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识、述之;德:彰、华之。天籁小说ww『w.⒉《道德经》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与“德”之二字,贯古通今,乃是一个于人而言,永恒的命题!
一句“道生之,德畜之”——极简单、明确的,定义、说明了“道”是什么,“德”又是什么!将“道德”二字,翻译成为一句“现代名词”,那便是“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存在、社会问题,并且去解决问题的学问。
此——道德也。
《道德经》中的这一篇文字,暖暖并不陌生,反熟悉的很。在闲的时候,妈妈、小姨多多少少的,也会随意给她讲一些,她自己也会理解一些——对于《道德经》《庄子》一类的文字,她是很有兴趣的。而且,她现在对于古文的理解,也不同以往,故而,此时此刻,琢磨着“道德”的问题,思维在“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之间游弋、摇摆的时候,这一句话就莫名的跳了出来。
像是一道刺破了黑云的闪电,劈出一片耀白。
那一刻,脑海一片耀白。
当头棒喝。
醍醐灌顶。
她看着稿纸,眸子却忽而一亮,心道:“是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一个社会,逐渐的形成,从一个极小的圈子,逐渐的扩大。道德的范围,也在一次一次的破而后立,一次一次的扩大。规则的形成,是要先有道而后有德,先成物而后成势的。数千年来,血脉、宗族形成的宗族社会,就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一个宗族,沾亲带故,七大姑八大姨,谁不认得谁?”
而这一种“宗族社会”一直延续到了近代。却因为工业化的展,新时代的到来,才逐渐土崩瓦解。
而由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引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这是“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阵痛。“熟人社会”的规则,是不适应“生人社会”的……她一边想着,一边就将这句话直接写在了策论上。一句和前文毫无关联,似乎独立出来的话——《道德经》中的原文。写完,她又是沉默,思索了许久之后,又写了两个字:
墨子。
然后,又写了两个字:
兼爱。
她深吸一口气,看着“墨子”看着“兼爱”,这是她给“生人社会”开出的药方。要用墨子的“兼爱”思想,来治病——爱他人,要如爱家人。这很难,但这是必须迈出的一部。因为法律也要,信用体系的确立也好,都无法解决生人社会,彼此之间的陌生、不信任。所以,需要“兼爱”。
未来,也必然是“兼爱”的——“生人社会”必须是兼爱的。
她没有举例,没有说明。
只是。
下了一个论断。
一篇策论才写完,下课铃就响了。下课铃同时也是放学铃,叶提娜也在黑板上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一些很可爱的小动物,样子萌萌哒。丢掉了粉笔,吩咐暖暖:“苏阮,把策论收里带回,我中午的时候看一下……”“哦。”暖暖点头,起身将策论收上来,一大摞全部装进里。
然,和叶提娜一起出去——后面的同学,也跟着出来。这还是暖暖第一次比大部分同学早出教室呢!下楼,坐了车,只是几分钟时间,就到了家。进家之练一遍夭生功,便开始吃饭。
饭后,叶提娜就将策论全部拿出来,先就翻开了暖暖的。几页纸,写的整整齐齐,其中有一些涂抹的地方,也都是整齐的。呼吸之间,叶提娜就将她的策论看完,说:“熟人社会、生人社会——这个总结的确不错。从熟人社会,过度到生人社会,会引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社会问题,写的比较透彻。”
“之前的时候,住在一个村,乃至于一个县的人。彼此不是沾亲带故的,就是相互认识的,是由血缘、宗族等人际关系串联起来的一张网络。而且,人员的流动性很小,就像是一颗螺丝钉一样,被固定住了。这就是熟人社会——对于熟人社会而言,不伤害熟人,不伤害同乡,同乡之间,相互帮助,讲道理,讲道义,这就是熟人社会的道德。”
“而在对外乡人、陌生人的时候,坑蒙拐骗,杀人越货,也不是没有。但这些,却也是符合熟人社会的道德的——能给熟人社会的熟人圈子带来好处,就是正当的。对待生人,则是可以不讲道理的……”
“在生人社会而言,这一种行为,则是破坏社会稳定的因素。”
“生人社会,大都市——你会现,适用于熟人社会的规则,在这里并不适用。彼此陌生的人,个体之间也都是松散的……”叶提娜给暖暖讲的很细致,一点一点的,点评暖暖的策论,并从中找出一些闪光点、一些不足。
社会——或者说——道德,是神族研究了数万年的课题。自从有了人类的文明,他们就开始记录、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成果。说到最后,叶提娜就指着暖暖开出的药方,说:“墨子、兼爱,这个药方倒是有趣——相熟的人,都帮亲不帮理。这是熟人社会的规则,也是儒家提倡的规则。”
暖暖道:“是啊,儒家提倡的爱,是有差别的。要先爱家人,再爱亲戚,后爱朋友,至于陌生人,应该是不怎么会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