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月老志>第909章 和谈

“没有呀。”

明钦哑然失笑,这种问题只要不傻都知道怎么回答。

“那……你会觉得我难看吗?”

厉若莘啮了啮粉唇,她身形修颀,俊眼修眉,极有神采,比起杜芳惜毫无逊色。不过修炼赤子仙经的缘故,脸上血气稍重一些,有点异于常人。

凡夫少所见多所怪,审美大抵以多数为标准,遇到独出众类的要么奉为神明,要么呼为妖怪,这也是人之常情。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美丑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人即便生得千娇百媚,如若放荡无行,势必要价自减半,其实很多青史留名的传奇人物,也不过是中人之质,没有西施、貂蝉之容,潘安、宋玉之貌。甚至有很多丑女,像嫫母、无盐之流,因为德行高尚,成为黄帝、齐王的妃后,辅成大业。

反倒妲己、褒姒之流的美人,徒有一身色相,骄奢淫逸,落得万古唾骂。

三国有一荀粲,宣称‘妇人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结果妻子死后,忧思成疾,不久便亡故了,算得上一个痴情种子。

值得一提的是,德和色并非相互妨害的东西。中夏历史悠久,载籍也多,容易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经验论。譬如红颜祸水、才命相妨之类。

红颜祸水的观点形成人美道德不好的世俗观念,对世人的心理和婚姻确实有深远的影响。但这只不过是放大了一些典型事例,典故在诗文和历史上有很强的警示作用,但是不见得有普遍的意义。因为典故中的人物本身就有特殊的品格和境遇,很多时候没有多少参照价值。

当然,容色对女子来说明显比男子更重要一些。甚至衍生出专门的行当。男人虽说也有以色侍人的,像弥子瑕,董贤之流,只是迎合了君王的特殊癖好罢了。而且社会对男女的责望并不一致,这就促使男人要更多在才德方面努力。

但这也并不能说明色和德有必然的妨害关系。人美道德差固然没有理据,反之,人丑道德好更是荒唐无稽了。充其量只是一些现象。

世人之所以对此类现象特别关注,可能跟一些道德观念有关系。孟子说,‘尧舜与人同’,一个人道德好不好,表面是看不出来的。中夏虽有相术,包括面相、手相、骨相,但并非以美丑为标准,和道德也没有对应的联系。

表里如一本来就是一种道德观,人美道德好,人丑道德差,和这种道德观是一致的,反之,人美道德差,人丑道德好自然就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了。

道德实质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准则,古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是因为彼此的道德观不同。中夏讲究入乡随俗,也是这个道理。道德风俗不同,必然会生出观念上的扞格,激发矛盾。

西风东渐以来,一时闻人相谋以泰西道德文化取代故有的道德文化,强分新旧。而新旧也是相对的概念,在我是新的,在彼固是旧的,新的未必尽好,旧的也不见得全坏,道德文化好比一个人的衣着,时间久了,难免有些破旧褪色,甚或捉襟见胕。这时候缝缝补补也可以,照着原先的式样做一件新的也无不妥,如若拿一件形制迥异的衣服硬往身上罩,便不免造成许多不适。

况且换一件衣裳,人还是原来的人,思想观念不见得有何改变。人穿什么样的衣裳往往只是一种习惯,道德也是如此,观念转变了,道德自然会跟着改变。

…………

明钦盯着厉若莘看了一会儿,不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称得上无可挑剔。人在害羞或愤怒的时候很容易血气上行,尤其在醉酒之后,面红耳赤的情况更多。

这赤子仙经是道家奇术,阐教十二金仙中有赤精子,仙家又有赤松子、赤须子,修炼的都是这门功法。后来的武圣关帝更是有名的面如重枣。

其实血族的血光大法也有这种效果,但是质性颇不相同,赤子仙经是纯阳气,血光大法是亢阳气,所谓过犹不及,相比之下,厉若莘的程度要算轻的,也可能是功力不够的缘故。

厉若莘被明钦看得有些难堪,纤眉微挑,脸色不由拉了下来。

“好看。”

明钦笑了笑,收回目光。

厉若莘眉头舒展,唇角微微上翘,轻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厉若莘熟悉山城的路径,从东关到西关,本没有多少路程。

彻地车一路飞驰,这些日子山城在铁崖大军的控制之下,百姓都紧闭门户,生怕遭到祸殃。

“坐稳了。”

西关遥遥在望,已经可以看到城寨上的哨兵,厉若莘将速度提到风速,彻地车嗡鸣一声沿着道旁的斜坡冲上山崖,在杂草丛中缓缓停定。

“下车。”

厉若莘招呼了明钦一声,彻地车停在关隘近旁的山崖上,正好能看到寨中的布置。

“呆会儿咱们见机行事。”

厉若莘一马当先,展动身法从山崖上飞掠而下。她不愧是真人境上品的高手,尽管到不了腾云驾雾的地步,不依恃法器能飞纵数十丈所差的也只是没有凝筑金丹了。

明钦潜运生息术紧随其后,他和杜芳惜合修两仪气之后,生息术大为精进,身体缠裹着一重云气,宛若飞龙在天,厉若莘见识过明钦的凤凰金翅,想不到他的轻身术也如此了得,眼眸中异彩涟涟,露出惊叹之色。

两人直接落入寨中,守关的喽罗才后知后觉围拢上来,端着枪铳严阵以待。

“不许动,你们是什么人?”

状态提示:第909章 和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