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他所在远东商业公司的合作伙伴提出了一项和“智土”系统有关的计划。这个计划为贾忠维所在的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这才有了他和他的伙伴们的这次飞行机会。
据说远东开拓公司是国内某个私人基金会支持的,不过这种关乎商业机密的事情嘛,他这个退役军人是没有资格知道的,他只要干好他的活就成。
这个计划其实是智土计划的执行主管——周胜康在乘坐那架湾流-400型飞机去远东的旅途中想出来的。鉴于目前的形势,和该计划如此之大的手笔,这次的飞行任务确实非比寻常。
在飞行之前周胜康更是反复强调。这次飞行任务必须一丝不苟地按照规定进行,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
贾忠维是当之无愧的候选人,他和周胜康先生一样,都曾经担任过中国情报人员和军事官员。不过,考虑到他岛鸵幌蜓辖鞯墓ぷ魈度,似乎后者——“军事官员”这个称谓对他来说更为贴切。
他是个头发很短的年轻人。衣衫的下摆总是被塞进腰带里。全身的行头永远都是严丝合缝,整整齐齐。现在,他正微笑着观察天鹰的那些设备。
“还不错,一切正常。”他想道。
空中,天鹰仍然在继续攀升,而天色也逐渐暗淡了下来。华军内部曾经给天鹰取了一个绰号,叫“觅食者”。但是空军飞行员们只是把它叫做“我们的滑板”。
这个叫法可真是愚不可及,戴着氧气面罩的他再次笑了起来——比起以前的同类型飞机,天鹰的爬升性能明显要好得多。它能够很容易地爬升到非常高的地方,有些区域甚至是旧式飞机根本无法到达的“死角”。
装置在天鹰里的导航系统显示,他已经到达了离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不远的目标区域。按照任务列表指示的内容,他激活了激光雷达和红外线追踪系统,并确保所有的传感元件已经指向了飞机的十点钟方向。
在仪表盘下方的突出地方,专门安装有一个六英寸大小的屏幕。用来记录被设置在弹出座椅下方的高级处理器处理的图像。
但此时此刻这个屏幕还是一片空白,飞行员希望能从这个屏幕中见到如周胜康先生所说的那种现象。即激光雷达对传感器的回应所产生的图样,但是这个屏幕上似乎什么都没有出现。
即使他不小心。没有注意到这个回应信息,安置在他头盔上的耳机中也会自动响起提示声音的。于是他干脆调整了下飞行模式,采用三角形测量法来确定卡梅隆先生要找的那个“大气层中的黑洞”的位置。
贾忠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才能够弄出这样一个“洞”来呢?又是怎么才能让这个“洞”一直存在下去呢?
他曾经接受过如何驾驶这架飞行器的专业培训,十分了解应该如何去操纵这架“天鹰”飞机,但他从来也没有在空中见过这个所谓的“黑洞”。现在,他正盯着那个平板屏幕,一边小心地操纵着控制杆。
飞机平稳地在太空中较低的轨道中运行。贾忠维现在已经几乎可以看到地球圆形的边缘了,遥远的地平线也逐渐从浅蓝色慢慢变成了酱紫色,然后完全变成了黑色。
他的耳机里传来一阵奇怪的嗡嗡声,这使得他的注意力转向了下面的小屏幕上。对,就是这个!屏幕上,那束接收到的激光信号正被转换成屏幕上一条粗粗的直线,横贯整个屏幕。
他马上敲了下导航版上的定位按钮——“永远不要完全依靠这些数据记录系统……”他心里想道,立刻将定格下来的数据记录在腿部的记录板上,以防万一。那个激光信号在屏幕上只是停留了几秒钟,随即便消失了。
贾忠维勉强抑制了下自己雀跃的心情,将天鹰调整到飞行模式,并重新校对了时间。大约一分钟后,他又将飞机调转了120°,然后继续刚才的调试过程。他用三角形测量法又测量了几次,确保激光雷达的射线能够被详细地记录下来。
飞行员在座位上又等待了一个小时左右。小屏幕上终于又出现了激光雷达探测出来的线条。这次,这个能量条足足在屏幕上停留了五秒左右的时间。而且变得越来越亮。
贾忠维被屏幕上的这个明亮的能量条吓了一跳。“到底是什么能在大气层中制造出这么大的一个洞呢?还能持续这么久的时间?”他纳闷道。
燃油检测的结果提示他,是时候将传感器和数据记录系统关闭,并将这些数据传回空军基地了。他相当确信,周胜康先生肯定会告诉他到底是什么创造出这么巨大的黑洞的。
“即使周胜康先生不肯说!”他继续想道,“只要几杯老白干下肚,那个家伙肯定会管不住自己的嘴,什么都会和盘托出的。”
那个英俊的“智土”执行官肯定也不会料到。贾忠维第一次执行任务竟然如此成功。
周胜康本来估计,完成这一任务至少需要尝试六次或者六次以上,他甚至认为这个飞行员可能根本看不到天空中那个神秘的黑洞所折射出来的雷达信号。
如果他早知道如此,肯定不会为贾忠维的第一次飞行只付那么少的佣金的。
1947年7月12日,华军战略司令部总部,指挥官办公室。
韩剑锋正在连云涛的办公室门外徘徊着。他现在只有几分钟可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