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赤唐>第六十三章 觅渡(五)

更新时间:2013-02-11

这长安城中发生的事,向来是纸笼中的火--包不住!

寻常百姓家的一两件琐事都会在市坊间广为流传,更不要提相国府遇鬼这种大事了。欢迎来到阅读要不怎么说人的命,天注定呢。相国大人兴办寿宴的当晚就遇到了鬼,这寿宴是没过成,差点办成丧礼了。

你还别说,经过百姓这么一宣传,这相国府闹鬼的事情就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这鬼是男鬼还是女鬼,是成年鬼还是少年鬼,长了几个脑袋,生了几个臂膀,他们可是说的一清二楚,好似这相国府中的鬼就是他扮的。

所以,皇帝陛下看到上呈的奏疏的速度,未必比坊市的百姓快多少。

事实上当这个玄而又玄的奏疏摆在御案前时,皇帝陛下登时便勃然大怒。在他看来,太常卿李岫是在无病呻吟,出乖卖丑。

鬼?皇帝陛下这一辈子信过佛,信过道,唯独没有信过鬼。李岫这份奏疏真是荒唐透顶,荒唐透顶!起初李隆基以为这是李林甫借机向自己表面态度,希望可以急流勇退,削减一部分官职。对此,他很是满意,看来这个老小子猜自己心思的本事真是一流。

但经过李岫一番哭诉,李隆基便推翻了自己的那些判断。李岫的情感十分真挚,丝毫不像作假。再者说,即便编出了这么一个相国府闹鬼的传闻,也没必要在寿宴刚刚结束的这个节骨眼上散布出来。这不是给自己心头添堵吗?

莫非,相国府真的闹了鬼?

李隆基心头一阵冷笑,当即便下令京兆尹王銲负责全面彻查此事。为了相国的名誉以及朝廷的威严,调查只能在暗中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京兆尹可以拖延破案时间,皇帝陛下可是下了死令,务必在十月十五之前破案。也就是说,留给王銲的时间不到一月。

以一月的时间侦破这样一个扑朔迷离,疑云重重的案子,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但王銲却不敢表露出任何不满,食君之俸,替君分忧,这个道理到哪都变不了。

另一方面,皇帝陛下下令,对这个消息全长安实行封锁。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传播,违者以巫蛊罪论处。

这样一来,李府中的家丁所受影响最大。那夜凡是伺候过老爷的仆人,甭管男女老少,都被京兆尹大人提到了府中,严加盘问,势要查出些蛛丝马迹。即便是没有与老爷有接触的下人,也被勒令禁足,未得允准不得擅自出府。

朝廷对外的宣称是,李相国偶然风寒,需要静养一段时日,故而不能上朝参政。在李相国不在的这段日子,委任左相陈-希烈代任右相一职,另提拔御史中丞杨钊入政事堂,代理左相一职。大唐朝廷人才济济,一个李林甫倒下去,自然有千千万李林甫站起来,顶上去。

只不过,俗话说的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是人言可以轻易的被堵塞,自古以来的统治者就不会屡屡头疼了。

但凡知道事件实情的相国府下人,无不对朝廷的说辞嗤之以鼻?偶感伤寒,偶感伤寒会重到数日不能上朝参政?偶感伤寒会重到卧床府中,数日不能见探视之人?

其实啊,相国大人自从遇到鬼后,就被吓了魔怔,一直疯疯癫癫。更为奇怪的是,前些时日被自家老爷带回府中,极尽荣宠的慎儿姑娘也是一夜消失,再也不见了踪迹。相国府的下人都说,这个慎儿姑娘便是索命勾魂的女鬼,要不然为啥自家老爷平白无故的一夜间就变了痴愚?

皇帝陛下为了表现出体恤臣子的仁德之心,特地派了宫中御医前往相国府问诊。只是这天不遂人愿,即便蒙受圣人的隆恩,似乎也不能使相国大人的病情有所好转。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御医也只是连声叹气,开了张镇气宁神的方子,嘱咐李岫莫要让其父再受惊吓。

至于这病能不能好,什么时候能好,御医他人家可是闭口不提。

一直以来被李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二伯李林鹤,此刻站了出来主持大局。作为族中资历最老,官阶最高的老人儿,他先是将相国府中的下人唤至一处,一番训话稳住了局势。又通过李林甫的人脉在朝中多加活动,赢得了许多高层官员的支持。

他们的鼎力支持让处于风口浪尖的李家有了片刻的喘息之机。

李林鹤强势的手腕与丰厚的经验,毫无疑问的赢得了许多李家族人的支持。在这些庶出的族人看来,二爷无论从各方面看来,都要比相国长子更为出色,更有可能带领李家走出低谷。当然,作为长子李岫亦少不了支持者。这样一来,虽然明面上保持着和睦,李家内部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可避免的走了下坡路。

此事一出,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愁的自是那些依附于相国大人的中低阶官员。在他们看来,李林甫便是他们赖以依靠的大树。虽然朝廷多次出面辟谣,声称相国是偶感风寒。但相国这一病就是十好几日,天底下岂有这么厉害的风寒?这些出身贫寒的官吏不得不做起两手准备。一方面静观其变,一方面私下寻找新的靠山。他们又不是李氏族人,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喜的自是李林甫的政敌和一直打压的世家对象。京兆韦氏便是其中的代表,经过李林甫连年的打压,一度繁荣昌盛的韦家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李林甫这一病,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是真病还是假病,都可以让他们稍稍缓上一


状态提示:第六十三章 觅渡(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