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土豪>第五章 乱世景象
情绪吐不出来,憋得好生难受。

从城外到城内,一众人等足足忙了一下午,城内还有好多出地方没有清理,据这些逃出来的人说,很多青壮妇孺都被土匪带进山里去了,被杀的百姓不算多,大部分都是卫所的将士。天还没黑,李承抓紧时间带人去了城中千户府,等到地方之后除了一片灰烬,别无他物,李承抑郁的站在街上好半天,看着半个城池都被大火焚毁,一半失望一半高兴。失望是自己接手的是个大大的乱摊子。高兴的是城被火烧了,自己也可以另寻地方重新规划。

傍晚众人拾了一些柴火,在城外生起了篝火,大家一起吃了一顿粥饭,饭后,李承把众人都召集起来,围坐在篝火旁,对大家说道:“众位,我叫李承,是这浮山所新任千户,今天是上任第一天。”说完看到一个老翁要领着众人起身行礼,李承连忙将老人扶起,继续说道:“大家不必多礼,我李承不是那种拘于形式之人。今日见到诸多惨状,我李承在此对大家承诺,只要大家跟着我李承,我保证大家伙不需要再忍受官吏气压土匪夺命,保证大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有吃有喝,我希望大家能与我一起建设咱们新的生活!”说完一揖到地,以表示自己的诚意。

刚刚被搀扶的老人颤抖着声音说道,“李大人今日救了我等一命,换做其他的官儿,碰见这事,谁不是闭着眼当作没看见?李大人菩萨心肠,我们这些人就把命交给您了,您说往东,咱们绝不往西,大家说是不是?”人群一片激动,大声呼喊着,李承看到这个场面,觉得已经将他们收之麾下了。其实老百姓们最淳朴,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同样的,他们对待那些欺压自己剥削自己的人,也是咬牙切齿。

夏天的夜晚并不冷,在海风吹拂中,人们三三两两的倚在城墙下,披着李大人发的福利棉被睡了过去。而此刻李承与李固国还有李安等亲信之人都坐在柴火旁,伴着木柴燃烧时间断的哔啪声,细细的谋划着未来的一应事宜。

“我觉得现阶段现在背面那片开阔地中另起一城,城内一切事物可以简化,但是城墙一定要高厚,在我们没有充足的军事力量保证安全之前,不可大意。”李承手里拿着一根细木棍,在地上划着,“您说呢?”

“嗯,北面那片地足有两个青州府城大小,现在咱们人力物力都不充裕,可以先建一个小城,等以后在逐步扩建,这剩下的半个城墙加上城中所剩的青石砖瓦,应该足够了,不行在去买,鳌山和胶州那边两万两银子不是白送的,三日之后还要去取官身,到时候我去跑一趟,磨磨嘴皮子。”李固国打量着身后的城墙说道,“至于钱嘛,我看不如贩私盐。只要打通关节,这年头没人管。况且青莱二府贩私盐者可不少,也不差咱这一家。”

李承听到李固国如此说,乐的哈哈大笑,“学生正有此意,况且,我这还有个好法子,只要制出来,那就是精盐!”胖管家一听,大惊之下询问是何妙法,李承故意卖了个关子,直说等几日便知。

第二天,李承安排李安坐船前往胶州沿海各地招募工匠,接收难民以及采购粮食棉被等必须之品,而李承等人则率领一百多号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拆城墙,建新家”大运动。偌大的浮山所一连拆了十余天,而这些天里,李固国奔赴胶州鳌山两地,为新的浮山所磨来了许多必备物资,耕牛种子这些不必说了,最重要的是他竟然弄来了两尊佛郎机大炮,这可把李承乐坏了,自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之后,火器这种东西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要想迅速崛起,根本不可能靠着训练骑兵弓箭兵的特殊兵种,因为这些训练起来太费时间,没有个三年两年的成不了军,上不了战场。蒙古鞑子都是从小长在马背上,人家练了十几年上战场对战自己这些练了两年的兵,肯定是大获全胜,根本不够看。

李安那边也回来几次,送下不少招募来的匠户。匠户在明朝一直就是个杯具,从来没人重视,堪比奴隶,施工中随便打骂,出战的时候还得随军出行制造军械。到了后来,各个卫所中的匠户都逃跑了。李安此次前去,给出的价格更是诱人,管吃管住每月六钱银子,家眷可以一同前往,于是乎,船队走到哪,哪都是人,消息也就传了出去,各地也没当回事,养着他们还得花钱,现在他们跑了,自己就可以吃空饷,所以也不管不问。

李安边走便派人往外传消息,说什么鳌山卫浮山所千户招募难民做工,工钱丰厚管吃住,不受虐待云云。这个消息几日时间就传到了胶州各地,李承那边接收的难民十几日时间达到了上万人,人手够了,又有了建筑材料,一座新的城池几乎没用多长时间就拔地而起,宽厚高大的城墙让人看着就有一种安全感。随后而来的工作就是城内的区域分配和设施建设。

这次李承可没在按照明朝的方法照葫芦画瓢。整个城区由他亲自规划,主干道必须能够并排四辆马车,街道两旁都有沟渠,绿植,甚至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公共厕所,以供行人便溺。城内各衙门机构采用联合办公,虽然衙门的占地面积比以前大,但是整个城内就这一处衙门,效率提高不少,沿街两旁全是商铺,后边则是居住区,也是细细规划了一番,清一色的青砖大瓦房,带一个小院,令住进去的人们都激动的流下了眼泪,想俺一个月前还住在城外的窝棚里,谁成想


状态提示:第五章 乱世景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