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冬日与夏日
毕文谦发了许久的呆。或者说,是木然的低头喝水,或者抬头望着黎华。
66年5月16日,黎华的生日。毕文谦从知道的那一刻,就牢牢地记着。
算起来,而今,黎华也才22岁刚满没多久。
毫记。
部级?
22岁的部级……
“坐火箭是要爆炸的。”——万鹏的话音不禁在毕文谦脑海中回响。
毫无疑问,这比当初玩笑中的火箭还要爆炸。
而黎华此刻,正安坐在自己面前,低垂着视线,盯着眼前的红木凤镇纸,似乎,陷入了一些思索。而她带来的中顾委副·主任,也正安然地等待着自己的……意见。
这……究竟是不科学,还是穿越者影响世界的结果?
几十年回溯的眼界所带来的信息优势?
又一杯水,小口不断地被毕文谦喝干。
这样的喝法,让他觉得胃里略有些涨。
“黎华,你是什么意见?”
“我?”黎华愣了一下,先是摇头无声地笑,然后又点头笑出了声,眼里散发着回忆,“文谦,你知道的,两年前我就告诉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年前,文华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我这么说;现在,文华公司发展了,我还是这么说。文谦,还记得,当初青歌赛时,正是谷雨,我们一起回鼓楼那儿的招待所,夜里,走在西城,唱着歌。那时候,我们谈论着改革,我很天真地说,如果你的话真有道理,我们也真赚了钱,那我就把你的话,还有赚的钱,一起交给国家。那时候,你笑话我,说如果我真能直接交给财政部,甚至国wu院,你就支持我交。那时候的憧憬,不过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没毕业的学生,根本入不了人家国wu院的法眼。而现在,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真的能‘交给国家’了!”
黎华的声音,和她的眼神一样清澈,带着微微满溢的自豪,而且坚定。
“不过,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越发深刻地体会着你那时候的话——‘以斗争谋改革,改革才会顺。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别人别说过河了,他们有没有摸过石头都还两说。’我们,需要有负责任的态度,不能半途抽身当看客。”
那醉人的笑容,让毕文谦有些恍惚。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给了久等的薄书存回应:“薄副主任,虽然,我个人没有兴趣亲身参与这些事情。但总之,黎华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薄书存听了,依旧微笑着,淡然地点点头:“好。你的意见,我会在下一次常·委会议上如实转述。”
“那么,下一件事情,是什么?”
“第二件事情嘛,”薄书存抿了抿薄薄的嘴唇,“其实,我个人原则上并不太想提。但中顾委里的不少同志,以及不少并不在中顾委里的同志,都非常关心。他们很想听听你的意见。我这个常务副主任,明里暗地的声音,实在是听了不少。今天,我也就顺便说一说,你也姑且听一听。如果你觉得和你无关,或者的确不感兴趣,那你大可以不谈。”
这样的口气,越是“可以不谈”,毕文谦越是心生警觉。他看了看黎华,黎华眼睛里却也是疑问。
“……那,您先说说看吧。”
“其实,这归根结底是一个说起来也简单的问题——中顾委成立的目的,是让干部从终身制走向退休制的一种过渡。原则上,经历两届就可以取消了。现在,正是第二届。那么,等到了下一次换届,中顾委,是应该按照原计划撤销呢,还是继续存在下去?”
毕文谦手里的空杯子差点儿掉在办公桌上。
一种历史分水岭的窒息感扑面而来。
“这个……薄副主任,现在就探讨这个问题,不觉得有些为之过早吗?”
小心翼翼的口气,惹得薄书存莞尔。
“毕文谦啊,你不是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吗?你会这么想,别人当然也能这么想。所谓兼听则明,那些一起走来的老战友、老同事、老上级、老下级,毕竟有着切身的利益,具体到每一个个人,他们说出来的意见和看法,究竟有几分是为公,又有几分是为私,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都难以一一分辨。而你,和这件事情,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或许是大家都看着了这一点,所以,很多人都想听听你的意见。”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现在,有了走向与自己所知的“历史”不同的方向的可能,而自己,似乎和许多人一起,踩在了历史的节点上。
心潮澎湃间,毕文谦望向黎华,那张漂亮的脸并不能平缓他心跳的速度,却能让这跳动从忐忑渐渐变得规律而有力。
黎华没有出声,只微微弯着眉眼,信任地和他对视着,那位置吹不到电风扇,她自己也好一阵没有扇风,那额头上隐隐渗了些细细的汗珠。而旁边沙发上的薄书存,也等待得格外地有耐心。
良久,毕文谦起身再度续杯,却没有立即坐回去,而是走到窗户边,打量着窗外阳光下绿意盎然中星罗棋布的黄绿槐花。
“烈日炎炎外漂亮。这颗老槐树,我们搬进来的时候,就挺拔地长在这里。春夏秋冬,都陪伴着我们,看护着我们。黎华啊,你让陆衍手植的樱花,在后院,长势一直不错。明天,也许后年,就能开花了吧?你说,等将来樱花开了,是这槐花漂亮,还是樱花漂亮?”
黎华眯起了眼睛,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