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北洋1917>第一百七十二章 直皖的妥协和共进

1917年9月初,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和国务总理段祺瑞的直皖之争到了第一次摊牌的时刻,事实上霸州秋操参战军压倒性的优势战胜北洋第一师、第三师和第十六师的结果,加之直隶督军曹锟和国务总理达成了从直隶调任为河南督军的协议。

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失去了在京畿最大的一个依靠,虽然北洋第三师曹锟这厮也从来没认为自己是冯国璋的嫡系,可陆军第三师在直隶和不在直隶,对冯国璋来说即使从心理角度出发,也是大为不同。

驻西山大营的北洋陆军第一师和驻通州大营的北洋陆军第十六师,根本不是参战军的对手,关外的奉天督军张作霖也指望不上,吉林督军李长泰的第八师远在长春,北面还有刚领着陆军第五师到任的皖系黑龙江督军张树元。

冯国璋当初从南京赴北京上任就职代理大总统时,这厮在就职通电中,特别强调只有“府院一体,内外同心”才可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在他看来,北洋政府内部的团结无疑是和平统一的先决条件。

问题在于,这厮的想法和做法却背道而驰,段祺瑞和徐树铮在有了王庚这个从天而降的得力干将之后,执政处事各方面都不知不觉受到了王庚正面的影响和推动,加之在对外在参战条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内在旧京钞整理和新中元发行这一货币改革中取得的巨大进展。

国务总理和他的内阁,比之早先和黎元洪府院之争时,少了一份霸气,多了几分王道,当然,是在列强支持、财政宽裕以及参战军不断壮大扩张和武装起来这样的背景之下。

在参战军第五师成立,曹锟调任河南督军之后,代理大总统和国务总理到了摊牌的时刻,要不然两个人谁都觉得别扭,国务总理抛出提案就是军队国家化,整个北洋陆军从京畿开始,逐步纳入参战模范军的编练和装备体制。

直皖要团结,必须打破这个直皖地域籍贯分割这个坚冰,北洋要恢复到袁总统时期的团结一致,进行参战模范军这样的整编势在必行!

冯国璋的忧虑其实也是所有除参战军和皖系以外地方军阀的忧虑,都知道军队才是督军们的本钱,队伍都国家化了不是不行,那听谁的?都听你段祺瑞的?那不是国家化,那是大鱼吃小鱼,那参战模范军成了你段祺瑞一家之言的皖系军队了!

“大总统!国家统一是你我共同的心愿,若军队不能国家化,督军们各自割据,统一何时会到来?就像河南那个赵倜,根本就是个土鳖地头蛇,把河南当他的自留地,搞的民不聊生,老百姓没活路了能不去当土匪祸害地方?整个一恶心循环!”

国务总理段祺瑞这是第一次当面称冯国璋为大总统,姿态放的不可谓不低。

“我是个求毛的大总统,代理那两个字都去不掉,我算是看透了,议会这帮家伙都是墙头草顺风倒的主,谁给钱就听谁的!”冯国璋心中一动,嘴上却发着牢骚,上一次段祺瑞来自己这总统府,还是五月份自己刚到京就职的时候。

因为财政上的宽裕,财政部在1917年下半年的预算中给国会议员们每人每个月加了300元的特别津贴!此举也使得内阁和总理在议员们中的口碑进一步提高。

其实前世冯国璋和段祺瑞最大的分歧,在于护法战争开始,西南宣布独立后段祺瑞要武力统一,而冯国璋则谋求和平统一,这会儿因为王庚这只蝴蝶的出现,复辟也没影了,国会也始终正常运行中,南方孙大炮当初谋求的护法战争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老冯和老段的直皖之间关系远没像前世那样剑拔弩张!

“华甫兄,我知道你一贯追求和平统一,如果能和平统一,我段芝泉何乐而不为?但有一条,那个敢喊独立,那个就是国家公敌,举国共讨之,举国共诛之!这你不会不同意?”国务总理的声音有些高了起来!

“那是。。那是。。!”冯国璋笑的有点尴尬,对段祺瑞尤其是徐树铮的本事,这厮心知肚明,自己麾下可找不出一个徐树铮这样的人才来,更不要说新冒出来的那个参战督办王庚,那简直是个从天而降的幺蛾子!

“华甫兄,我们见证了一个新旧朝代的更迭,积弱已久的中国要扬眉吐气建设民主和共和,路且长且险,现在好不容易王庚那孩子从天而降咱多了个替自己分担责任的年轻家伙,这四个月来中国的变化是个人都瞧得见,参战军和王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大家都看得见,这大好的局面绝不能因为你我一己之私就给破坏了!大总统,您说呢!”

国务总理的语气相当诚恳,却也坚定。

冯国璋脸色青白不一,沉吟了许久,怎么想都觉得形势比人强,有了王庚之后的段祺瑞这半年来内政外交军事各方面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国家若就这么慢慢起来了,自己又何苦继续搅合在里头?这厮终于一拍大腿道,

“芝泉老弟,既然你我都一心为国,过去的那些风风雨雨咱就不提了,只要你能给我保证,坚持以和平统一为主,整军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并且北洋一家不厚此薄彼,绝不歧视直系,我冯国璋这个代理大总统愿意退位让贤,你来干这个大总统,我回河间种地去!”这厮不退则以,一退千里,作出一副要回家养老的姿态!

“退位让贤这话从何说起,华甫兄你要不嫌我这总理位置劳心费力你大可以来试试看,若总统愿意捐弃前嫌,我段祺瑞愿意和总统配合,把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二章 直皖的妥协和共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