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博弈初唐>附件:李世民----集 英明神武与自私凶残于一身的一代雄主 附件:(2)

据《中国宰相全传》记载,因那件事,李世民曾问过其属下众官的主意,是房玄龄极力劝阻了他:“当今天下纷乱,逐鹿中原尚须时日,正建功树德之时也。公若此刻愈序而进太子位,名为储君,则率军出征之机尽失,犹如虎之入牢笼,兵权尽皆旁落矣!待后天下大定,公无功无德,势单力薄,何以安保其位?”

正是那短短几句话,把李世民的心态描述得暴露无遗。原来,他当时不愿当太子,并不是具有伯夷叔齐一类人物的谦让品德,而是担心因此失去“率军出征之机”,今后手中既没有继承皇位的资历,也没有与哥哥争夺皇位的本钱,才苦心孤诣,隐忍不发,甘愿暂时“退居二线”。事实上,李建成自从当上太子以后,每次想统兵出征,多被群臣以“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宜轻出”为由而谏阻,使他的军事才能得不到应有发挥,从而使他丧失了很多为国立功,延揽人才、扩充自己实力的机会,也使他的公众形象明显与李世民相形见绌,也因此充分证明了李世民与房玄龄的远见卓识与过人心机。

由此,我们可从中得出结论——李世民谋夺皇位的野心,至少在那时候就萌发了,甚至初步制定了一整套长期、完整的谋夺储位基本方略,而他那种隐忍不发的深谋远虑,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

有关李世民长期谋夺皇位的野心,我们在史书上可以觅出很多踪迹。

房玄龄投奔李世民时,李渊还没称帝。房一来,就特别注重为之网罗人才,深得李世民赏识。李世民得意之余,常对左右说:“本公(他当时被李渊封为敦煌公、右指挥兵马大都督)身边之有玄龄,犹光武帝殿前之有邓禹也!”也就是说,从那时候起,他就自命为皇帝了。

武德四年上半年,李世民率军一举剿灭窦建德与王世充,进入东都(即洛阳)之后,遍览全城风景名胜,目睹那座新都城尤其是显仁宫皇宫御苑的雄奇俊伟,翠园西苑的旖旎风光,内心竟隐隐然生发出无限眷恋之情,停留很长一段时间舍不得回长安,后来在封德彝等人力劝下,才不得不下令班师。

李世民当时为什么舍不得离开东都呢?史书没有明言,甚至没有直书其事,仅仅在后来描述李建成一班亲信力劝李建成要对他多加防范,才借那些人之口,指明他当年曾有过那种逗留,目的是拥兵自重,有心在中原另立王朝。

有关李世民那方面的举动,《资治通鉴》也有过明确披露:武德九年正月,“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余人,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由此,我们也足可看出,李世民早把眼光盯上了洛阳那块“形胜之地”,只是因为前后时间、处境不同,打算也有所不同。他当年的逗留洛阳,是指望能在洛阳割据一方,划地为王,营造今后争夺天下的根基,而后来派温大雅坐镇洛阳,让张亮押送大量金银到洛阳,遍赏中原各地守将,目的是广结人心,巩固河南、山东等地根基,以便万一在京师无法立足时,有一个稳靠的中原大后方作为退路,使他能永立不败之地。后来那一次,李渊也很清醒地看穿了李世民用意所在,曾下定决心要借那件事挫折一下李世民阴谋夺嫡的野心,下旨把张亮逮捕下狱,令刑部严加审讯,但因张亮抵死不招,无果而终。

0


状态提示:附件:李世民----集 英明神武与自私凶残于一身的一代雄主 附件:(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