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暴明>第三十章 上川岛的农田

刘瞎子赶到食品厂见到了朱浩,孟保罗的幺妹孟海莲正在食品厂的办公室里面,笨手笨脚的给朱浩煮茶喝。

朱浩看见刘瞎子风尘仆仆的进了。

“座,”朱浩整了一杯茶给刘瞎子,刘瞎子抿了一口放下来舔了舔略微干裂的嘴唇,有些忧心匆匆的。

刘瞎子说道:“我去了西区备用仓库,目前存量食品大约有大米和面粉13600斤、大豆25000余斤除此之外还有可供宰杀的生猪11头,羊38头,鱼罐头1000多箱,咸鱼、鱼干等约6万斤。截止到今天为止上川岛工地吃饭的工人有8236个人,今天就要消耗粮食两万斤,现有的粮食储备只够我们维持半个月。大公子是不是郑重考虑实行粮食配给制?”

朱浩想了一下,“不急,我们的船,着两个月以来维修的维修,跑长途的跑长途,接人的接人,就剩下我的野猪号可以运输,我叫润昌商号的曹明准备了30000斤的大米和面粉,我打算下周一去拖来,那个润昌商号你也管起了我就不负责粮食这一块了。”

刘瞎子快速算了一边,今天是明崇祯十五年二月初二十六,就是西方的一六四二年,三月二十五号,星期四,刘瞎子一个多月没少给着西方历和大明历给弄糊度了。

“那就好,润昌商号事主公您就放心好了,”说完刘瞎子又喝了一杯茶,低头眼不分心仔细的琢磨起事来。

今天天气不是很好,太阳一直被乌云遮着现在太阳落山了,气温大约只有几度的样子,还刮着不小的寒风,陆魏敏紧了紧身上的员外装感觉到还是很冷的。

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力提倡南方发展水稻种植业,也大力推广麦、玉米的种植,陆魏敏在北区的那一块田是种的水稻,现在朱浩开发区要工人,那八百亩的田没人种全跑到开发区工地打工。

陆魏敏在新宁县的家里闻报,感到万分惊讶,要不是县令曹明府说了流民的问题,新宁县的大户要想办法,他也不会在上川岛上开田是请了一帮流民,他看流民辛苦还每半年发一次钱,两贯钱,陆魏敏自己觉得很满意了。

县令曹明府提醒他,上川岛的广麦要熟了,他还不知道上川岛变化这么大,听说是深井镇有名的土霸王,假商人的儿子搞的。据传曹明府认了假商人的儿子做女婿。陆魏敏摇摇头,至于女婿吗!

往北区的道路很空,工人们走在种了树的人行道上去东区,马车高速行驶了一会儿之后便靠近了北区,而车速也随之减慢了下来。开发区的马路很宽阔,足够并行两辆这样的大型马车还有富余。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路边熙熙攘攘的人群却不从宽阔的街道上行走,反而拥挤地行走在街道两边划着白线外的石子路上。经过询问那名落魄的秀才后才得知,水泥和碎石铺设马路转给白线以内的马车、牛车、马匹骑行,工人们走的是种了树的白线人行通道。

陆魏敏询问完了坐直了身子,透过新颖别致的马车车厢,两边的门上玻璃仔细朝前方望去,陆魏敏对玻璃已经麻木了,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大楼的门口接待室也装着玻璃,玻璃的成色是比那些藩人的好得多,什么时候大明的琉璃满大街都是的不值钱呢?

左侧入眼的是一座水泥砌的城楼,水泥比三合土还要坚固的批灰,反正陆魏敏是这样看的,在坐船来到上川岛以后,陆魏敏看到的东西是那么稀奇,稀奇过后,陆魏敏敏锐的感到自己的春天就要到了。

“上川所的水营,”陆魏敏震惊了,他三个多月以前发流民的利是钱的时候,上川所的最后留守的三个军户搭乘他的船回到广海卫,“他要干嘛!”陆魏敏想扭头变跑,但是在马车上没地方跑,干脆不跑了看看朱浩要说些什么,陆魏敏鼓足了勇气。

只见有十二三米高的城楼上方,安放了六门弗朗机火炮,那黑洞洞的炮口告诉人们它可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更远的地方则限于高度角度限制,城墙并不是笔直的事实上是以一种尖锐棱形的形状呈现出来的,对于这种建筑方式,陆魏敏再清楚不过了,荷兰人入侵马六甲修的城堡就是这样的,不对,上川所的水营的城墙还要尖锐。

一进北区马车行驶了几分钟忽然之间停了,就听闻那个车夫讲:“老丁头,道闸拉起来,这是贵客,大少爷正等着了!”

一阵中气十足的声音,“狗娃子,就是少爷来了还得登记,下了,看我打不打死了,啊哟。”随着马车一阵晃动,猛然间隔着玻璃露出一张水饼那么大的脸。

敲敲窗,那名落魄的秀才降下玻璃,手里不知何时睇过去一张很厚的折叠纸,老丁头仔细的看了折叠纸,又回头看了陆魏敏一眼。

“放行。”老丁头用木头夹子收好那一张很厚的折叠纸,让另一个小老头掀起道闸放马车进入。

陆魏敏看在眼里感叹到,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禁很想见到哪位大公子。

他还不知道,这位大公子半年前,在深井镇的千户所后花园里和许杰,谭猴子等讨论过了,《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自从暂行规定下发以后,后花园的工匠们充分体会到了规定起的作用,“罚钱,”让工匠罚到心痛。有人说,规定太多,管理太严,殊不知,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如果不遵守规则会受到惩罚而且对自己无益,之所以,朱浩坚信,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天慢慢的黑了,开发区里以鲸油


状态提示:第三十章 上川岛的农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