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书童>第二十二章:延龄之争

“皇上,臣已据实查证,建昌侯张延龄不仅平日为非作歹,残害百姓,而且还擅自诛杀朝廷命官,犯有图谋不轨之罪,还请陛下明察!”夏言下了朝堂后,便赶到偏殿向朱厚熜报告了这件事。

“嗯,朕知道了,这个张延龄,朕决不轻饶!”朱厚熜坐在龙椅上愤愤说道。

原来于嘉靖十二年九月,有人告发建昌侯张延龄犯有擅自杀人与图谋不轨之罪,朱厚熜随即于十月初下令命刑部将张延龄逮捕入狱。

其实朱厚熜早就对张延龄有所不满,只不过刚继位时碍于其势力过大,因此才没有对其进行处罚,并且自己还采取羁縻之策,在继位之初,给了他一个太傅的封号。但是现在自己羽翼已丰,这个张延龄居然还是不知道收敛,因此朱厚熜决定这次一定要将张氏势力斩草除根。

却说张延龄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恩宠,原来他乃是张太后之弟,于孝宗之时便已得势。当初孝宗专宠张皇后,对于张皇后的亲弟弟张延龄自然也是恩宠之至。

而张延龄也是恃宠而骄,于孝宗时期便通过奏讨庄田,残盐买补,开设私店等手段牟取暴利,而且横行无忌,强夺民产,甚至派奴仆至吏部殴打朝廷命官。由于孝宗对张皇后过分宠爱,对于其弟的这种种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武宗即位,张皇后变成了张太后,张氏势力依旧强大。虽然武宗对张延龄的恩宠不及孝宗,但是张延龄依旧富贵益盈,骄横无度。

后来武宗暴卒,朱厚熜即位,张太后的个人权势达到顶峰,张延龄也是依旧横行无忌。但是张太后与朱厚熜的矛盾却是随着大礼议的进行而与日俱增,张氏势力也逐渐衰落。

原来朱厚熜在大礼议中便想为自己的生母谋得一个合适的称号,而此时张太后的地位也变得尴尬起来,朱厚熜对这位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张太后自然也是非常厌恶。但碍于情势,还不得不对她恭敬有加,给予她高于自己生母的礼遇。

后来自己成功掌权,便于嘉靖三年昭告天下改孝宗为“皇伯考”,改张太后为“皇伯母”,张氏地位就此一落千丈,并且在嘉靖八年,朱厚熜又削减外戚势力,成功打压了张延龄。

而张延龄在这个时候却还不知道收敛,仍然为非作歹,给人以口实。朱厚熜自然是不会放过他,想起自己在刚刚即位之时受的那些窝囊气,对张太后一干势力的怒气也统统迸发出来,决定趁此机会坐实张延龄谋反的罪名,将张氏势力一律铲除。

可是他没有想到此举会遭到非常大的阻力。首先,张太后不断求见朱厚熜,而朱厚熜却执意不肯相见。后来张太后又派内官传话,请求朱厚熜对张延龄从宽处理,朱厚熜自然是再次拒绝,并将传话的那几个内官全部下狱。

可是张太后又请求皇后张氏代自己求情,朱厚熜实在受不了这种连环式的骚扰,顿时暴跳如雷,将皇后痛骂鞭打,并废除了她的皇后之位,将她打入冷宫。

这样一来,朝中终于没有大臣敢于为张延龄求情了,夏言自然也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准备将张延龄一举击毙。

其实夏言本来就对张延龄为非作歹多年的事有所不满,在早年间就曾多次上疏弹劾张延龄。只不过由于张氏势力太大,夏言也是无可奈何。如今张氏失势,夏言肯定不会放过这个铲除张延龄的大好机会。

果然,过了不长一段时间,朱厚熜的旨意便下来了。他在圣旨中指责张延龄擅买违制田宅,残害无辜性命,并且勾结不法之徒,以期谋反,因此数罪并罚,决定将张延龄凌迟处死,并夷其三族。而令朱厚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被自己再次召回来的内阁首辅张孚敬竟然明确地表示了反对。

“陛下,张延龄确实做过许多不法之事,理应处罚。但是臣认为张延龄绝无谋反之意,如果以此罪将其处死,夷其三族,恐难服众。”张孚敬虽然竭力使自己的声音大些,但是还是难掩苍老之态。经过那么多次宦海沉浮,张孚敬确实累了,倦了,从外表到内心,已是非常憔悴,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还要大。

“此事刑部已经查证,爱卿就不必多言了。”朱厚熜虽然面色平静,但语气中却难掩愠怒之情。

“陛下,臣认为刑部的查证过于武断…”张璁显然不想就此善罢甘休,“臣还是那句话,说张延龄意图谋反,乃是无稽之谈。”

“这件事朕已经批准确定了,难道爱卿就一定要纠缠不休吗?”朱厚熜不禁皱起了眉头。

“臣非是纠缠不休,乃是因为刑部断案有失公允。”张孚敬抬起头来,一点也没有避开朱厚熜的目光,“陛下对此事的态度,朝中众多大臣已是了然于心,因为断案时难免会考虑到其他因素,从而使得案情与事实有所出入。”

“你的意思是朕逼得刑部做下这个决定吗?”朱厚熜盯着张孚敬的目光都变得有些异样。

“臣非此意,臣只是说平日张延龄作恶多端,许多人对他都有怒气。陛下嫉恶如仇,自然也不会对张延龄有什么好感。但是断案之事,只得考虑案情,而不能因为其他因素而影响了决策…”张孚敬也不愿就此惹怒了朱厚熜,因此他决定慢慢向朱厚熜讲述这件事。

“既然你知道张延龄平日作恶多端,知道众大臣对他都有怒气,知道朕看他不惯,那你为何还要在这里为他求情,难不成是爱卿是非不分,抑或是张氏一族送了你什么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延龄之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