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关山汉月之陈汤传奇>第六十六章 昆仑天山

于阗,塞种人,国王治西城,另有汉朝屯田于东城,东西城相隔不过数十里。于阗是西域南道上最大的国家,汉书载:于阗有户三千三百,人口一万九千三百,军队二千四百人。南与婼羌接,北与姑墨接。

于阗之南就是昆仑山脚下,陈汤和紫琬到西城歇息了不久,就奔赴昆仑山。

昆仑山,《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山海经·西次三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尔雅·释丘》云: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三成为昆仑丘。

不过这些记载被有关学者证实指的并不是现在的昆仑山二,而应该在祁连山附近,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说法,不过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华夏文明起源于昆仑。

现在的昆仑山是张骞凿空西域后,返回长安报告汉武帝,说于阗之南有一座很高的大山,山脚下产很多精美的玉石,黄河的源头就是在那里。黄河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源也应当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山咯,汉武帝本着这个思路就赐名这座大山为昆仑山,其实张骞错了,黄河的源头并不在昆仑山,昆仑山流出的是于阗河。但是昆仑山这个名称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陈汤和紫琬骑马到昆仑山附近,这里水草丰美,有很多在这里放牧的牧人。

紫琬问道:“这牧草之南的大山是不是昆仑山。”

牧民生在荒野,连于阗自己国家的国王是谁都不知道,又怎么知道汉武帝命名的山。他摇摇头,操着浓重的于阗地方口音道:“你说的莫不是天山。”

天山,古代对山有天然的崇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大的山脉让古人心声敬畏,他们往往认为山上有天神居住,游牧民族认可的天山共有三座,一是新疆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天山山脉,汉朝人称为北山,与之对应,在昆仑山脉向东,也就是精绝国的正南方,陈汤刚刚去过的女儿部落,被称作南山,其实是和昆仑山同属昆仑山脉,一直绵延到青海。

在匈奴语中,在匈奴语中,昆仑和祁连同义,昆仑山,祁连山翻译成匈奴语都是天山的意思,绕来绕去,怎么汉人眼里的昆仑和匈奴人眼中的昆仑变成一座山了,其实这也不是很奇怪,匈奴人和华夏本来同源。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只不过后来部落之间打打和和,一支部落联盟定居中原,学会了种植五谷,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而其余的部落眼馋,看不下去了,就要烧杀抢掠,奈何在那个时代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都是尚武的,所以匈奴人的祖先并不能占到任何便宜。农耕和游牧就像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犹如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一样,虽然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先,但是发展程度不同,渐渐的,文化上有了差异,地域的不同也使相貌上略有了区分,所以两个不同的民族就形成了。

在上古时期,是没有华夷之辨,夷夏之防的,那时候中原的华夏人以高贵自居,但是编纂史书还是承认大家都是一个祖宗的。

等到汉朝,时代不一样了,汉朝立国时国力孱弱,总是被匈奴欺负,匈奴人时不时就掠夺一下汉朝的边郡,前几人皇帝能忍辱负重,专心解决国内诸侯王佣兵自重的问题。等到了汉武帝之世,国内矛盾基本平息了,时代不一样了,要给匈奴人颜色看看了,所以一群儒生顺应汉武帝意愿,有了华夷之辨,夷夏之防的提出。

那时候汉朝还是平等地看待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和唐朝差不多,也有匈奴人在汉朝做官,替汉朝打匈奴人,如金日禅,日逐王等,也有汉人投降匈奴,在匈奴待遇也不错。如卫律。

好像也没有谁说是汉奸,匈奸之类的。

后来汉朝灭亡,司马氏篡夺了曹魏的天下,他们歧视奴役少数民族,买卖他们为奴隶,激起了无数少数民族的叛乱,所以有了五胡乱华的悲剧。

几百年的纷争,大唐帝国兴起了,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给大唐帝国三百年奠定了基本的民族政策,大唐平等看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在唐朝做官,为将者不计其数,唐朝很多军队中都有胡人的编制,胡人也是唐朝开拓疆土,征战四方的重要力量。

等到宋朝,情况就不一样了,宋朝是个文人的朝代,文人不仅当政没啥问题,把军队也交给他们管就坏菜了,所以宋朝是个孱弱的朝代,是个小家子气的朝代,儒生抱着论语,死啃,他们骨子里看不起胡人,却又打不过胡人,只能被动地防着胡人。这样苟延残喘了四百年还是被新兴的草原大帝国蒙古骑兵给灭了。

从宋朝起,汉人建立的王朝就再也没有开边拓土的勇气,所以我们说中国历史谈及盛世必言汉唐,除了短命的秦朝和隋朝,其余的朝代不强大吗,并不是


状态提示:第六十六章 昆仑天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