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第24章 2孟母三迁造就圣人

第三章2孟母三迁造就圣人

——不要轻视环境的影响力世事纷纭变幻,我们要从中学到什么,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好善的,可以使我们自己的品行如梅芬芳。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孟子本为贵族后裔,到他父亲那一代,家境就已衰落贫困了。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是母亲一手将他抚养大的。孟母是一个有知识、有教养、很能干的女人,她为了抚养儿子,替人家洗衣服、纺线织布,省吃俭用,任劳任怨,一心想把小孟轲培养成才。

开始,孟轲家距墓地很近,他常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到墓地里去看热闹。/也许是看得太多了,他也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给死人送葬一类的游戏。孟母知道这件事以后,觉得这种地方不能让孩子再住下来,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于是,第二天孟母收拾好家里的东西就搬家了。他们母子二人搬到一个闹市附近住下来。

这个市场人来车往,一天从早到晚叫卖声、吵嚷声不绝于耳,时间一长,孟轲又学起那些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来。孟母觉得这种环境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便再次搬家。这回,他们搬到一个学堂附近住下。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不时从里面传出来,那些来学堂读书的人个个斯文讲礼貌,见面时或揖或鞠躬。日子长了,孟轲就学着这些人的样子拿书来读,和人见面时也仿照那些读书人行礼作揖,变得非常懂事和有礼貌。孟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这个地方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帮助,于是就一直住下来。

后来,孟轲一天天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孟母就把家中节省下来的钱给他交了学费,送他到学校上学读书。起初,孟轲还很用心读书,可时间一长,就有些松懈了,有时还偷偷逃学。有一次,孟轲因贪玩又没有去上学,被孟母知道了。天黑了,玩了一整天的孟轲回到家里,一进门看见母亲坐在织布机旁一动也不动,再看火炉也没有点火,孟轲感到情况有些不大对头,他慌忙低着头准备从母亲背后绕过去回到自己的小屋里。他刚走到屋门口,被母亲厉声叫住了。孟母站起身来,满脸气愤,走到厨房拿出一把菜刀朝织布机上的布“刷”地砍了下去,将那块还没有织好的布砍成两截。孟母用颤抖着的手指着被砍断的布对孟轲说道:“你也太没出息了!一个人如果没有志气,做什么事总是半途而废,就跟这没织好的布有什么区别呢?假若你再逃学,不求上进,我就不要你了。”孟母说得很伤心,竟掉下泪来。孟轲是个孝子,最怕母亲伤心难过。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不该欺瞒母亲去逃学,于是连连向母亲认错并保证今后一定努力学习,不惹母亲生气。从此以后,孟轲发奋苦读,博览群书,孜孜不倦,终于成为一个学识广博、意志坚强、志向远大的学者。

智慧解读:青少年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跟着什么人学什么。要想学好,就必须在好的环境中,学习别人的优秀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良好品性,才会使力量积蓄心中,终有一天成大业。


状态提示:第24章 2孟母三迁造就圣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