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一品唐侯>474.第474章 薛延陀计

长孙无忌比任何人都了解李世民,他很清楚李世民的内心其实是很残忍的,残忍到令人觉得发抖的地步。

当年玄武门之变,虽说他也有逼不得已的苦衷,但他能够对李建成的手下网开一面,却不能饶了李建成李元吉这几个兄弟,便可见一般了。

残忍的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兄弟是有很多忌惮的。

如今李世民突然提及洛阳王李元裕,其用意不言而喻,他是对李元裕起了戒心。

长孙无忌沉思片刻,道:“圣上,洛阳王李元裕与唐舟一起灭了封门山的山贼,这是好事,是功劳,不妨将他召到长安城来,委派个官职。”

李世民对李元裕起了戒心,长孙无忌便出主意让李元裕来京城,他说的话意思好像是奖赏李元裕,其实洛阳王李元裕来到京城之后,就要受朝廷监视了,如此一来,李世民也就更为安心一些。

长孙无忌的意思是要监视洛阳王李元裕,让他就算有心也没有机会,但他不能明说,史官虽然不在,但指不定什么时候他说的话就被史官给听去了。

而李世民也是个聪明人,长孙无忌这么一说,李世民就明白了,其实李世民对李元裕的确起了疑心,不过要不要对他动手,他还没有下决定,如今长孙无忌觉得让李元裕调回京城更安全一些,他自然是同意的。

“既然如此,那这事就由辅机你在朝中提出来吧,不过再等等,等朕派去洛阳城的人有了回信之后再说。”

要把李元裕调回京城加以监视这事李世民同意,但他是皇帝,不能这么做,所以必须有臣子提出才行,这也是他为何要留下长孙无忌的意思,他需要一个托。

长孙无忌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为此连连就应了下来。

却说早朝之后,侯君信便悄然去了东宫。

来到东宫之后,侯君信有些温怒,道:“这仗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谁知道魏征那老儿又出来搅局,就连长孙无忌他们也反对。”

侯君信是希望打仗的,只要能打仗,李世民必用他大哥侯君集,如此一来,他们侯家也可以东山再起了。

而他们一直都在等像今天这样的机会。

侯君信在太子李承乾面前发了发牢骚,李承乾则淡然一笑,把怀里的美人搂的更紧了些,美人的体温可是比小火炉要更能驱寒的。

“侯大人急什么,父王雄才大略,区区薛延陀是早晚要灭的,今天魏征他们说的也不错,现在这么冷的天,打什么仗,等等吧,等开春之后一定能成的。”

侯君信摇摇头,一声轻叹。

这个时候,旁边的杜荷笑了笑:“其实想要对薛延陀出兵,也是件容易的事情,前些年圣上不是把东/突厥给灭了嘛,灭了之后在他们原先的地方划分了一块土地让那些突厥人休养生息,不过我听说今年突厥大旱,牧草不足,他们的冬天是很难过的,前段时间他们还派使臣来希望我们大唐能救济救济他们。”

这事大家都知道,只是杜荷说到这里,大家都不明白杜荷的意思,突厥这个冬天不好过,跟薛延陀有什么关系?

大家都望着杜荷,杜荷笑道:“突厥的冬天不好过,可薛延陀今年却是水草丰足啊,他们的牛羊可是多的很,我们不妨将突厥的一些人迁徙到离薛延陀很近的白道川,突厥人迁徙到白道川,就会使薛延陀对他们产生敌意,如此双方难免发生矛盾,如今东/突厥对我大唐俯首称臣,是我们的藩属,他们发生了矛盾,我们再出兵可就名正言顺了。”

杜荷说完,众人顿时恍悟,只是这时,侯君信道:“可如果薛延陀隐忍不与那些突厥人发生矛盾呢?”

杜荷摇摇头:“不会的,薛延陀的人善变,对我们大唐是时敌时友,对西/突厥也是如此,当他们发现危险的时候肯定会依附西/突厥,而西/突厥与东/突厥一向矛盾很深,那时薛延陀夹在中间,势必要偏向西/突厥的,而且就算他们没有矛盾,我们还不能给他们找点矛盾吗?”

这样说着,太子李承乾连连称好。

而李承乾刚叫好,杜荷又道:“这对太子来说也是个机会。”

太子李承乾愣了一下,问道:“这对本太子会是什么机会?”

“如何安置那些突厥人现在朝中还在商议,突厥人养不熟,真给他们粮草了,反而怕把他们养肥了来攻打我大唐,可若是不给,又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逼得他们再次与我大唐为敌,太子若是提议把他们迁徙到白道川那么富足的地方,岂不是就解决了问题?”

杜荷的话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后面的话不用说大家也都明白,太子李承乾解决了突厥的问题,那就等于是立功了,在李世民的心里分量又加重了些。

“妙计,果真是妙计啊,好,改天早朝,本太子就把这个办法提出来。”

---------------------------------

程咬金回到府上之后,立马就把程处默给叫来了。

“收拾一下东西,给我去一趟洛阳城。”

程处默缩着脖子,有些不喜道:“爹,这么冷的天,要我去洛阳城做什么?”

“唐舟那小子要在冬天种青菜,虽然朝中很多人都不信他能种出来,但你爹我却是信的,那小子贼精着呢,如果种不出来他会费这些功夫?”

程咬金说完瞪了一眼程处默,他觉得自己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程处默应该已经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可程处默搓着手哈了一口气,一脸茫然


状态提示:474.第474章 薛延陀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