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离开昆明,消息却以着比他的行程更快上几倍的速度传播开来。x23u更新最快
总理两京一十三省军政事,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九锡,太师兼太子太师,假黄钺,监国齐王。
有明一朝,皇帝统兵出征,便有过以太子或是皇帝的弟弟暂时代掌国事的例子。到了南明的时候,监国已然成了亲王称帝前的一个台阶。弘光、隆武、永历,哪怕只有很多的时间,也总是免不了这一步。
永历的圣旨中将一切他认为能够加上的礼遇全部加了进去,唯恐陈文会因为少了些什么而产生不满。
圣旨下达,张俊就以着最快的速度通过军情司的密报体系向南京传递,而其他各势力也纷纷看清了风色,继而行动了起来。一封封请求节制的表态从西南各地向着南京送达,待到了八月的时候,成群结队的使者已经将南京的驿馆装得是一个人满为患了。
“贵州的庆阳王冯双礼、巩昌王白文选表示愿意听候监国殿下节制。”
“川东的临国公李来亨、皖国公刘体纯、靖国公袁宗第、益国公郝永忠、兴平侯党守素、桐城侯马腾云、宜都侯塔天宝和岐侯贺珍联名向监国殿下问安,希望能够在监国殿下的率领下北伐中原,驱除鞑虏。”
“遵义军民府、赤水卫的汉阳王马进忠、叙国公马惟兴、淮国公马宝、公安侯李如碧、宜川伯高启隆等藩镇请求殿下节制。”
马进忠、马惟兴和马宝三人并称南明三马,皆是南明时期的宿将,尤其是马宝,其人及所部后来被吴三桂收编为忠勇营总兵,在三藩之乱中屡破清军。
“四川行都司的广昌侯高承恩、德安伯狄三品等将伏请监国殿下节制川南王师。”
“他们改口的速度蛮快的嘛。”
陈文微微一笑,幕僚随即回道:“今上下诏册封,他们自然也能明白这里面的事情,不敢给殿下添麻烦。”
原本,高承恩和狄三品是请求陈文出兵入滇主持大局的,可是等到陈文派了使者入滇,随即永历下达了册封陈文为监国的诏命,深知陈文与永历之间肯定是达成了妥协,永历愿意给予陈文监国的名义,再强逼下去弄不好反倒会让陈文觉得碍眼,立刻就改了口风。不过,私底下他们派来的使者还是表达了对李定国的不满,怎么说他们原本也是听从刘文秀节制的,本也无可厚非。
“广西的夔国公王自奇、保国公王尚礼、广国公贺九义的使者已经在驿馆等候传召多日,三位国公表示愿意接收改编,到浙江新式陆军讲武学堂去学习。”
“嗯,他们倒是有心了。”
比之接受节制,这些人显然是想得更加明白,他们想要用兵权来作为进入江浙明军集团的代价,而不是继续死死的握着兵权不放。说到底,他们是孙可望的铁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还有劫掠昆明库存和截流税款的前科,自然要以着更加谦恭的态度来面对陈文。
“川西的仁寿侯谭诣、新津侯谭弘和成都总兵刘耀、副将杨有才及曹昌祚、陈安国、赵友鄢等将表示愿意仿九江郡王当年的旧例接受我江浙王师改编。”
改朝换代的趋势基本已经确定,无论北伐是胜是败,天下已经与明廷无关了,无非是北清和南“齐”之间的事情。如今势头,陈文的胜算看上去也更大,届时新朝确立,依旧死抱着旧有兵权不放的,必然会被视为外人,这才是西南众将中很多人不想看到的事情。
“涪侯呢?”
“回监国殿下的话,仁寿侯的使者说涪侯还在犹豫,他们正在竭力规劝,绝不使其给如今的大好形势添乱。”
川军三谭,本为同宗兄弟,谭文的资历最深,对明廷的忠诚度也更高。相较之下,谭诣和谭弘于历史上在第二次围困重庆的战斗中率部倒戈,更是击杀了不肯降清的谭文。
他们口中的不给大好形势添乱,于陈文看来,十有**又是想要暗算他们的这个兄长。如果这的是这样的话,即便震慑了其他的忠明派,于陈文看来反倒是更为给他添堵的行径。
“告诉仁寿侯的使者,万县三谭,本王早有耳闻,能够兄弟齐心,协力抗击鞑子,本王甚为羡慕。”
陈文相信,谭诣和谭弘不是傻子,应该能听明白他的意思。大明立国两百多年,哪怕是再不得人心,也总会有人怀念。说句不中听的,明逐暴元,很多被元朝斥之为下九流的儒生还在怀念他们在元朝时的日子呢。
人心,利益,原因有很多,陈文不打算强求,大势在手,汉家儿郎能少死一个是一个,尤其是这些奋力抗击满清多年的英雄,他们应该有一个更好的结局,最是不应该死在内斗之中。
“对了,南漳伯那里如何了?”
南漳伯王光兴,陕西流寇出身,后来受了招安,做了明廷的武将。早在闯军各部向他表忠心之前,王光兴就已经派人来与陈文商讨接受改编的事情。不过王光兴和四川的明军最近的两年除了恢复四川各地以外,更是派了部分兵员暂时交给王光兴统领,去找川东、鄂西的土司们的麻烦,为的便是掠夺人口以充实四川。
陈文有打算在未来改土归流,但是又暂且不打算把土司们都逼反了,所以干脆就让王光兴继续打着明廷旗号,这样他们就算要找也只能去找永历,根本找不到陈文的身上。
“回监国殿下的话,南漳伯还在与施州卫的土司们交锋。”
“让他暂且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