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眼神,这种姿态,都明显不足以让吴小雨的脚步稍加停歇。
在众人巴巴的目光注视中。吴小雨以相当快的速度,笔直地走到了综合教室的弹力‘门’处,轻轻地拉开了房‘门’,走了出去。
于是,教室里终于爆发出或收拾东西,或讨论问题。或‘交’流心得,或呼朋唤友地声音。
在这些各种各样,纠缠在一起。‘混’杂成一片的声音中。有一种声音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而且,那种声音,特别地短促有力,也特别地响亮注目。
这个声音是一种称呼,这个称呼是一种职业:
老师!
“老师!老师!”
“老师!老师!”
当然,此时被众多学生们高声呼唤的人。肯定不是已经走出了教室。甚至大约已经走进了办公室的吴小雨。
学生们呼唤的,是现在正站在教室里。不,现在正跑动于行行列列地连排木椅中。几近于焦头烂额的杨赛蓝和张靖。
如果谁想从现在湘成电脑学校的上千名师生中,找出一名最佩服吴小雨,或者是最理解吴小雨教学那份艰难地人,那他最后肯定会为两个伯仲之间地竞争对手头疼不已。
是的,无论是‘精’力充沛的张靖,还是心细如发的杨赛蓝,他们都早在正式走上实习教师岗位的第一天开始,就深深地,真正地明白了吴小雨在教学上的辛苦之处。
这份深刻的认识,和他们学生时期地体会截然不同。
平面设计第二期新班正式开始上课后,这两位年轻地教学工作者,就从来没有被安排过任何一件点名签到啦、登记考勤啦、打扫卫生啦、维持秩序啦等等等等这些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新晋工作者,都曾经被摊派到,也曾经深痛恶觉地琐碎事儿。
这是吴小雨的意思。
从一开始,吴小雨就没打算让两名留校任教地实习老师,做这种与他们所学内容不相符合的事情。
吴小雨需要的,是真正的教学助手。
于是,从第一天开始,张靖和杨赛蓝便在吴小雨每一次上课的时候,都站在或者是坐在综合教室之中。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当吴小雨在讲台上上课的时候,杨赛蓝与张靖的工作任务,和其他所有学生们的学习任务一模一样,那就是认真倾听吴小雨的讲解。
而吴小雨下课之后,杨赛蓝与张靖的工作任务,或者说,他们在湘成电脑学校,唯一的工作任务,就是赶紧帮助“新”学生们,也就是从零开始的幸伙们,解答各种没有听懂、没有听清的疑难问题;或者是赶紧帮助“老”学生们,也就是从各个设计领域中,或请假,或旷工,或‘抽’空前来进修的业内‘精’英们,分析从吴小雨的讲解内容中,引申出来的种种新思路。
凭心而论,以两位实习老师能够被吴小雨选中的天赋,以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努力劲头,以他们仔细听了吴小雨两次讲解的巨大优势,无论是“新”学生的问题,还是“老”学生的设计思路,都既不复杂,也并不难以解决。
可是,这种每两天才有一次,而且既不复杂,也并不难以解决的工作任务,使杨赛蓝和张靖,都感觉到了深深的疲惫,以及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这很容易理解,平面设计第二期新班的学生,已经达到五百以上的数目。吴小雨上课讲解,自然仍和以前一样的清晰明白,细致到位,而且,因为自身已经达到了33级寄生体的能力标准,在课堂讲解的某个方面,吴小雨做的,甚至比起以前还要远远超出。
可是,不管吴小雨的态度有多认真,有多尽心竭力,呕心沥血,也不管吴小雨的教学能力,讲解思路,达到了多么高不可攀的惊人程度,在每十个人中间,再怎么样,也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或者是身体不舒服听不进去,或者是心情不好听不明白,或者是脑子里干脆长了点贵恙,实在不是学习的良好材料。
这是谁也无法避免的事情,而且,十分之一的几率,实在算不上高。
只不过,当这个十分之一的分母,达到了五百这个惊人的数量之时……
那就意味着,至少有四五十人,需要老师一个一个地服务照顾。
这可真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对吴老师来说。
这可真是一件困难的事儿,对杨老师和张老师来说。
vip新作月票榜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了
我目前这个第三名的位置,估计不是一点点的悬
很想继续,只不过,连我自己都知道,各位愿意把票投给我的书友们,大约早就投到我的口袋里面。
毕竟,本书24小时订阅最高的一章,也只有754这个数字,而我现在的月票,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13。
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份奇迹。
所以,我只能期待,奇迹的再次发生。
今天,如果大家愿意的话,如果我还值得大家帮助的话,那么,请在大家阅读到本书这个位置的时候,不管自己是否还有月票,都请点击一下“投月票”的位置吧。
也算是帮我加油。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