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时代1958>第九百一十二章 社会主义大家庭

只要搞定了南斯拉夫,东欧的隐患就已经基本被抚平。天籁小说.⒉对于苏联来讲,意义不亚于美国扭转贸易赤字。只不过看起来没有这么快见效,但那也只是看起来而已……

三十万南斯拉夫人民军不在是敌人,对苏联来讲,就是马上能看得见的效果。凭借这点,别说这种欢迎仪式,兰科维奇想要更多都可以。晚上的克里姆林宫宴会上,还能喝酒的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全体出席,表达对南斯拉夫同志的欢迎。

“距离我们第一次接触,已经过去了十三年,时间过的真快。”兰科维奇举杯,本来兰科维奇是南斯拉夫**的三号人物,不过和一般南斯拉夫的高级干部不同。兰科维奇有明显建立中央政府的倾向,这也是最终铁托对付他的原因。

“是啊,我们在一九七一年开始接触!”谢洛夫自认为记性还算不错,那个时候兰科维奇已经被一撸到底,连带着塞尔维亚**的集权派被铁托打击。

跌落到极点的兰科维奇进入了克格勃的视线当中,当然在刚刚开始的时候,谢洛夫还不敢过多的和兰科维奇接触,因为铁托刚开始对兰科维奇不放心,所以当时只是派出了间谍在兰科维奇身边观察这个人的思想状态。

直到潜伏在兰科维奇身边几年后,克格勃派出的间谍才确定安全,为苏联克格勃和兰科维奇接触,兰科维奇领导安全系统多年,不可能部下全部被清洗。何况塞尔维亚**普遍对兰科维奇同情,开了口子,苏联在南斯拉夫的工作就顺利多了。

刚开始谢洛夫还是非常小心的,不过铁托年龄越来越大,尤其是开始访问莫斯科,和勃列日涅夫会面开始改善南斯拉夫和苏联关系,那个时候谢洛夫就确定,这个敢和斯大林对着干的南斯拉夫领导人真的老了。

“铁托嘛,比较理想化,他为南斯拉夫赋予了太大的目标,以南斯拉夫的国力,这个目标实在是不好达成。”谢洛夫嘴角含笑和兰科维奇碰杯意有所指的道,“做人还是要实际点。”

南斯拉夫的第一代领导人,连同铁托在内并不是什么民族主义者,哪怕铁托是克罗地亚人,他的政策也没有偏向克罗地亚。铁托任内打击了无数民族主义者,既有塞尔维亚、也有克罗地亚,公平共处和民族融合这个标题太大。看来铁托还是选择了前者,其实不管选择哪一个,铁托不应该同事得罪苏联。苏联也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一旦南斯拉夫出事了,只有苏联会因为社会主义和国家的实际情况出手救援。

铁托还是太相信一个小国在现代世界抵抗风险的能力,中世纪塞尔维亚可以和奥斯曼帝国鏖战几十年,而现代社会只要苏联和美国够不要脸,明确定义只摧毁不占领,根本就是想打谁就打谁,其他国家都别想碰到两国。

南斯拉夫的第一代领导,只有兰科维奇算是倾向于中央集权,反对松散的民族自治,同时兰科维奇身上有明显的塞尔维亚立场,这也是被铁托换掉的原因。

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铁托尝试建立南斯拉夫民族的概念,自然容不得兰科维奇这种民族主义者,这就和苏联倡导的苏联民族一体是一样的。同样一个概念在东亚叫中华民族……

南斯拉夫的抵御风险能力还不如苏联,苏联好歹还有一个占据人口一半多一点的俄罗斯人,加上乌克兰还能控制住局势,所以在国家分裂这个问题上,只有苏联才能保护南斯拉夫,铁托的反苏立场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嗯,南斯拉夫的权利已经太分散了,必须要集中起来一点,这点少不了苏联的帮助。”兰科维奇点头,并不掩饰要改变南斯拉夫对外政策的态度。

谢洛夫摇晃着酒杯一饮而尽,拿着空酒杯举高,遥祝所有参加这次宴会的干部。十三年的辛苦,终究有苦尽甘来的一天。他再次完成了一次长期计划,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祝你成功!”谢洛夫再次满上祝愿道,大特务头子现在绝对是真心实意的祝贺。

因为在落难的时候兰科维奇身边只有克格勃的间谍,所以对于这个铁托战友的心思,谢洛夫非常了解,同时也通过间谍把苏联的主张说给兰科维奇听。

一家人在你落难的时候十年如一日的陪伴你,当然是理所应当的取得信任。以一家人做兰科维奇的邻居这样一直到铁托死后,再次出山的兰科维奇,思想上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

铁托的民族平等,权利平等、提倡南斯拉夫一体政策,被兰科维奇用了三年时间改变,塞尔维亚**争取了黑山、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三个自治共和国**支持,已经控制了南斯拉夫政局,当然兰科维奇没有公开进行塞尔维亚化。

很多少数民族,不是你当做看不见他们就不存在,兰科维奇取得南斯拉夫控制权后,同样也只能继续南斯拉夫一体化,如果说多了一点东西,那就是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联合,成为南斯拉夫的基石。兰科维奇也只能做到这里,哪怕他本人并不愿意。

苏联和南斯拉夫的接近,立刻引起了欧美的警惕,兰科维奇从来没现南斯拉夫这么受欢迎过,世界银行准备批准对南斯拉夫的贷款,里根表示南斯拉夫在世界政治格局有卓越的影响力,撒切尔夫人认为南斯拉夫多年以来的展卓有成效,比一般的东欧国家在经济上更有活力……

南斯拉夫已经是东欧唯一一个能给苏联造成一点麻烦的国家,如果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关系


状态提示:第九百一十二章 社会主义大家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