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毫米口径也不错了,炮弹多重?射程多远?”
“七十毫米口径,八倍径炮身,大概发射八斤重开花弹,最远可达三里!”
李卫国算了算,说道:“八倍径短了些,炮弹威力也不如十二磅步兵炮。射程也马马虎虎还可以!”
傅学贤赞同道:“就是气密性问题差了些,否则肯定比目前我军的十二磅步兵炮要好得多。不过后装炮有个优点。就是装填速度快,一体式炮弹直接从后面装填,最快三分钟可发射五发,而前装炮三分钟才能发射一次。”
李卫国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三分钟时间足以改变战场结局了,如果突然用这种后装步兵炮对付英法联军,一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如果用在关键时刻,说不定能够改写战争结局了。”
傅学贤试探着问道:“那你的意思是?加紧生产新式后装火炮还是全力生产前装火炮?”
李卫国想了想,问道:“一年时间,你能生产多少门新式后装炮?”
傅学贤思索一阵,回答道:“加几条生产线全力生产的话。一百门应该没问题。”
李卫国皱眉道:“沪军十六镇,每镇只能均五六门炮,有点少啊!”
傅学贤道:“沪军十六镇。只有八镇是主力部队,另外八镇现在还是新兵,你不是不打算让他们直接参战而让他们守城吗?给他们前装炮就行了,把后装炮都均给主力八镇,这样每镇能分到十一二门炮,虽然比现有的炮兵团少了一半火炮。但火力至少高处五倍。”
李卫国点点头,说道:“可以!不过你再想想办法。让工人实行三班倒,每班工作八小时,日夜加班加点,争取生产两百门火炮和五万发炮弹出来。”
傅学贤的嘴巴顿时张的大大的,这可是一个累吐血也不容易完成的艰难任务,两百门后装炮和五万发炮弹,这是要累吐血的节奏啊!
李卫国拍了拍傅学贤的肩膀,笑道:“尽力去完成,如果完成了的话,我给你记一等功!”
沪军集团内部有自己独立的奖惩条例,功劳分五等,一二三四五等,五等功最容易,一般一场小规模的战斗打赢了就能够分一个集体五等功,或者个人杀死一个敌人也能给个五等功。不过越往上越难,二等功至少要打赢一场战役才有份,而一等功一直是传说中的存在,至今无人能够有资格获得。
每一等功劳对应丰厚的奖励,立下五等功,奖金抵得上三个月工资,四等功的奖金相当于半年工资,三等功是一年工资,二等功是两年工资,一等功则是五年工资。
傅学贤作为李卫国的大舅哥,他自然是不缺那五年工资,但他想要那个一等功,因为他不想被别人说他是靠着妹妹的裙带关系坐上高位的,他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成!这个一等功我要定了!”傅学贤咬咬牙接受了任务。
“不愧是我李卫国的大舅哥,关键时刻就是给力!”李卫国笑道,恭维了一句。
只有傅学贤自己在苦笑,他纯粹是打肿脸充胖子,咬牙应下来的差事,能不能完成,他自己心中也没底。
“走,带我去看看咱们的新式步兵炮!”
李卫国哈哈一笑,他只管下命令,受苦受累的事情自然要手下们来分担了。
在傅学贤的陪同下,李卫国来到了试炮场。
远远地就听到试炮场内传出震耳欲聋的炮声,那是试炮人员正在对他们研制的火炮进行测试工作。
到现在为止,李卫国手底下的这些试炮人员依然没有专家级别的,首先是大清帝国国内不重视火炮的研制工作,一直沿用明朝年间的大将军炮,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研究西洋火炮,但起步明显晚太多,尤其是后装火炮,这个连欧洲也处于启蒙状态,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全靠自己摸索。
别看李卫国能设计出后装步枪出来,那是他经常玩枪所以了解透彻。可他并没有机会玩炮,所以不可能将完整的现代后装火炮设计出来,他只能将原理告诉给火炮研究人员们。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研制后装火炮。
对于这些火炮研究人员们而言,他们也是在研究了李卫国提供的原理之后,一点点摸索研制出来的。期间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打击,甚至有伤亡,他们基于卫国式步枪的原理,一点点放大口径进行研究,卫国式步枪是9毫米口径。他们分别制造了20毫米口径、30毫米口径、40毫米口径,以此类推。一直到75毫米口径,不过75毫米口径失败了,最终只研制出70毫米口径的步兵炮。
别看只是从20毫米口径到75毫米口径,每一款口径的火炮还得对应着不同倍径的炮身。比如60毫米口径火炮研制过程中,光炮身就研制了3倍径、4倍径、5倍径一直到15倍径,最后60毫米15倍径火炮气密性不够,要么炸膛,要么炮弹只能打几百米距离,最后宣告失败。
除此之外,还得专门为每一款口径和倍径的火炮单独研制和制造相应口径的炮弹,而炮弹的长短重量,战斗部装填多少爆炸@药。发射部装填多少发射药,都得进行不断的实验,反复修改。这是一个巨大而繁琐的工程,而且非常危险,因为一旦火药放多了,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他们没有多少关于火炮的知识,就像爱迪生一样,不需要理论论证。就是一个劲儿的不停实验,失败了再来。经过几千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