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凡人的篡清之路>第33章 鏖战苗家老寨(上)
蠹旗旗杆,而后轰碎了旗下黑旗练总刘兰磬的脑壳,余势未衰又穿过十一个人的身体,才深深扎进泥地里,结果几千名黑旗练勇集体不从容了,乱糟糟的加快了脚步。

到了三百米处,童子军的二百架驴载投石器开始卸载、备弹、待机。

二百五十米时,投石器隆隆发射,石块雨肆虐无忌的与人潮亲密接触,血肉横飞,哀嚎一片,团练们承受着惨重的伤亡,开始在各级练首喝令下冲锋,杀声震天,从贵福哥的指挥角度极目望去,涌动处黑黑漆漆、密密匝匝的,全是呲牙咧嘴的人头人脸!

这如海啸般狂涌的人潮,充溯着席卷一切的浩大气势!如果对阵的是没经历恶战,没切身领略血腥战场的农民军,这时候很可能就吓得浑身发抖,甚至全军溃逃了~~就连吴如孝、唐禧菁这两个老军头都神情紧张,因为他们人数处于劣势,其布列在两翼的四千辅助军团也隐隐有不稳的迹象。

然而,童子军全军巍然不动,甚至没有人左右回顾,他们早被严酷锻炼过了,他们对自己的统帅有信心,对手里的武器更有信心;二十连发的弓弩,射速相当于连发快枪,且不说十秒就可换装另一个弹匣,他们给对手准备的是三联弹匣连射,四千具连弩,就意味着二十四万颗弩弹,对手却连盾牌都没凑够两千面~~~呃,说的不准确,也许够,甚至还超过二千面盾牌,不过真是无语,很多盾牌手还不在前排,被挤在后面,呃~~奇差的组织性啊,根本就没队形···他们也就没有赢得机会,丝毫没有,胜负几乎从一开始就决定了。

两军距离二百米时,童子军的炮队开始装填葡萄弹,而后待机,按照幼主殿下教导的战斗条令,他们会在敌人距离一百五十米的地方第一次轰击,而后以最后的速度装填弹药再发射一次,他们就弃炮跑向弩阵后方,‘火炮不重要,炮手才重要,火炮损坏了可以再造,人没了就白培养了。’幼主殿下如是教导。

距离一百五十米时,一百五十人的强弩队在旗号命令下,开始和火炮散弹一起射击,十二门铜炮喷出的铁枣核立时把人潮削薄了数层,成片的人倒在地上哀嚎挣扎,相比之下毒弩射倒的百多人反而不算啥了。

“唉···”贵福哥深沉的叹了口气,被杀死的都是汉人,他不想这么做,但无法选择。

这时候,整个团练队伍已经倒了二三千人,几乎是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总练首苗沛霖自己早从战马上下来,躲藏在人潮后面,这时候停留犹豫,就意味着更大的伤亡,所以在各级头目的嚎叫声中,全体团练开始疯狂冲锋了。

而这时,贵福哥命令晃动红旗,让火枪和连弩开火了,其实这开火时机还是早了点,但贵福哥是特意命令早开火的,目的是想让民团练勇提早听到枪响,早点清醒,早点崩溃,也好少死些人。

童子军的四千连弩兵,一千二百火枪手居前排成线行三列横阵,后面紧贴着三千多名肉搏兵,一千女刀牌手,随时可上前肉搏,掩护射手后退装弹。

这回,他们不用退了~~火枪兵开火,团练人潮只是削薄了一层,而四千连弩手开射,就是铺天盖地,炽密狂泄的弩弹风暴!

······奔跑的人潮如被收割机收割的麦子一样,成排成片的倒下,结果人潮只冲到连弩兵六七十米的地方,苗沛霖的团练就彻底丧了胆,崩溃了!号啕痛哭的,哭爹叫妈的,满地打滚的,瞪眼嗝屁的,什么样沮丧模样的都有,纷纷转身失魂落魄的逃走,而这时再看这三万多团练,至少已伤亡倒下了一半。

“传令!立即停止射击!”贵福哥急忙示意;“枪兵与刀盾手追击敌军,骑兵前出兜截围堵,全军喊话‘汉家儿女,降者不杀!”

命令传递下去,‘降者不杀’的喊声随即响彻四方,于是战场上被围堵的练勇成群成片的跪倒乞降了,一地的磕头虫啊,场面很是壮观。而唐禧菁和吴如孝两名将领目光感佩的看向贵福哥,一个统帅打赢一场战斗不难,难得是始终头脑冷静,不图一时痛快,能够从胜利中攫取最大化的利益~~多抓俘虏少杀人,这些俘虏随后后也会转化成己方的实力,至于仁慈,他们头脑里还没想到。

此役,童子军伤损极为轻微,而战果丰厚,毙杀苗氏练勇七千多人,俘虏轻重伤员共八千多人,俘虏健全的练勇九千六百多人,夺获旗帜镗耙刀矛无数(无用废铁),火枪抬枪三百余,火药千余斤,粮食倒是缴获了五十万余斤,运输骡马牛只千余头。可惜贵福哥最看重的那二千团练骑兵滑脚太快,一匹也没截住,都跟着苗沛霖逃离了战场,逃回了苗家老寨。

居然没抓到大鱼,贵福哥闻讯很是恼火,命令一千多人的骑兵队紧紧缀在逃敌身后,而后封锁监视住苗家老寨所有寨门,路口,确保将苗沛霖困在老寨内,等待自己的步军和炮队运动过去。

至于打扫战场,贵福哥这回毫不客气的占了大头(事实上他也没客气过),八千多团练轻重伤员他派女兵们简单包扎一下,没有行动能力的,年老的,太瘦弱的,发点粮食就地遣散,而一万二千多(含轻伤练勇)团练俘虏在他小手一挥之下,全部光荣加入太平军苦力营,后来改名叫工兵部队,专门挖壕修路,义务建筑天国各种伟大工程。

那些废铁烂杆子的枪矛和粮食他分了一些给吴如孝、唐禧菁这俩合作伙伴,剩下的物资缴获他都包


状态提示:第33章 鏖战苗家老寨(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