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锦衣杀明>【第446章 】要带头为民族大融合做贡献

【2345xs.cc 2345小说网】【供精彩。

【第446章】要带头为民族大融合做贡献

(0446)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黄小虎其实对回答这些问题没有丝毫的兴趣,他一心只想参军。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不老实回答徐兴夏的问题,他的参军梦,绝对是完蛋了。得罪了委员长,你还指望参军?没办法,他只好老老实实的,详详细细的回答徐兴夏的问题。他还有点小心思,或许讨委员长的喜欢,自己就能破例提前参军。

“我家没有几个人……”黄小虎逐条一一解答。

黄小虎的家,种田其实不是大头。他们家只有二十亩田地,其中的五亩,都被黄天来挖掘成了鱼塘,发展桑基鱼塘种植。其余的三四亩,又用来种植枸杞什么的。结果,最后耕种的水田只有十一亩。当然,这是条件最好的十一亩,都是很适合用来种植水稻的。黄天来觉得种植小麦的收成太低,不如种植水稻划算。

其实,大部分的百姓,都是这么想的。当时的小麦亩产量,的确比水稻差一点。水稻的亩产量有三百斤左右,小麦的亩产量,一般只有二百斤多一点。水稻要脱皮,小麦也要脱皮。脱皮以后,比例也相差不远。小麦的最大优势,就是消耗的水量没有那么大,一般的灌溉用水就能满足,而水稻没有足够的水,就无法保证收成。因此,在大明朝的长江以北,小麦依然是主要的播种品种。

之前的宁夏镇各地,因为各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无法保证足够水量灌溉,大家才会选择小麦作为首选的种植作物。徐兴夏的白衣军崛起以后,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修葺各种水利设施,有效的保证了灌溉用水,大家自然就选择水稻作为主要的种植品种了。当然,愿意种植小麦的百姓数量,也是很多的。毕竟,灌溉水渠不能通到所有的地方,旱地的数量也不少。

除了小麦之外,来自江南的红薯、玉米、土豆等,也成了旱地的主要农作物。其实,这些旱地作物,在万历初期就已经传入东南沿海,好像福建、广东、浙江等地,都有小面积的种植。另外,烟草、番茄之类的也引进了。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河南、北直隶、山东等地,也都有少量的百姓引进。宁夏镇自身也有小部分。但是,大面积的推广,却始终没有提上日程。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观念的问题。在以农为本的年代,除掉五谷之外的作物,都很容易受到攻讦的。当时,谁也不清楚,这些外来的农作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品性,又该如何培育,会不会对现在的农作物造成伤害等等。因为甘蔗的种植问题,一度很掀起不小的风波。连甘蔗都遭受了牵连,更不要说其他的作物了。

再说,当时的红薯、玉米、土豆,在经过品种改良之前,口感的确不咋的。怎么说呢?一般人肯定是吃不惯的。红薯基本上都是用来喂猪的。除非是饿到快要死的地步,否则,是不会吃的。好像徐家当初,那么穷苦,也没有吃红薯度日。这种观念的转变,绝非是一朝一日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扭转过来。

徐兴夏来自后世,自然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他的观念,早就扭转过来了。他自然要大力推广种植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旱地作物,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就算这些东西,不是用来给人吃的,给牲畜吃也不错啊!牲畜的数量越多,市场的肉类才能越丰富啊!

宁夏镇最多的肉类,估计就是马、牛、羊三种了,其中,又以牛肉、羊肉的数量最多。各地贩卖的基本上都是牛肉或者羊肉。相对而言,猪肉的分量反而很少。显然,这是要努力改进的。如果就宁夏镇而言,无疑养牛、养羊划算,但是到了内地,绝对是养猪划算。养猪需要的场地,原材料,都很简单,各家各户都能养。

但是,当时,养猪的成本,的确是有点高。因为,猪是不能依靠吃青草过日的,必须吃其他的饲料。这个饲料不好找。现在,有了红薯和红薯叶,养猪的饲料问题就不大了。大部分的猪,光是吃红薯或者红薯叶,就能长膘的,这是后世已经证明了的。如果在红薯或者红薯叶之外,加入一些豆类的话,那就更好了。

黄小虎说完,立刻追上一句:“大人,你批准我参军吧!”

徐兴夏正琢磨着粮食生产的问题呢,没想到黄小虎倒率先转了话题。他将思绪拉回来,笑着说道:“你还小,不行!”

黄小虎不服气的说道:“我都十五了,不小了!换了以前,我都能接替我爹了!我就差两岁而已!两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徐兴夏笑着说道:“你也知道是以前啊!现在不同了!在你满十七岁以前,我不能答应你!两年的时间,的确是一转眼就过去了,你就安心的等一等吧!只要你爹答应,我这里没问题。”

黄小虎的神情,就开始颓废下来了。徐兴夏最后这句话,才是要害的所在。必须他爹答应,他才能参军。可是,他爹会不会答应呢?黄小虎估计不会。他们家,就两个男丁,不可能两人同时参军的。想到这里,黄小虎沮丧的神情,就表露无遗了。

徐兴夏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黄小虎,你真的那么想参军吗?”

黄小虎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我做梦都想!大人,你就批准我吧!我现在就换了衣服跟你走!不给我爹知道!”

徐兴夏摇头说道:“胡闹!”


状态提示:【第446章 】要带头为民族大融合做贡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