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无限召唤>第1073章 十万军中挂印来

br>

“成儿不许胡闹!”罗艺喝住罗成,转头看着曾国藩。

众人中,曾国藩最有城府。

曾国藩神情凝重,沉吟片刻,道:“此事是否与金太守有关,尚无法确定。但这巩志乃武陵郡从事,今毙命于此,传了出去,恐有麻烦。”

罗成少不更事,哼道:“有何麻烦,来一个杀一个便是!”

“成儿!”罗艺厉声喝止罗成。

罗成自幼娇生惯养,心高气傲,虽是父亲出声呵斥,也不服气。哼了一声,拨马去了一边。

曾国藩道:“子玉公子刚到此地,便出此事,传扬出去,即便刘荆州不予追究,亦会有他人借机生事。”

王粲问道:“那该当如何?”

“巩志大逆不道,定是受人指使。”曾国藩虽未明说,但王粲罗艺魏延等都清楚,巩志背后之人,定是江陵方面的头面人物。

区区巩志,无所谓。但他背后之人,可不能轻易得罪。

“速速掩埋尸体,不能留下痕迹。寻妥善处,确保子玉公子安全再作计较。”

众人当即商定,曾国藩王粲和罗氏父子,护送刘琦,赶去罗艺家,养伤治病。

魏延带人,处理尸体后,返回长沙军营。

魏延带来的人,都是可靠亲信,但曾国藩也不甚放心,再三叮嘱,切莫走漏风声。

……

且说曾国藩的人保护刘琦,去罗艺家暂住。

罗家的庄子,离此不远。一行人赶到罗家,立刻找来医者,给刘琦处置箭伤。

本以为不过是普通箭伤,却不料,医者查看之后,竟说箭上有毒!

虽非见血夺命之毒,但刘琦本就体弱多病,受伤中毒,一路颠簸,毒已入血,医者惭愧,连连告罪,说自己医术不精,无救治之法!

曾国藩罗艺和王粲大惊失色。慌乱之时,也不禁连连叫苦。

本想善待刘琦,借机拉近与刘表的关系,哪成想摊上这大麻烦!

刘琦若死在途中,也就罢了。死在这里,几个人如何脱得干系?!

刘琦病情愈重。低热不退,始终处于半昏半睡状态。偶尔开口,所言竟似胡话一般,无人能懂。

刘琦常常重复,众人稍稍能听懂的,是两句诗:“……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沉稳如曾国藩,也不禁冒汗。心中暗怪王粲多事,只是嘴上没说。

罗艺更加害怕。

罗成杀了巩志,罗艺本就担心不已。若是刘琦死在自己家里,有千百张口,也说不清楚了!

罗艺不好埋怨曾国藩给自己找麻烦,只能瞪着王粲。虽然没直接开口责怪,脸上却写得清清楚楚。

罗成听到消息,虽然年少气盛,不知道害怕,却也知道此事麻烦。

私下对父亲道:“这大公子既然如此麻烦,赶快把他送去长沙吧,不死在咱家中就好。”

“你懂什么?!”

罗艺何尝不想甩掉这个包袱,但事情哪有罗成想的那般简单。

众人束手无策之计,曾国藩突然道:“要救子玉公子,非一人不可!”

“何人?”

“张机!”

“对啊!”王粲一拍脑袋,撒腿就跑,去找张机。

……

张机张仲景,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张仲景出身寒门,十岁学医,博学多才,心底纯善,极重孝道。

因其才学和品行,被举为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只是,张仲景更喜欢行医,而不愿做官。

在古代,做官有许多限制。其中一条,官员不得随便进入民宅。

而医者,亦称“行医”,就是串门进户,给人诊病。

张仲景做了太守,受官场规矩所限,无法治病救人,甚是不安。

后来,张仲景想了变通之法。不能走街串户给百姓看病,我就不出门,等着百姓来找自己看病!

每月初一十五,大开衙门,在衙门里给百姓看病。

张仲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百姓视为救星。(张仲景坐公堂诊治百姓,后人为纪念他,便将坐在药铺给人诊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医生”。)

后来,张仲景越来越厌倦官场之事,索性辞官,钻心研究医术。写出《伤寒杂病论》《辨伤寒》《评病药方》《疗妇人方》《五藏论》《口齿论》等著作。

其所著医书多散失不传,仅《伤寒杂病论》存世。但是,仅此一本著作,便让国人受益两千年,此书被奉为中医经典,而张仲景也被后人尊为“医圣”!

……

张仲景赶到,查验了刘琦的伤势,表情极为凝重。

“先生,如何?”

张仲景轻轻摇摇头。“虽非剧毒,但已深入气血。驱气血之毒,非老朽专长。只可惜,李东壁(李时珍)不在此处,老朽只能尽力而为,能否转危为安,全看子玉公子的造化了。”

连张仲景都如此说,曾国藩等人,心中更是没底。只能暗暗祈祷,希望刘琦吉人天相。

只是,这大公子自幼便多病多灾,何来“吉人天相”?曾国藩等人真不相信,他能躲过这一劫……

……

张仲景开出了药方,罗艺立刻命人,抓来药材。

张仲景亲自调配了几种药物,内服外敷完毕,张仲景叹口气:“只能等了,一日若能退去低热,两日若能醒转,便有救。”

曾国藩等人招惹了如此大麻烦,哪敢离开,和张仲景一起,守在刘琦的病榻前。

一日过去了……

刘琦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状态提示:第1073章 十万军中挂印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