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第200章 居安思危

不管大家是怎样的想法,康熙在到达行宫略作休整之后,就举行了大阅兵,这次,他几乎把他认为有必要震慑一下的儿子全部带齐了,三层高的观礼台上,康熙居中而坐,一边是胤褆一边是太子,胤禛坐在太子下手,胤褆边上坐的却不是胤禩,而是胤祥。

胤禩和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坐在第二排,完全被前面的人影挡住了,谁也没有注意到他,无声地为自己说的“不惦记”的话做了佐证。

阿哥们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去怎么琢磨是她们的事情。主位上的康熙对胤禩答应和胤祥换位置的事情同样看得很清楚,就像胤禛判断的那样,他对胤禩的印象正在慢慢定型。原本有些小傲气,有些小闪光的儿子,被自己和家庭双重磨砺,有些退而求其次了。

但是,退了一步,意味着以后的每一步,你都失去了“争”的底气,只会一泻千里。这个“其次”能让你如愿吗?

很快,今天的重头戏开始了,一个个手持长枪的方阵迅速集结,就跟事先操练的那样,迅速在观礼台前铺陈开来,枪兵,弓兵,骑兵,排列整齐,密密麻麻的人群鸦雀无声,每个人身上都穿戴着镔铁甲胄,不同的颜色花样,代表不同的旗籍归属。

部队集结完毕,巨大的校场上,康熙看着自己手下的精兵强将非常满意,他们每一个都被武装到牙齿,站姿笔挺,眼神里充满热切的光,仿佛战旗一动,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扑向敌人,撕碎他们。

这是康熙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他满意了。组织检阅的陕西地方官松了口气,为了这次检阅,他们耗费了多少心力,光是挑出前排这些个士兵就让他们愁白了头,不过好在,总算是应付过去了。看着康熙脸上的笑容,地方官松了口气。

然而,康熙并未尽兴,而是一声吩咐:”传令,分组厮杀演练!”地方官脸上的汗都挂下来了,他们原本以为只要站一下就可以过关了的,怎么还要分组厮杀?这怎么办,这些兵的甲胄都是临时拼凑刷漆的,这一对打,不是全露馅了嘛!

不过,地方官都是老油子了,很快就有了应对的法子,既然分组厮杀,就说明皇上的视角从全局到微观了,也就是说,只要从中挑个几十人列阵厮杀一番,其他人只要摆功架装样子就行了,皇上不会下场一个个看的。

很快的,下方的变阵开始了,大家手里的长枪全部拆了枪头,只留木杆,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开始群魔乱舞,真正对战的,只有观礼台正对面的一个方阵而已。

观礼台上,大家都在看,有人看得津津有味,有人古井不波,有人不屑一顾。如果敏芝在这里看着,一定会嗤之以鼻,这算什么军队,就是一群男人在下面玩杂耍,无组织无纪律无精神境界,光靠人数多有什么用,随便一个定点打击,人再多都是炮灰。

当然,敏芝不在这里,她正在家保孩子呢,胤禩隐在人群里,根本不去看底下的那一锅乱炖,一会儿和胤禄聊诗词歌赋,一会儿和胤衸扯兵法布阵。

他根本懒得去看陕西的兵力究竟如何,这些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谁都知道八旗兵真正的精英都在盛京,铁帽子王手里屯着,这才是大清立国的根基坐在,眼前的这些汉军旗,不过是入关近二三十年建立起来的而已,对于一个希望长治久安的国家来说,二三十年训练一支部队,居然还只是表面光鲜。

皇阿玛的仁政,杀伤力可见一斑。康熙初年,朝廷多方用兵,南征北战之下,部队凝聚力前所未有的高涨,如果那时乘热打铁,建立完善的八旗兵兵役制度,效果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康熙没有这么做,艰苦的战争结束后,部队解散的解散,撤编的撤编,全部做鸟兽散。

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样放过了,胤禩本人也曾心痛过,和他一起战斗过,保护过他的正蓝旗佐领,那个佟佳氏,手下的士兵是他自己招募并一手训练起来的,结果康熙只保留了他的官职,他部下的兵丁在葛尔丹病亡之后就地解散,一个不留。他成了一个空头佐领,从一个新锐将领降级成一个专门负责管理旗下秀女的街道办主任。

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将领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打击人的?然而康熙也有康熙的难处,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农桑崩坏,对于小农经济占主体的大清来说,让兵丁解甲归田,从事农业生产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总之一句话,康熙治下的大清,一没钱,二没兵,有的只是盛世太平的浮沫,隐藏在浮沫之下的,是比地沟油还肮脏几千倍的腐朽吏治。这些,康熙自己心里或许有数,或许充耳不闻,对于阶级斗争乐此不疲的他,根本无心搞发展,整天想着阴人,保全自己的位置,看别人倒霉,他就开心。大家整天提心吊胆,他就特别有成就感。

以上都是敏芝的想法,她从来没有跟胤禩说过,但是看了她写的训兵守则,给胤禩的感觉就是皇阿玛表面上文武并重,实际还是文治为首,武功不过是需要的时候临时拼揍罢了,这次西巡,不就是拼揍的前奏吗?

还好,他们的敌人数量有限,装备也不甚精良,基本等同于散兵游勇,我方靠人数绝对能填死他们。可是,以后呢?下一次的敌人还会这么好对付吗?

去年,教皇使臣被请走之后,胤禩和年希尧郎世宁有过一次会面,他曾经向他们提出过妻子的见解,那就是西方的坚船利炮能否到达大清


状态提示:第200章 居安思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