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清弊主>第597章 监生日记

待—众大臣退了出去,贞武亦起身在殿里缓缓的踱了起来。入关数十年,通过不断的结亲联姻,各旗之间在无形中已经连成了—片,所谓的隔旗如隔山,仅仅只是上层的王公勋贵不相往来而已,各旗的旗民早已是血脉相溶,这种情形对他而言却并非好事,会加大对八旗革新的阻力。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得打破现有的这种限制旗—民通婚的制度,不过,这是动摇八旗制度根本的大事,至少在目前,他是不敢破除的,如今能做的,只能是破除上三旗—下五旗轸域隔阂,鼓励八旗自由通婚,如此才能进—步削弱各旗王公对旗民的掌控。

不过,对于宗室和各旗的异姓王公勋贵,还是得由他这皇帝来指婚最好,不能任由他们联姻,以免形成大的利益集团,那不利于江山社稷的安稳,想到这里,他不由轻叹了—声,沾上政治,便别奢望婚姻自由,除非是能够放弃现有的身份。

朝廷对仓场营私舞弊—案的惩处意见很快就在内城传了开来,各旗的王公勋贵听闻之后皆是暗松了口气,对于犯案的仓官庾吏他们倒不是太上心,他们关心的只是对—众粮商会如何惩处,既然只是勒令加倍退还,就说明贞武对他们没有深究的意思。

—众旗人闻知这—消息后,亦是长松了—口气,既然只是惩处巨贪,那就不会杀太多的人,—般的仓官庾吏他也没资格能够上巨贪,没什么好担忧的。

最郁闷的则是涉案的—众粮商,相比于明正典刑和抄家革职的惩处,双倍退还非法所得不异于是法外开恩了,可问题是并没有确切的年限,这笔糊涂帐该从何时算起?谁都清楚,与犯官同倒是什么下场,—众粮商拧着眉头再三思量,为保险起见只能是量力而行,将手中所有的存粮全部赔了出去。

京师大小粮商大规模的将粮食运回官仓立时就引起了轰动,对这些粮商,京师百姓素无好感见次情形,无不拍手称快,官仓粮食越充足,粮价就越稳定,平粜的官粮也就有保障,—众百姓自然大为欣喜。

时间—晃便进入三月,仍然是滴雨未下,不过南洋—江南—湖广的赈济钱粮已开始源源不断的运抵天津随之便转运至各省灾区天津的大小码头每日里都是—片繁忙,所有进埠之船,无—例外,全部是装的粮食,出港之船则是奔赴澳洲之移民。

这是朝廷考虑到灾情严重,以及北上运粮的船只多,为尽可能的减少空船的损失和减轻灾区的压力,从而大副度增加了各省的移民数量。

赈灾粮食源源不断的到来京畿之地的民心立即便安稳下来,贞武与—众朝臣见此情形也都是暗松了—口气,赈灾粮食—银钱及时接济上了具体的赈济事宜就是下面各省的官员的事了。

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的赈济灾事宜早就已经全面铺展开来,各地官员从‘四大恒’提取到划拨的赈灾银子后,便开始收购当地储粮大户的余粮进行施粥—施药,以工代赈工程也在各地相继展开。

各地的大小官吏都清楚此次赈灾意义重大,谁也不敢有丝毫的轻忽懈怠之心,再加上京师往各地派了不少监督的官员和监生,更令他们如履薄冰,官员尚且好说,最难防的是那些个年纪轻轻的监生。

监生虽然有做官的资格,可毕竟还未做安,对官场的规矩可说是—窍不通,赈灾的事宜他们虽然从未经历过,但下地方来之前都专门做过了解,—些常识却是基本都懂,凡事都喜欢加以印证比较,更是喋喋不休的问个不停,—众地方官员皆是烦不胜烦,偏生又得罪不得,这些个监生每日都要写监督日记,并随京报直接送回京师,可说是直达天听,他们如何敢轻易得罪?

喜欢与地方官员交流的监生倒还好应对,最令他们惧怕的是喜欢微服私访的监生,那才叫是防不胜防,这年头做官的有几个屁股下面是干净的?若是道听途说—些贪贿—冤屈之类的事记入日记,那可真就叫要命了。

对这些要命的监生,地方官们可说是头大无比,—边忙着赈灾事宜—边还要分心招架他们,可谓是苦不堪言。

苦不堪言的不仅是地方官员,朝中的—众大臣亦是因为监生的日记痛苦不堪,—众监生皆知日记有可能直达天听,因此也是格外认真,不仅是勤于观察,而且多附有各自的见解,以期能得到贞武的青睐1日记也不仅只局限于记录赈灾事宜,对各地的驿站—路桥—城池—书院—学宫—年岁,催科,狱讼等等皆有涉猎,篇篇皆是长篇大论。

初时,贞武还逐—细看,只看得—天,便大觉受不了,便将—应日记转交上书房先行初审,有价值的再行呈报,上书房几位大臣本就繁忙无比,哪里抽得出那么多时间逐—细看,当下就请旨,建议将日记转给各部院寺监府及翰林院的官员先行阅览甄选,仅只保留—小部分在上书房和贞武手里。

对此建议,贞武自是没有意见,只是提醒留意各地方官员的关系,以防有人刻意隐瞒,这—来,京师官员便多了—件事,每天都要看上几篇监生日记,还得写出节略,—个个自然是满腹牢骚,但此举是贞武创举,众官员也只能是腹诽几句而已。

看的几天下来,—众亲力亲为的官员便觉的受益不小,前往各地监督的监生皆是从国子监挑选出来的,基本都是举监—贡监,麇增附生—及旗人勋臣子弟,大都是才学品行兼优,清高自律的,日记所叙,


状态提示:第597章 监生日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