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北洋1917>第三百五十九章 形势千变万化

1918年7月11ri19:00米尔纳-亚齐科沃

第二、第四集团军四个师约36000人的部队下午就撤到了米尔纳一线,亚齐科沃的阵地交给了第一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图哈切夫斯基还真打算用两个师的兵力向东去阻击乌法方向的敌军,从而给主力创造突围的条件。

当然,这厮没打算自己带这两个师去如此重担,沃利斯克步兵师和土耳其斯坦第1师承担了在亚齐科沃阵地阻击敌人的重任,而第一集团军政委扬科夫.加依则挑起了指挥这两个师的重任。

图哈切夫斯基给自己的政委留下了一个骑兵营保驾护航,准备形势不妙的时候随时护着政委撤退,而图哈切夫斯基自己,则在半小时前就领着剩下的三个步兵师和只剩一个旅的恰巴耶夫骑兵师离开米尔纳向南边撤退。

扬科夫.加依注定指挥那两个师在入夜后不久就遭遇了从乌法方向追过来的乌拉尔第二骑兵军两个骑兵师的进攻,双方的兵力虽然不相上下,但火力相差悬殊,彼德罗维奇和谢尔盖指挥两个师把亚齐科沃的扬科夫加依那两个步兵师围住后一通乱揍。

这两个哥萨克骑兵师可都是加强了联军配备的排、营两级迫击炮的,而且每个骑兵师都配了马拉四个炮兵连,马克沁的重机枪数量也远超对手,2万武器jing良的哥萨克骑兵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分割包围并歼灭了留守亚齐科沃的两个苏俄步兵师。

彼德罗维奇和谢尔盖这一仗算是打的干净利落,没等后边吴佩孚的大队上来,就利用机动xing和火力优势干掉了敌人两个步兵师,苏俄红军阵亡4000多人,其余14000人被俘,俘虏中中差不多一半是伤员,夜se中突破骑兵军包围跑出去的不到2000人,不过那个集团军政委扬科夫加依却抢在阵地被彻底合围前由骑兵营护着混在被打散的部队中向西边跑了出去不知所踪。

苏俄红军两个师政委战死,两个师长被俘,而乌拉尔第二骑兵军的两个骑兵师则在攻击中伤亡加起来不到千人。

两个被俘的师长都不肯开口,审问下面的俘虏根本不知道集团军的具体突围计划是怎么安排的,只知道政委扬科夫带着这两个师负责阻击乌法方向的追兵,其他一问三不知。

这下彼德罗维奇傻了眼,跟谢尔盖合计了一下,留下一个骑兵团看守俘虏打扫战场,其余部队分三个方向追击,一边向乌法z集群的吴佩孚和乌法联军司令部报告这一战的情况和敌人已经全线撤退,方向不明的消息。

彼德罗维奇自己带了乌拉尔骑兵第四师往西边追击,谢尔盖带了一个骑兵旅往南边追,谢尔盖师的另一个骑兵团则向北面追击,这厮心细,算了算时间,傍晚前鹰眼预jing机的敌情通报是南集群在换防但没有离开米尔纳和亚齐科沃一线,这厮吩咐南北两路都追出去30公里如果还没抓到敌人就在分东西方向搜索,今晚再累也要把敌人找到。

彼德罗维奇带领自己的骑兵师虽然已经人疲马乏,但还是勉励从亚齐科沃向西追击,等晚上九点到了米尔纳发现空空荡荡苏俄红军南集群主力一个不见,这厮气的破口大骂,隐隐觉得自己把时间浪费在打阻击的两个步兵师身上似乎有点着了对方的道,图哈切夫斯基这摆明了丢卒保车的买卖!

休息了15分钟,彼德罗维奇带了一个骑兵旅继续向西追,却各派了一个团分南北两路追,这厮跟谢尔盖一样,知道追上和黏住敌人是骑兵军的首要任务,而是否能歼灭对手并不重要,等吴佩孚的大队上来对方一准没个跑。

结果这下出了岔子,原来马欣和赫维辛领着四个师离开米尔纳之后,不是直接沿着大路向西撤,而是离开大路,在路的南北各三公里摸着黑并行向西,这俩人对扬科夫只领着两个师去打阻击能打成什么样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对方第一个追上来的肯定是骑兵这他们倒料到了。

等彼德罗维奇他们歼灭了亚齐科沃打阻击的那两个步兵师,马欣他们已经多赶了3小时的路,来到了米尔纳西南约30公里的地方,一个叫布兹涅克的村子附近。

“我说马欣同志,我觉得我们不能再分散的撤了,对方追上来的一定是骑兵,我们要是太分散本来火力就弱,那就根本没法打了,整个被人家分割歼灭”第四集团军政委赫维辛赶上了马欣的队伍,抹着额头上的汗道。

“东边的炮声已经停了不少时间,你说是扬科夫挡住了敌人,还是。。。两个师都全军覆没了?”马欣侧耳听了半天,东面的天空有红光但炮声已经听不到了,他们刚离开米尔纳的时候还能听到亚齐科沃方向传来的隆隆的炮声,这炮声既让他们担心紧张,又让他们心存希望,至少阵地还没被突破,战斗还在继续,这儿会,走的人困马乏的时候回头听,啥动静都没有了。

“赫维辛同志!您是什么意思?难道让我们停下来当俘虏?”马欣的政委哈尔琴科不满的道。

“战士们走不动了,至少得休息半小时才能继续赶路,不过我考虑的是,如果对方追击上来的是骑兵,我们两条腿是跑不过人家四条腿的,预期把队伍拖的疲惫不堪无法抵抗,我们不如干脆停下来构筑阵地打它个伏击!回马枪如果成功,今天晚上至少不会再有追兵来sao扰我们!”赫维辛一脸认真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打伏击么?没有重武器,机枪都没有,拿什么抵挡对方骑兵的冲击,上次恰巴耶夫一个骑兵师被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九章 形势千变万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