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女帝重生--妖凰天下>第六十三章 谁家玉笛

独孤云傲看着一脸趋于暴怒边缘的欧阳桀露出讽刺的微笑这就受不了了吗?

其实在独孤云傲看来,欧阳桀遇上了她简直就是连着三辈子作恶才会弄得如此下场。欧阳桀这个人让独孤云傲都得赞一句人杰。

欧阳桀与南燕储君欧阳勇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两人完全就不是一类人。杨勇是因为嫡长子才在一出生就被封为储君,但是此人的条件过于优越所以养成了平庸甚至说是不思进取的性格。因为他的道路太顺了,他的母亲宇文皇后是出了名的铁腕娘子与妒妇,有一次南燕皇帝一次兴起临幸了一个宫女,并大为称赞这宫女的皮肤粉白异常令人爱怜,本来打算封为美人的,却没有想到宇文皇后雷厉风行就将将那个宫女的皮整个的揭了下来,然后将里面充进稻草做成了一个俏生生的美人送到了皇上床榻之上,使得皇帝惊惶不定一病就是三个月,而且宇文皇后还不满足自从这件事后发现了宫女的威胁,从而更改了宫女的标准于是南阳皇宫中的宫女全是又丑又黑又粗壮的。

有这样一位母亲,独孤勇的太子之位坐的比谁都稳当怎么还会有雄心壮志?只知道一味的寻欢作乐眠花宿柳闹出了许多荒唐不羁的丑闻!

而恰恰相反他的同胞弟弟欧阳桀则是令南燕百姓称赞的贤王,他不仅好学善诗文,仪容俊美而且擅长行兵布阵,开皇元年,立为晋王。六年,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闰八月之后,进位雍州牧、内史令。八年冬,任行军元帅统兵,诛乱党,封太尉。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子自然就是百姓心中最佳的皇帝人选,而且更令人称赞的是他不仅没有骄傲还因此多次斥责那些晋言的官员,并一副为国担忧不贪权的形象实在是很难让人反感。

但是独孤云傲却知道这一副人间明君的样子只是一张华丽的外皮,他知道宇文皇后专横跋扈且不喜爱喜好美色的男人于是就至于正妻沈氏产子,而貌美姬妾所生下的孩子则在一出生之时就会被溺死,以示自己尊重妻室。就连宇文皇后莅临王府都只让长相平庸的妾室身着素衣相见以示自己清廉且不好美色。而他的行为正好与性喜奢华的欧阳勇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又投了宇文皇后的喜好怎么不会不受重视,而且自古以来父母都对长子较为看重可是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太子的无作为和次子的文武双全一作比较使得宇文皇后当然会舍弃自己曾经给予厚望的长子将目标转为次子之上!

可是谁知道就是这个谦谦君子,不仅鸩杀了自己的兄长还缢毙了自己的父亲,逼淫乐自己的庶母!甚至在后来大肆享乐开凿运河,建造了数艘豪华游轮,船载着数万的美貌chù_nǚ,日日一换,她们的胭脂染红了整个运河!

独孤云傲微微一笑看着欧阳桀越来越气急败坏的模样,当年周朝败亡后三国逐鹿,谁都没想到长孙敬竟然会逼宫弑父自立为帝但是因为长孙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将长孙璟架空了所以并没有什么动乱,而且毁灭周朝对三国来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他们急需要一段时间的安宁来休养生息,长孙敬实在是一个奇才虽然有她这个熟知周朝的人作为军师打败周朝使得伤亡达到了最小,可是怎样也是损伤根基的事情但是他仅仅用了五年时间休养生息就将东晋恢复甚至更为强大。

而那时西楚与东晋已经是处于剑拔弩张的地步,双方都急需第三方南燕的支持,当时的南燕皇帝其实是更倾向于与东晋结盟,因为他们都是心狠手辣之辈一样的逼宫弑父,一样的抢夺了属于他们父亲的女人,如此相似的经历自有惺惺相惜之情!

可谁知道就在一次晚宴上,欧阳桀酒醉口吐醉言说:“晋皇后这媚态就是我一宫的后妃都比不上,难怪晋皇不愿纳妃,要是我也愿意一直趴在这个女人的肚皮上直至身死!”

独孤云傲记得很清楚当时的长孙敬是怎样恼怒地拂袖而去,又是怎样折磨自己说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狐媚子,然后他做出了令她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那个男人直接下令剜去了欧阳桀的眼珠子,直接精心的包裹送到了西楚皇帝的御案之上!他的这一做法使得东晋直接面对了两个强大的敌人,更使她妖后的名声声名远播,并且让她成为了掌握天下男人眼中最后的战利品!也让独孤这一个姓氏成为了香艳的代名词!

这是她永远都忘不掉的屈辱。

独孤云傲淡淡的闭上眼睛将那些可耻的记忆挥去,脑子里希望将欧阳桀这个人分析透,老实说欧阳桀这个人是一个难得的明君,他知道水利对国家的重要性,并且重视教育礼贤下士为国家招揽了不少人才。准确的说他已经发现了南燕当时的弊端并且做出了最为正确的决定。如果稍微不那么急功近利而是在实行之前先暂时的休养生息顺应民心或许长孙敬要消灭他兴许要费上十年半载,可惜他将国内搞的怨声载道就不怪长孙敬下手那么快了。

当她一统天下时她还要感谢一下欧阳桀的长远目光,因为这个人开凿的大运河为她以后的国力发展百姓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抛开这些不说与欧阳桀作对她还真是没有把握,在前世她就没有与他交过手,只知道在短短的三年内,长孙敬利用南燕国的内乱才将他彻底拉下马!可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欧阳桀正是最得民心的时候,而且他有善断的谋臣勇猛的武将,并且还有不俗的暗卫。虽然她是独孤皇室的人认


状态提示:第六十三章 谁家玉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