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宋私生子>第653章 疏勒之战

@@@@@@

黑汗国虽是回纥人建立的国家,但国内各部族的成分同样十分复杂,一见黑汗大势已去,这些小部族为了生存,不免纷纷倒戈。

这种现象在西域已经重复了千年,汉军来了,他们倒向大汉;突厥人来了,他们倒向突厥;唐军来了,他们归附大唐;吐蕃人来了,他们臣服吐蕃;回纥人来了,他们做回纥的顺民;

现在宋军来了,又岂会有例外?..

杨志他们秋风卷落叶一般,横扫了西州、焉耆、龟兹、伊州,收复了瓜州、沙州,大军已进逼黄头回鹘和草头鞑靼;

种建中复又夺取了于阗,攻破了鸦儿看,就算碎叶那边的消息没有传过来,明眼人也能看出大宋入主西域已是势不可挡。

种建中一路从于阗打过来,各方纷纷来投,让他的兵力迅速增加到了二万多人。

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经营西域时都有驱使蕃兵作战的习惯,种建中岂会不知这其中的好处?

如今在疏勒城下,与阿买提血战的基本都是西域蕃兵,种建中率领的宋军主要的任务是督战。

这是黑汗最后一座城了,能否在未来的主人面前留下好的印象,就看这最后的表现机会了。近两万人的各族蕃兵在攻城战中非常卖力,疏勒城下可能血流成河来形容。..

西域最宝贵的是人力资源,杨逸不愿再看各部蕃兵再与阿买提血拼下去,便让人把哈桑等人押到城下。

思量着有哈桑在。阿买提不敢下令放箭,押着哈桑的宋军直逼到城墙下。让城上的守军看了个真切。

除了哈桑外,大将喀麦、国相青奴引等黑汗重臣也被一同押到城下。绕城走一圈。

一时之间,疏勒城下成了最吸引人的t型台,哈桑、喀麦、青奴引等“名模”一个个扭着猫步,从城下迤逦走过,真个是众星闪烁,引人无限遐思。

城上的守军指指点点,看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嗡嗡的议论声仿佛无数的苍蝇在飞舞。

哈桑自然是最耀眼的一个,他走在队伍的最前头。此时死的心都有了,只不过现在死对他来说也成了一种奢侈。

好在宋军只是押着他从城下走过,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污辱行为,一来是要保持大宋作为天下大国的形象,二来过多的污辱反而会激起城上守军的愤慨,那样只会增加攻城的难度。

哈桑等人的t台秀走完后,接下来便是派人劝降了。

不过这些事情杨逸全交给了种建中来做,连自己带来的五千人马,也暂时交给他来指挥。杨逸自己则开始对整个西域的未来作一个初步的构想。

黄头回鹘和草头鞑靼特定是要灭的。不过也不一定非要用军事打击的方式。现在这两根墙头草已经派出使者向大宋求饶了;

只是东京离此路途遥远,在西域他们又找不到能做主的人,求和没有得到确切答复而已。

对此杨逸的想法是允许他们主动内附,对寒摩忆和居连喜这两个部族头人。也可以封官优待,但这官他们必须去东京做,部族交由大宋派遣流官来治理。

这是杨逸的底线。寒摩忆和居连喜若是还有别的奢想,那只有用军事打击的方式来对付他们了。黄头回鹘和草头鞑靼一同挤在瓜州南面的柴达木盆地内。可供回旋的战略空间很小,打下来不难。

倒是阿柴部。地处高寒的青藏高原西北边沿,要攻打起来很麻烦,高寒缺氧的问题极有可能让宋军付出沉重的代价。

而且现在有一个更急待解决的大理摆在南方,和大理相比,阿柴部的价值小了不知多少倍,若单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的话,整个吐蕃高原加起来也比不上大理。

事有轻重缓急,吐蕃各部本来可以留待将来再慢慢解决的,只是这次阿柴部同样倒戈了,若是不加以严惩,未免让西域各部觉得大宋欺软怕硬。

今后吐蕃各部仗着地形优势,只怕会更加肆无忌惮,这其中的矛盾着实让杨逸有些头痛。

马汉卿见杨逸为此事难以取决,便建议道:“大人,当初与咱们大宋结盟的六部之中,羌塘部和脱思麻部并没有反,他们的领地正好与黄头回鹘一起,对阿柴部形成了包围态势,大人,咱们现在何不再联络羌塘部和脱思麻部,一起对阿柴部进行夹击呢?”

杨逸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整个人还陷在自我思索之中,过了好一会儿,马汉卿才听他说道:“汉卿,你想过没有,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让一个部族迅速变得强大起来?”

马汉卿若有所悟地答道:“兼并。”

“不错,就是兼并。没有什么比这个方法能让小部族更快的壮大的了,现在吐蕃各部之间,虽然还不时会发生战争,但总体上已经形成一个微妙的均势;

咱们若是支持脱思麻部和羌塘部吞并阿柴部,难免会让脱思麻部和羌塘部实力大增,这样一来,吐蕃高原的均势很可能就会被打破;

此二部本就是吐蕃各部中势力最为强大的部落,若是吞并阿柴部后,他们再挟大胜之威,去吞并其它吐蕃部族,其发展势头将很难压制,就算几年内强大到对西域构成严重威胁也不奇怪,所以此事不得不慎啊。”

这下马汉卿不敢乱说了,唐朝时期,河西走廊和安西四镇就是陷在吐蕃人手上,谁敢保证吐蕃不会再次强大起来呢?

吐蕃现在缺的并不是实力,而是缺少一个把各部统一起来的z集权,万一让吐蕃重新统一起来,凭着优越的地理


状态提示:第653章 疏勒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