种船的五分之一!

这应该说是陆仁这里的航海能力很强,一百五十人的大型战船与满员八百五十人的“胜利号”对抗不说能打赢,但至少在炮击战中可以打个平手。可正因为人员少了,一但陷入了接舷战的情况,那陆仁的船就铁定要吃大亏。但话又说回来,陆仁一直以不发生接舷战这种事情为首要前题的,陆仁麾下的海军也一直是在贯彻着陆仁的这种思想。

但是现在,为了对仰光进行炮火支援,驻仰光舰队已经打空了船载弹药,面对突然出现的安息舰队,他们也只有冲上去打接舷战,所以在兵力方面肯定会吃大亏。

陈笠有收集安息方面的战船资料,知道安息下水的新型战船之中,大型舰船的标准载员是三百人、满员六百;中型的是标配一百八十,满员三百二;小型的则是在一百至两百之间。换句话来说,就是驻仰光舰队与安息的同型战船发生舷接战的话,要面对的基本上都是超出自身一倍以上的敌人,兵力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陆仁的海军在陆仁的海战思想的引导之下,擅长的是快船与利炮战术,对舷接战反而不是很擅长。但是反观一下安息的海军……情况则刚好相反!

安息,或者说帕提亚波斯,从地中海古希腊文明时代开始就没少在地中海那里玩海战,而他们可没有坚船利炮,打的就是当时传统的海战模式。此外,安息在印度洋以西的阿拉伯海域有相当的制海权,也就是说真要玩海战,安息的海军可不是什么二百五,反而战斗力很强。事实上一直到大航海时代时期,波斯一系,或者说阿拉伯一系,其接舷战的能力仍然非常的强悍。

不扯太远,反正据陈笠所知,安息前段时间下水的战船虽然有火炮什么的,但仍很注重接舷战战术,也因此在载员上要比陆仁的船高出许多。本来就擅长接舷战的一群人,同时还有着兵力上的优势,所以驻仰光舰队的夷州子弟们,接下来的仗肯定会打得很苦。

事实也正如同陈笠所料想的那样,驻仰光舰队的夷州子弟们虽然先声夺人,以雷霆一击的方式开局,把来袭的安息舰队都给打懵了,但是当战斗全面展开之后,安息舰队就在渐渐的把局面给扳回去,夷州子弟们的伤亡也在渐渐加重。

————————————————————

这边的战场,某个夷州子弟被安息水手给砍翻在地,因为伤势很重,已经再无力爬起来再战,或许下一刻他就会当场死亡。

看着同伴也在一个个的倒下,他心中愤怒且不甘,只是身上已然无力。人在愤恨之下,却猛然发觉自己的身边不远处有一股子他很熟悉的火药味。再拿眼一扫,他就明白了那是个一装盛火药的火药桶……有些东西,安息的舰船和夷州的舰船差不多,只不过没夷州舰船做得那么细。

也许是因为他是倒在了血泊之中的缘故,船上的安息水手都没有再注意到他,而他就借着这一点点的便利,勉强提气爬了几下就爬到了


状态提示:卷三 第三百零九回 仰光战事(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