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上午,陶其盛和妻子邱兰芝都去了伍家,因为今天才是伍元祖这个寿星老过八十大寿的日子。伍家在“和平村”来说,可以说是个首曲一指的大户人家,人丁兴旺,牛羊成群。伍元祖有四儿两女,是女大儿小,婚配较早,如今已抱上孙子孙女了,就嫁在了本村,是林桐和杨旭,林家开酒坊,杨家收药材。现在他有八个孙子六个孙女,而其中五个孙子都有了儿女,他的妻子苏氏尚且健在,儿孙满堂。妻贤子孝,家庭和睦,是让别人很羡慕的一家人。他的八十大寿,都比别人家办喜事还热闹,村里几乎是一家不落的都去人随礼拜寿了。如果不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定会搭台请戏班子连唱上几天。虽是如此,但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在陶振坤听来,是要比他的结婚还隆重热闹。有父母去了,也就自然不会显到他的。另外,他也没心情像一些好事的妇女和孩子那样会去伍家门前看热闹,看那不是骑马就是坐车的陌生人。至于妮娇的对象龙含玉是何等样的人物他也不感兴趣,因为这是与他无关嘛!

此时的他却枕着双手仰朝天的躺在一座小山坡上,看着毛驴在跟前自由自在地啃食着茂盛的青草。太阳像是被谁踢了一脚的皮球在高空那蓝天白云间缓慢地滚动着,由温暖渐渐变为炽热的光芒在亲吻着他的脸。可他的脑子里呢,却在漫无边际的想着心事。

据说这个和平村的最初建立,是由一个猎人带的头,当时他正在追赶一只受伤的梅花鹿到了此地,他见这里山青水秀,像是块风水宝地,才举家迁居于此。另外,这个猎人在山中三次遇到斑斓猛虎,那虎却都无意伤害他,他把那虎视若神明,并在山上修了座小庙,并雕刻出了虎与鹿两尊石像,受香火供奉着。却不具有庙会性质,只是有猎人经过时到里面烧炷香,祈求平安,却为的是猎杀动物,这简直是件荒唐的事情。从那时起,这个猎人给他的后人留下了一句话,不许他的族人再打猎。所以,伍家的人至今谨遵祖命,无人敢违背。在庙的附近处,则是有个天然形成的巨石,高有丈二,一面光滑如镜,就差能照出人影来,所以有人称之为“无影璧”。后来的杂姓是逐渐七拼八凑来到这里的人,才形成了现在几十户的村庄规模。而那个猎人就是伍元祖的祖父。还有,听人说伍元祖的太祖父在清朝时曾经是个状元,在朝为官,位居显赫,他廉洁勤政,后因不满朝廷的**无能,才辞官不做,告老还乡,不问世事,颐养天年,仕途的荣耀从此淡没。他的儿子却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终日沉迷于惜花爱草养鱼斗鸟,再有就是狩猎,才致家道中落。这段历史并不久远,所以人们就相信这是真的,但也无处考证。到了伍元祖这辈,他决定重振家业,这才成了一村首富。前几年伍家在县城里开了几处店铺,由大儿子三儿子管理。是在去年,由于兵荒马乱的,才把买卖兑给了别人,回来准备老守田园了。而这个和平村,每年里都会有从别处携儿拉女逃荒避难的人来到这里,不是慕名而来就是路经此地觉得这里能给人安全感才得以落户,所以都会被善良的村民们收留,不过也要去征求伍元祖的同意,他俨然成了这里的一村之长,但他的话没人敢去反对,那是因为人们都比较尊重他的原故。听说前些日子,从外地又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妻,也打算定居此地。这个和平村,就像是一个坑洼地,可以汇聚着涌来的水流。

在陶振坤看来,嘴里不说心里话:东山一个兔子西山一只野鸡的往这聚,照这样下去,这个村落也将不会再隐蔽了!

他是吃过早饭后,把缸里挑满了水,就牵了毛驴出来放的。爹娘早已去了伍家,柳杏梅又躺在炕上睡了,也就没跟她打招呼。

在接近中午时分,他骑着放饱的驴回来了,他在没人的地方还偷偷地练了趟拳脚功夫。在驴背上搭着一捆青草,他手里拿着个用柳条编织、用野菊花插满上面的桂冠,红红绿绿的甚是好看。来到驴圈前,将草捆子推掉,在驴背上跳了下来,把花冠挂在驴圈的木栅栏的一个杈杷丫子上,才将驴牵进圈里拴在石槽上,又拎了水桶饮了。

这时在东边菜园子里的埂子上,有两只猫正在高一声低一声地**,是一只灰狸猫和一只黄猫,它们在以对峙的方式嘶哑嚎叫,似有来道趣的在对唱情歌。他作势本想将它们撵走,怕糟蹋了席子里的白菜、茄子、柿子、葱等蔬菜,在一边墙头上爬了架的倭瓜早已结出了黄登登的如灯笼似的硕大果食,但他又停下了手,是想看一下猫的交配过程。在好奇心的教唆下,他好似也想跟着动物学习一下经验。

黑虎在喀喀挣着锁链,嘴里发出呜呜之声,它是在向那两只不知羞耻的猫示威。就它的此举而言,也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嫉妒,动物大概多少也会具备人的智商吧?!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状态提示:疑虑 二 26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